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
想必大家也被最近的七夕狗粮撒得无处躲藏了吧,不如进来报团取暖,让我们来好好吐槽一番这国产本土情人节。
今夜七夕,我们升起篝火,不聊爱情。
/吐槽一:真正的情人节在哭泣
华灯初上,在商场里购物撒欢,你侬我侬的情侣们也许没心思去探讨七夕在古代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秉持着正义,在此一定要大声吼一句:凭啥七夕乞巧女儿节无证上岗,而我上元灯会节最终却沦为了孩子们寒假结束的标志!
没错,七夕在古代并不是男女相会的情人节,真正的情人节是元宵节。
唐宋时期,元宵灯火正是发展到鼎盛。
《武林旧事·灯品》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封建社会,女子遵从三从四德,闺秀们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赏灯玩乐,甚至和男友幽会谈情。
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
所以通常,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恋人之间可留下信物,之后找媒人上门去提亲。
据说,王安石的妻子便是元宵节赏灯征对招亲娶来的,所以元宵节在民间一直是是象征着爱情的节日。
著名潮剧《陈三五娘》以元宵节为背景,讲述陈三邂逅黄五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古戏《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也是在元宵夜海誓山盟。
而历代诗词中,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北宋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就生动地表现出了古代情侣元宵约会的情景。
/吐槽二:揭露七夕节的真实习俗
虽然含着泪也要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在此还是要给大家揭露七夕节的真实习俗。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乞巧的意思就是乞求巧手巧技,七姐即是织女星的化身。
所以这天晚上,妇女会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礼拜七姐,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乞巧的方式也会不同。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七夕这天,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西京杂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
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载:“七月七日,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它的形式是大家都睁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小蜘蛛)在结网,谁先发现,谁就大吉大利。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投针验巧
投针验巧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就有丢针看影的片段,所刻画的便是投针验巧的习俗。
七夕在宋代迎来人气的巅峰。成书于宋代《梦粱录》里专门有一条介绍“七夕”的内容。
“其日晚晡时,倾城儿童女子,不论贫富,皆着新衣……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或取小蜘蛛,以金银小盒儿盛之,次早观其网丝圆正,名曰"得巧"……市井儿童,手执新荷叶,效‘摩罗’之状。此东都流传,至今不改,不知出何文记也。”
“不论贫富,皆着新衣”显示了对这一节庆的重视程度,而其中对于节日的刻画也可以看出,这是独属于女儿家的节日,不曾有半点男女爱恋的元素。
/吐槽三:七夕节的三大来历
科普完七夕节的古代习俗,我们再说说七夕的来历。
七夕始于上古,可谓是源远流长,但从它乞巧的习俗来反推,我们可以将之定义为崇拜性质的节日,所以就有以下三种说法。
星宿天象崇拜
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
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所以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时间数字崇拜
首先“七”与“期”同音,其次,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而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
《尚书考灵曜》:“(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
七数在民间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
“七”与“吉”是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所以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生命生殖崇拜
从字义说,专家认为“七七”说的是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载:“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它说男子以8岁一个周期,女子以7岁一个周期。女子7岁肾气盛,换牙齿头发变长;二七就来月经,可以生子;三七肾气平均,最后的牙齿长齐,发育完全成熟……直至七七天葵枯竭,难以生育。
这是一个生命周期结束。所以七七相遇,应该是结束中的诞生。
/吐槽四: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真相
在此严重怀疑日本的中二病以及二次元文化是从古时候的中国传过去的,日本能把战舰幻想成少女,古代的中国人也不差,他们硬生生把牛郎织女两大星座给凑成一对了。
牛郎原名牵牛,织女源自婺女。牵牛与织女本是星座名称,最早见名于诗经。
《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此时对牛郎织女的描述还停留在强调距离遥远的层面上,到东汉人流传的《古诗十九首》,两星相对相视的味道突显出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此处最后的“脉脉不得语”已经为情事留出了空间。
于是,有关织女悲戚的诗篇越来越多,‘它’便渐渐地变成了‘她’,成为感怀的主体,自然而然也就被赋予了身份。
关于织女身世,《月令广义·七月》引南朝梁殷芸《小说》,详细叙说了原委。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妊。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而为什么牛郎织女相会加入王母画银河的剧情,那是因为传说中西王母七月初七要下凡巡游,在牛郎织女故事成形前,七夕迎接庆贺的是她。
至于鹊桥之说最早来自东汉末应劭所撰《风俗通》。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
这说法听着还极悲壮:“髡“是古代剃发的刑罚,为架桥让织女渡河,喜鹊的头上都没了毛。
但这里的鹊并没有特指是喜鹊。此后南朝梁庾肩吾的《七夕》诗中又这般说。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妲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这首诗中说填河的是“雕陵鹊“,一种巨鹊。
《庄子·山木》载:“庄周游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
由此可见,最初搭建鹊桥的根本就不是温煦的喜鹊,想必是后世传说渐渐修改,抑或牵强附会上去。
所以在此又不得不提及“乞巧”的由来,私以为乞巧是将“开襟楼”变为“针楼”又引申为“乞巧楼”,七夕于是变成女儿们向织女乞讨女红机巧的节日。
由此成为了女儿家相夫教子,精通女红的三从四德一部分。在封建社会的潜在意识层面约束了女性思想。
这,便是七夕的真实模样。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七夕是现代商家捧红的一个节日,但节日本就是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时间节点,所以也没必要深究其中的对错。更何况,抛去古代七夕的糟粕思想,如今的七夕文化也许更加符合当代都市男女。
在此,还是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毕竟,缺乏仪式感的当代,让都市男女们有些事做,就是最大的慰藉了。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关注如斯精舍,分享古人智慧,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