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有色人种,尤其是亚裔在好莱坞的发展,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
即便有极少数幸运儿混出了头,也会被当做好莱坞精心竖立,用来彰显“政治正确”的人肉幌子,或是白左们玩弄种族主义的道具。
(奥卡菲娜获得第77届金球奖 音乐/喜剧片最佳女主角)
其中有一位韩裔女演员,被人戏称为林永健异父异母的亲妹妹。
因为容貌不符合大众审美,她甚至被家人劝着去整容。
她的前半生庸庸碌碌,是众多“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配角专业户之一。
某部长寿美剧的配角,她一演就是整整8年,却在好不容易被观众记住的时候急流勇退。
直到2018年,她才终于得到了饰演女主角的机会。
47岁的她,和一个90后小美女同台共演,竟在世界范围内爆红,她凭借该剧获得第76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殊荣!
那部剧叫作《杀死伊芙》。
她的名字,是吴珊卓。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由吴珊卓主演的最新美剧:
英文系主任
吴珊卓饰演的主角伊芙,在全英国声名显赫的彭布罗克学院任教,终于在46岁这年当上了王牌院系英文系的主任。
她不仅是全校首位女性系主任,更是大学教职工里极少数的有色人种,还是个亚裔,实属少数中的少数。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相当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居然是碧昂丝。
院长对她寄予厚望。
英文系全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随便扔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然而伊芙上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开掉其中资历最老的三位文学泰斗。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倒不是说偌大的学院养不起这几个老古董。
主要他们实在是跟不上时代,压根没人选他们的课,连累整个学院参与课程人数锐减30%,学院预算因此严重缩水。
学院为了劝退这几位老古董,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把其中一位女教授的办公室搬到了地下室,紧挨着健身房。
女教授表示她身体好顶得住,希望加大力度。
伊芙在和老前辈们缠斗之余,还得张罗着帮好友小黑申请年度杰出讲师课,从而获得终身教职。
拥有终身教职的教师,一经聘任后聘期可以延续到退休,不受学校各种阶段性教学、科研工作量的考核。
没有被解聘的压力,还享受学校颁发的终身教授津贴,简直爽翻了!
这一制度的本意是为教授们提供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搞学术研究,多出大师级的人物。
但终身教职也有可能仅仅只成为一种待遇,例如英文系里养尊处优的泰斗们,人均终身教职,搞得系里一潭死水。
偏偏负责审核小黑资质的,就是那三位要被劝退的老前辈。
伊芙只能在里头和稀泥,想出了共同授课的办法,却收效甚微。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院长夫人试图越权,邀请一位演员来担任杰出讲师课的老师,利用他的明星效应,给腐朽的英文系注入新鲜血液。
他就是大卫·杜楚尼,《X档案》中的男主角穆德探员的扮演者。
(《英文系主任》真的请来了大卫·杜楚尼本人……)
确实够格,毕竟他不光是演员,还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家。
工作已经够伊芙心烦的了,然而生活中的压力反而更多。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伊芙家里那本怕是《变形金刚经》。
伊芙虽然单身,但上有老下有小:她领养的女儿不光早熟,精神上多半也沾点毛病。
每天不是画一些恐怖的儿童画,就是偷窥保姆上厕所。
伊芙的父亲不会英文,照顾自己都困难,还经常把外孙女弄丢。
伊芙还有个暧昧对象比尔。
他在英文系威望极高,一旦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公私就分不清了。
如今比尔妻子新丧,女儿也去外地上大学,老比尔突然成了空巢老人。
论自理能力,他四舍五入可以直接归零。
好在他才华横溢,又兼具强烈的人格魅力。
蓬乱的头发,稀疏的胡渣,温室里抽大麻,抱着女学生笑哈哈。
关键是他胆大妄为,敢在文学课上公然比纳粹军礼,就问还有谁!
这份不羁却为他引来了祸端:他敬纳粹军礼的一幕被学生拍了下来,恶意P图后在互联网疯传。
原本他是为了生动地诠释荒诞主义,却被不明真相的学生们误以为纳粹主义。
主席接到了赞助人和校友的电话,连带跟着比尔做课题,欠了一屁股助学贷款的学生,也要跟着倒大霉。
原本比尔只要和学院的危机管理主任,联名出一份道歉信就完事了,谁都知道比尔不是纳粹分子,学生们也不过是想看校方表态。
可他作为文人的傲骨,不允许自己和别人联名,哪怕是道歉信也不行!
比尔问心无愧,居然要去市镇大厅,和学生们当面对质。
尽管真理越辩越明,可比尔显然低估了舆论的破坏力,更高估了学生的理性。
这次公开辩论,被学生们视为他傲慢态度的外化。
比尔以为大学校园,应当是维护每个人平等自由地交流。
但是在学生们看来,他是终身教职获得者,本就和他们不平等。
在提到纳粹军礼时,比尔又抹不开面子,没有正面道歉,甚至有些避重就轻。
再加上院长为了举办捐款活动,带着校警突然来到现场清场,场面瞬间升级为针对比尔的游行讨伐。
面对逐渐失控的家庭、扑朔迷离的爱情、举步维艰的工作,伊芙要如何在这潭浑水里挣扎?
最初在看到预告片的时候,我曾一度怀疑这部《英文系主任》又会大肆宣扬政治正确,硬蹭女性、亚裔和有色人种的话题。
女性和少数族裔在职场中的困境,确实贯穿始终。
但《英文系主任》想表达的远远不止这一点,而是借助性别歧视和学科焦虑等话题,传达着“不迎合”的态度。
都说学校是个小社会,这话一点都不假。
即便是高等院校的象牙塔里,女性和少数族裔依然是被歧视的对象:
三位老教授都面临着被劝退的危机,可只有其中选课人数相对乐观的女教授,她的办公室被擅自搬到了地下室。
小黑的能力有目共睹,可她就算再努力,有伊芙这位女性系主任鼎力支持,在白人男性掌握主导权的学术界依然举步维艰。
就连几乎到手的杰出教师课,都被半路杀出的男明星横刀夺走。
而伊芙,她堪称标签集合体,兼具女性、少数族裔于一身,开展工作时左右为难。
但无论是老教授还是伊芙,都没有迎合规则、讨好上级。
《英文系主任》同时也反映着学科焦虑。
英国的英文系,就好比我国高校的中文系,处境其实相当尴尬:
学生们学不到编程和工程,也没法把学到的东西当做技能写到履历上,毕业后往往对前途十分迷茫。
院系所教授的内容更无法被量化,不能产生直观的社会价值。
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会疑惑:
花花世界如此精彩,我可以关注地球气候变化,关心阿富汗最新局势,八卦某位明星的绯闻和情史……
为啥非得花大量的时间,来分析这首诗的韵律?
百度百科或是某乎某瓣,你从这些渠道得到的只有信息,而非知识。
正如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所说:
“我们能获取的信息无穷无尽,但智慧该从哪儿找呢?”
这是老教授开授的“1850~1918美国文学概述”课,不能说门可罗雀,是能说压根没人选。
老教授们整整30年没更新过课程讲义,相信经典无需更改,更不必迎合学生的需求。
对于学生对他们教学方式的质疑,更是哪里有问题点哪里,so easy!
学生甚至对他们产生了超出师生关系的微妙情愫,这些文学泰斗们恐怕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沦为人形伟哥。
反观年轻教师小黑,她在学生间人气极高,注重与学生沟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循循善诱。
看看小黑教授的“小说与性爱”课,座无虚席不说,还有不少人选不上。
尽管立场与观点大相径庭,但老一辈和年轻教师都选择了“不迎合”。
话虽如此,但知识也得更新。一直做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最终只能是束之高阁。
罗翔老师和戴建业老师先后入驻B站,他们的视频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还经常直击热点话题。
用年轻人的话语方式,在年轻人喜爱的平台对话。
却不是所有知识都能娱乐化和碎片化,正如两位老师多次在视频里强调的一样——他们做视频的初衷,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主动接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看似迎合受众,实则坚持原则,正是“君子和而不同”。
再看饰演女主的演员吴珊卓,她绝对是演艺圈的异类,也是拒绝迎合大多数的典型。
吴珊卓是加拿大籍韩裔,父母都是多伦多大学高材生,父亲经商,母亲则是一位生化学家。
按照父母为她规划的人生路径,最终吴珊卓要么进军学术界,要么在她唯一的爱好芭蕾舞方面有所建树。
直到她十岁那年,意外地和父母走进了剧院。从此吴珊卓的人生完全偏离了既定的轨道。
对于一个保守的韩裔家庭而言,从事演艺无异于当街卖艺。
吴珊卓拿下卡尔顿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四年全额奖学金,却没有上大学,而是进入加拿大国家戏剧学校学习。
固执到有些执拗,一旦认定一件事就绝对不会动摇,更不会迎合别人的感受和意见,这就是吴珊卓。
但她的演艺之路十分崎岖。
先天不具备动人的美貌和诱人的身材,吴珊卓在歧视亚裔的好莱坞举步维艰,只能拿到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配角。
比如《水果硬糖》里惊鸿一瞥的房东。
好不容易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因克里斯蒂娜·杨的角色为观众所熟知,吴珊卓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我用这个角色探索了一切,我觉得我完成了我的工作。”
吴珊卓演过舞台剧,给动画配音,继续接不入流的配角。
吴珊卓在不断磨练和突破自己,而非迎合观众,在一部剧里永远演着她的女二号。
终于,在2018年,她收到了《杀死伊芙》的邀约。
最初她以为这又是一个配角,没想到她就是被“杀死”的“伊芙”。
要知道原剧本中的伊芙是个白人女性。
最初的选角,可是《杀死伊芙》的编剧,《伦敦生活》的女主菲比·沃勒-布里奇。
最终吴珊卓凭借高超的演技,和“小变态”朱迪·科默强烈的CP感,拿下了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大奖。
也成为艾美奖有史以来,第一个被提名“最佳剧情类女主角”的亚裔。
曾经反对她的父母,骄傲地和女儿的海报合影。
一切都该归功于吴珊卓的努力,和她身上所蕴含的反抗精神。
这次的《英文系主任》,是吴珊卓的又一次突破。
我们在成长路上,总会遭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各种人的质疑。
为了迎合别人,被迫改变意愿,正如剧中的系主任伊芙最初所做的一样。
伊芙最终选择了辞职,因为讨好没有终点,不迎合才有出路。
愿大家都能坚持自我。
大家要是觉得这篇图文说到你心坎儿里去了,不妨给我点个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它~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