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世纪90年代,电视剧《渴望》轰动一时
1
小牛拉大车,300字新闻报道改编成80多万字《渴望》剧本
在上一世纪90年代初期,电视连续剧《渴望》轰动一时。每当《渴望》播出时,大街小巷都响起《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曲,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但多数人并不知道,《渴望》的拍摄具有偶然性。它是编导们从《记者文摘》中一则不足300字的新闻报道中受到启发而虚构的故事。"报道"非常简单:一位妇女收养了一个孤儿,十几年含辛茹苦把她抚养大。
《渴望》剧照:刘慧芳与收养的婴儿
后来经过几个中青年作家陈昌本、郑小龙、李晓明、郑万隆、王朔、王石、郑效农等人,通过"侃大山"的方式,你一言我一语地不断虚构故事,使之更加丰富饱满,最后由李晓明执笔,完成了长达80多万字的《渴望》剧本。《渴望》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投资拍摄,50集的规模历时10多个月才拍摄完成,因此,《渴望》在当时被称为是一部"小牛拉大车"的作品。
《渴望》电视文学剧本,长达80多万字
2
为拍摄中国第一部室内剧,在京西搭建1300平方米摄影棚
拍摄的过程并不容易。由于《渴望》是我国第一部室内剧,因此需要搭建摄影棚。尤为主要的是,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室内剧已经在国际舞台上蔚然成风,当时编导们一个主要想法是:拍摄出一部中国的室内剧,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当时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风光秀丽的西山脚下,利用工程兵某部的训练基地,投资200多万元,改建装修成我国第一座大型室内剧摄影棚。因此,《渴望》的拍摄完成了中国多个第一:第一部室内剧,第一座摄影棚,第一次多机拍摄,第一次同期现场录音……《渴望》可谓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先河。
《渴望》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剧,刘慧芳家的四合院是室内搭建而成的
室内摄影棚由两个篮球训练馆组成,合计有1300多平方米。后来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北京四合院、小洋楼,贴满《红灯记》剧照的居委会,宋大成的办公室,以及刘慧芳四合院前的古柏树,狭长的胡同……这都是在室内摄影棚里搭建的场景,就算在今天看来这些布置也惟妙惟肖,几乎令人以假乱真。而在另一边,则是导播室、灯光控制室、配电室……在两层的空间里,还吊着许多"海绵枕头",就像宋大成工厂里生产的麻袋片一样,这是用来隔音的!
宋大成在刘家小院
在谈到《渴望》的拍摄时,导演鲁晓威谈到自己的艺术追求:"室内剧在我国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早在1959年我国就拍摄了第一部室内剧《一口菜饼子》。但是随着电视生产工艺上的录像化,我们搞这样一个大型室内剧,不过是一种重温和提高。""《渴望》的目的是首先在讲好一个故事上下功夫,这部剧没什么意义,就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注重表现人物的命运。我力图用戏剧的方式组织矛盾。"正像鲁晓威说的那样,《渴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完全吸引了观众,故事中不断出现巧合、错失、阴错阳差、激烈的矛盾对抗,让观众关心人物的命运,与他们一起经历悲欢离合……《渴望》最终取得成功,与编导真诚的创作态度息息相关。
90年代的导演鲁晓威(左二)
3
不畏艰难,拍摄期间,张凯丽查出心脏早搏,黄梅莹怀疑得了癌症,李雪健肚子上烫出水泡
《渴望》的拍摄云集了很多影视大腕。李雪健、韩影、郑乾龙、蓝天野、吴玉华、张凯丽等人都拍摄过多部影视剧,已经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另外如孙松、黄梅莹、杨青等人,也开始在影视界崭露头角。
《渴望》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演员
当时王沪生的扮演者原本定的是濮存昕,但由于濮存昕有戏排不开档期,因此导演助理赵宝刚就推荐了孙松,鲁晓威并不想用孙松,觉得他太懒,因此故意刁难他,让他下午5点过来面试,因为鲁晓威看过天气预报,那个时间段有雨,但孙松还是冒雨准时抵达了面试地点,这让鲁晓威决定试用孙松扮演王沪生,事实证明孙松扮演的王沪生非常成功。
《渴望》的三位扮演者:张凯丽,孙松,李雪健
新老艺术家们聚集一堂,目的只有一个:拍好《渴望》。由于拍摄地很远,为了节省资金,他们不住宾馆饭店,每天6点多钟起床坐公交车前往拍摄基地,晚上8点多钟才能回家。中午饭都在临近一个单位的食堂里搭伙。
蓝天野与凯丽回忆《渴望》往事
《渴望》的拍摄可谓一波三折,中途甚至差点夭折。当拍摄到20集时,女主角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心脏忽然出现早搏,而王亚茹的扮演者黄梅莹在去医院查体时,被医生怀疑患了癌症,肖竹新的扮演者吴玉华怀了孕……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剧组感觉"天要塌了",制片主任紧急联系医院,陪她们到医院去检查,好在老天有眼,黄梅莹不过是虚惊一场,吴玉华为了剧组毅然决定放弃孩子,患心脏早搏的张凯丽,愣是依靠吃药坚持下来。有一次因为拍戏太累,张凯丽一改剧中刘慧芳的贤惠形象,不由在剧组里大发脾气,冲导演大喊大叫。
张凯丽成为90年代的电视明星
由于室内剧的拍摄不分冬天夏天,有时候冬天需要拍摄夏天的戏,摄影棚里没有暖气,因此剧组给每位演员发了一个热水袋,有一次李雪健拍完一场戏,换衣服时发现肚子上有块红记,这才意识到自己入戏太深,放在衣服里的热水袋把皮肤烫了个水泡。
《渴望》的几位主要演员
《渴望》剧组当时有句话:"要想挣钱就不要来《渴望》剧组。"在拍片的10个月过程中,没有人讨价还价。主要演员的片酬是每集100元。这个价格不说在影视界,就是在当时社会上来说也是非常少的。
《渴望》杀青时的留影
4
没有经验,边拍边摸索,一集戏拍完了,后面的剧本还没写出来
由于是第一次拍摄室内剧,导演鲁晓威也不知道怎么拍。但他给剧组下了一条指令:"《渴望》只许进不许退。"有一次,鲁晓威看日本导演山田洋次的工作手记,忽然茅塞顿开:"不就是这么干嘛。"他把以往导演、演员的工作流程,画了一张"施工图",称之为工作脚本,演员手里每人一本"台词",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工作位置各负其责,很快各部门的工作明确,效率大增。
导演鲁晓威
为了减少成本,《渴望》的拍摄是一边创作剧本,一边投拍。工作效率提高了,可剧本还没有创作出来。编剧李晓明每天一万字的工作量,写得右手直打哆嗦。鲁晓威每天晚上根据剧本创作出工作台本,第二天再现场分发给演员们,因此,演员们也不知道自己扮演的人物是什么命运。
《渴望》拍摄时,剧本还没有全部完成
室内剧的台词量很大。演员们白天拍戏,晚上经常背诵台词到深夜。室内剧要求所有工序同期完成,一气呵成。因此,一句话,一出戏,包括灯光、摄像、录音,都需要一次性成功,倘若一句话没说好,整个工作就白干了。黄梅莹一开始对这种大段地背台词很不习惯,因此她的戏往往需要重拍3次。当时摄像与导演发生了矛盾,质问道:为什么她的戏可以重拍三次,我们错了就要挨骂?
黄梅莹扮演的王亚茹可圈可点
事后才得知,原来这是导演对黄梅莹的"照顾",因为黄梅莹扮演的王亚茹是个不讨好的角色,剧本里给王亚茹的定位是"感情坎坷,心理变态"。有一次黄梅莹找到导演,质问道:"世界上真有这么不讲理的人吗?"因此,为了防止黄梅莹"罢演",只把剧本"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她,等真正开拍时才把真实剧本给她,拍戏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才能完成,因此黄梅莹只能服从。但事后《渴望》成片,摄像还是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黄梅莹的戏拍得确实好!
青年时期的黄梅莹
5
《渴望》播出后引起轰动,比《霍元甲》、《上海滩》、《阿信》收视率还高
《渴望》拍摄完成后,最先由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电视台播出。石化城里有10多万人口,《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5%。当《渴望》剧组到石化城里访问时,工人们自动夹道欢迎剧组。
《渴望》播出后引起很大轰动
观众对《渴望》的评价是: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壶浓茶,再嚼口萝卜,清心败火,就像老街坊串门,说说老宋,老王家这些年有什么变化,就像剧中的刘大妈,没有什么文化,道理却是从人生体验而来,一生的辛苦都在家庭中。当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到《中国日报》社访问时,食堂的的师傅给她送上可口的饭菜,说道:"你可为社会做了件无德无良的事。""在你扮演的慧芳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随后《渴望》在全国播映,引起轰动。
1991年,《渴望》剧组到颐和园慰问演出
在90年代初期,大型电视剧还比较少。观众耳熟能详的电视剧比如《霍元甲》、《上海滩》、《阿信》等,都曾引起轰动。但是《渴望》的诞生,取得了比港台电视剧更加轰动的效应。据相关方面统计,《霍元甲》的收视率在86.7%,《上海滩》的收视率在82.2%,《女奴》为77.2%,《渴望》的收视高达98%,是名副其实的"收视冠军"!《渴望》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
《渴望》收视率位居第一
结语
《渴望》何以引起轰动?
《渴望》已经播出30年了。至今在网络上仍然有观众点映,迄今为止播放量已经高达 上亿。是继《红楼梦》、《西游记》之后仍然热门的一部电视剧,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渴望》在当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当年《渴望》播出后,引起坊间一阵阵热议,观众都在寻找它成功的原因。当时就有观众评价道:"真实,特别地真实。"比如王沪生,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对于刘慧芳,大部分观众都给予崇高评价,但也有一部分观众认为,"刘慧芳虽然是电视剧的主角,但在生活中肯定不是主角,因为她太理想化,太不现实。但是她的行为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规范!"
《渴望》首先在北京播出,引起热议
鲁晓威在谈到《渴望》时,特意说起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星星知我心》的台湾导演林福地来《渴望》摄影棚参观,问鲁晓威为什么要拍《渴望》?鲁晓威反问道:"你为什么要拍摄《星星星知我心》?"林福地道:"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由于儒家文化和人们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张,缺少孝道,拍《星星知我心》时,取名就叫《孝》。但是制片人说,《孝》这个名字不卖钱,于是我仰天长叹,心想,唯有星星知我心,后来,就干脆把这部戏改名为《星星知我心》。"
18年后,鲁晓威谈《渴望》往事
鲁晓威说,林福地的遭遇让我想到,观众知我心,观众希望我们拍出他们喜欢的作品。《渴望》的主题曲是《好人一生平安》,那么这就是每个人的共鸣:大家都希望人与人之间追求真诚、善良、美好。《渴望》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就是希望大家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善良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