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小时候叫陈港生,有纪念在香港出生的意思。
成龙是后来取的艺名。
小港生长得很像父亲,特别是那个大鼻子,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
他从3岁起,就跟着父亲学“小洪拳”。
5岁时,进入南华小学念书。
但他对读书毫无兴趣,经常把母亲给的车费和早餐费用来买零食吃,父亲责骂他是“好吃鬼”。
他爱打架,学习成绩糟糕透顶。
一年级下学年期末考试,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勒令留级。
于是,他重新背起书包上一年级。
然而无论教师和家长如何管束,成龙依然故我,学业毫无起色,以致一年级成了他平生的最高学历。
当了大明星之后,成龙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读来读去都是一年级”。
没想到几十年后,鉴于成龙对香港电影和中国武术文化的贡献,香港浸会大学决定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接到这个通知,成龙简直难以置信,对朋友说:“不是要读很多书、有大学问才可以当博士吗?我怎么会成为博士?这不是开玩笑吧?”
当年,父母看出儿子不是块读书的料,但也想不出因势利导的好法子,因此愁眉紧锁。
一天,父亲带成龙去参观一所武术学校。
这是京剧武生于占元创办的学校,后来改名为中国戏剧学校。
于占元在香港招收门徒,主要是传授武功。
他和成龙父亲是要好的朋友。
五十来岁的于占元身着对襟唐装,手拿鞭子来回巡视,见哪个姿势不对或有意偷懒,便一顿鞭子猛抽。
成龙小嘴半张,看得十分入神。
小学员挨揍时,他的神情便有几分惶恐。
旁边的父亲斜眼望着儿子,心想:小子,看看练功多苦,再不好好读书,也把你送来受这份罪。
谁知成龙根本没被吓唬住,当场提出要上这儿来学武,而且夸口说,“拿大顶”他早就会,决不会挨鞭子。
父亲前往澳洲之前,与于占元签了一份10年的合约,于是,陈港生便开始了长达10年的戏校生活。
于占元在香港演艺界具有特殊地位。
他的主要功绩,在于造就了“七小福”,由此奠定了他明星级的园丁地位。
所谓“七小福”,是指在于占元戏校学艺成绩最佳、后来在香港演艺圈取得较大成就的7个人,包括大弟子洪金宝,其次是元奎、元华、元龙、元俊、元德、元彪。
以上排名第4的“元龙”便是成龙。
成龙在戏校苦练的这10年光阴,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大坚实的武功基础。
初入影圈,元龙只不过是电影厂打杂的,帮助拿拿道具,调调灯光,上一天班算一天钱,有时给大明星做替身,跑跑龙套。
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带起了一股功夫电影狂潮,香港影人纷纷效尤,紧跟潮流。
这个时期,为了讨好导演,争取当替身的机会,成龙不知耍了多少小聪明。
后来,他结识了国泰电影公司的副总经理陈自强。
陈自强在他生活拮据时解囊相助,并帮助他当上了武术指导。
1972年,一个名叫朱牧的人在香港组建大地影业公司。
他找到成龙,想将成龙作为大地公司的首批武打明星推出。
对于18岁的成龙来说,这就像瞌睡遇着枕头,于是欣然签约。
与他同时签约大地公司的,还有王青、林秀等演员。
当年,大地公司推出创业作《顶天立地》,成龙在片中担任配角。
但这部影片并不成功,票房收入连10万港元都不到。
大地公司连续亏蚀,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只好关门大吉。
公司散伙,成龙一时无事可千,浑浑噩噩过了一段日子。
有一天,他觉得有必要清点一下自己的身家,全都找遍了,总共翻出800个1元面值的硬币。无聊之中,他跑去找人赌牌九,结果绝大部分都被输掉,几乎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他突然被富豪公司聘用,成为该公司影片《小偷斗大贼》的武打演员。
1972年秋天,邵氏电影公司王牌导演李翰祥准备开拍《金瓶双艳》。
这是根据古典名著《金瓶梅》改编的电影。
李翰祥让成龙出演片中郓哥一角。
“郓哥”虽是配角,却是片中穿针引线的人物,戏份颇重。
成龙在这部影片中,演戏有了追求,尤其是初步露出了他俏皮幽默的表演潜力和风格。
谐趣加武功,是成龙后来的主要戏路,同时,谐趣也是他成为世界级功夫明星与同级别功夫明星李小龙的主要分别。
魏海峰执导影片《广东小老虎》,邀请成龙担纲主演。
这是成龙首次担任电影中的男主角。
谁知影片拍完之后,居然一直没有公映,连原因也不清楚,这使成龙的情绪受到很大影响。
接着,成龙接拍了《花飞满城春》和《少林门》两部电影,都是配角。
但这两部电影没有给成龙带来任何好的影响。
他似乎感到前景一片灰暗,情绪十分低落。
最后,他决定告别电影圈,到澳大利亚去。
1975年秋天,成龙来到澳大利亚父母身边,很快在堪培拉的建筑工地找了一份工作一搅拌和运送混凝土。
为了增加一些收入,成龙除了白天做苦工,晚上也找了一份工作,在父亲朋友开的餐馆打下手,负责分菜和切菜。
一天清晨,成龙还在阁楼睡觉,母亲叫醒他,说香港有个电话找他。
成龙睡眼惺忪地拿起电话,是陈自强打来的。
陈自强在电话中说,国泰电影公司决定拍一部《新精武门》,主角由成龙担任,问成龙有无兴趣。
成龙欣喜若狂,满口答应。
成龙返回香港,接着又奔赴台湾,担任主由罗维执导的影片《新精武门》。
从这一天开始,成龙正式改艺名为“成龙”。
罗维拍《新精武门》,目的是想借此再捧红一颗功夫明星。
他曾以《唐山大兄》《精武门》等使李小龙成为一代功夫巨星,至少有部分人是这么认为。
罗维坚信自己有能力再捧红成龙,使他成为李小龙第二。
《新精武门》经过4个月的紧张拍摄,顺利封镜。
正是从武侠片《新精武门》开始,成龙的大名第一次出现在演员表上。
人们发现,成龙并不是简单地模仿李小龙,而是开创了另一种武打片的风格。
他一改李小龙功夫片中那种硬枪硬马、激烈打斗的血腥场面,而是将武术与京剧招势以及车技、杂技等多种技艺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既惊险又富于喜剧色彩的“谐趣功夫片”,受到观众好评。
但从上市的票房收入看并不理想,该片公映7天时,收入才46万港元,无法与李小龙突破500万港元的《精武门》相比。
成龙未能一炮打响。
此后,罗维一心要捧红成龙,一天在朋友家吃饭,席间罗维跟古龙在谈一部武侠小说的版权,想买下来让成龙主演。
性格率直的古龙竟当着成龙的面,毫不掩饰地说:“他?他怎么可以演我的小说。我的小说是写给姜大卫、狄龙拍的呀。”
言下之意是嫌成龙长得难看。
成龙听罢一言不发,乘别人不注意时悄悄溜进厕所痛哭。
不得已,罗维公司让成龙进了美容院,割了双眼皮。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内,罗维相继让成龙拍了10部电影。
成龙虽然有了相当影响,但谈不上大红大紫。
这使罗维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自己不行,还是成龙不行呢?
罗维一时难于作出判断。
正好当时香港思远公司来借成龙,罗维顺水推舟,很大方地把成龙借了出去。
思远公司的总裁是吴思远,当时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界的一匹“黑马”。
他后来还担任香港电影金像奖组织机构主席。
而看中成龙的人,则是他手下的导演袁和平。
袁和平是武术指导出身的导演,对京剧很熟悉,其父袁小田曾是内地的京剧武生。
袁和平发现了成龙与一般功夫演员的不同之处,以及这种不同之处的可塑性与价值。
他从成龙此前主演的电影中发现,成龙并没有那种冷峻、刚烈的肃杀之气,而是具有某种表演喜剧的天才。
比如说,成龙在制服敌手时,常会不经意地展露一下得意之色,动作也有点顽皮色彩。
袁和平为成龙度身定造了一个剧本《蛇形刁手》,并请其父袁小田与成龙搭档演出。
这部“谐趣武打片”上映之后,受到热烈欢迎。
上映15天,票房收人达270万港元。
成龙由此名声大振。
继《蛇形刁手》之后,成龙又再度与袁和平合作,主演电影《醉拳》。
《醉拳》在香港公映,4周时间,票房收入达670万港元。
成龙以此作创造了从影以来最辉煌的纪录。
香港著名导演张彻曾高度评价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
他说,《醉拳》以成龙特强的节奏妙到秋毫,确非一般人所能。
《醉拳》后来成为成龙的代表作品之一。
成龙拍《醉拳》时,思远公司付他的片酬是10万港元。
但这些钱绝大部分归罗维收取,与成龙无关。
因为成龙当时仍是罗维公司的签的演员,每月只拿固定薪水3000港元。
成龙在袁和平手上绩惊人,使一度怀疑成龙“星运不佳”的罗维从梦中醒来,不能不对成龙刮目相看。
他担心成龙这棵摇钱树被别的公司抢走,便作出笼络人心之举——认成龙为干儿子。
这种庸俗的做法在香港演艺圈是极为普遍。
成龙感激罗维对自己提携,答应做他的干儿子。
尽管如此,当时还是有些公司想把成龙挖走,有的还许诺让成龙自导自演。
有了相当名望的演员,大概都有过一把导演癮的想法,成龙当然也不例外。
罗维看准成龙的心思,立即先下手为强,决定沿用袁和平的思路,开拍一部喜剧功夫片,让成龙自导自演。
这部影片暂名为《笑拳怪招》。
但罗维对放手让成龙导演并不放心,于是留了一手,对外宣传是成龙执导,但实际导演是赵鲁江。
该片在香港公映,19天之后票房收入544万港元,打破了发行罗维影片的丽声院线有史以来的票房纪录。
但罗维并没有能够使成龙走上事业的顶峰。
《笑拳怪招》上映之后,嘉禾公司针对成龙展开了挖角行动。
老板邹文怀派本公司实权人物何冠昌出马,私下约见成龙,希望成龙改投嘉禾公司,并当场递给他一张现金支票说明只是拍片定金。
据说,当时成龙望着支票呆住了。
从小到大,他的算数能力一直很差,凭直觉他知道,支票上金额数字很大,前面是个“1”,后面跟着许多“0”,但他一时无法认出到底是多少。
何冠昌中途要接个电话,成龙趁机反复用指头点数。
直到何冠昌接完电话返回,他还没有数出来。
何冠昌知道改换门庭这种大事,成龙可能需要与人商量,便请成龙先把支票带去,拿定主意双方再谈。
成龙把这张支票带回,经请教罗维公司的经理陈自强,才搞清上面是100万港元。
100万,确实很诱人。
但成龙知道,收下这张支票,就等于背叛了干爹罗维。
思前想后,成龙最终把此事告诉了罗维。
罗维当时便气得大骂嘉禾。
他与嘉禾关系深远。
他自邵氏公司跳槽后便到了嘉禾,后来风行独立制片人制度,邹文怀便是从他罗维的公司开始试行的。
罗维考虑再三,要成龙把支票复印一份,留个底,把支票退回去。
成龙尽管心里有疙瘩,还是把支票退回了嘉禾。
与此同时,嘉禾的对家——邵氏电影公司也向成龙频送秋波。
一时间,成龙成了多家公司争相拼抢的“热门货”。
反正什么事也做不成,成龙索性远走台湾,到好朋友兼义兄的秦祥林那儿去散几天心。
他住在台北林肯大厦公寓里。
谁知嘉禾的特使居然尾随而至,蔡永昌代表公司递给成龙一张更大的支票270万港元。
蔡永昌是邹文怀的得力助手,他言辞恳切地劝说成龙加盟嘉禾,指出这将是成龙惟一明智的选择。
犹豫好久,成龙才在嘉禾的合同上签了字。
似乎是听到了风声,罗维也心慌意乱地赶到了台北。
当得知成龙已签下合约,罗维不禁悲从中来。
他不顾既成事实,哀求成龙再为他干几年,不要翅膀一硬就走。
成龙心地善良,听不得软话,于是,反过来宽慰罗维,表示自己不走了。
成龙当着罗维的面,单方面把合约毁了。
回到香港,等待成龙的,是嘉禾与邵氏公司的又一轮争夺战。
嘉禾再次派人给成龙送来一张470万港元的支票。
来者声称,前次那张270万港元合约姑且不论,可以先拍这470万港元合约的电影。
邵氏公司不知从何处得知消息,也给成龙送来一张500万港元的支票与合约,企图一举将成龙夺至旗下。
在大笔金钱的诱惑之下,别说成龙,就连成龙的好友秦祥林,以及身为罗维公司的经理陈自强,也跟着一起动心了。
他们反复问成龙:“你一辈子想赚多少钱?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
成龙当时在罗维公司固定月薪3000港元,照这样下去,一辈子恐怕也赚不到四五百万。
成龙终于下了跳槽的决心。剩下的问题是,去“邵氏”,还是去嘉禾?
秦祥林和陈自强都认为,当时“邵氏”旗下有几个大明星,而嘉禾没有;“邵氏”根基雄厚,而嘉禾锐意创新。
他们认为应该选择嘉禾。拟
定跳槽计划之后,成龙要求陈自强随他一起跳槽,做他的经理人。
1979年,成龙进入嘉禾之后,立即投入拍摄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师弟出马》。
但在该片拍摄期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些可怕事件。
一是有一天嘉禾公司门前突然燃起大火;二是几天后,嘉禾老板停在片厂门口的新车,顶棚上被人放了颗血淋淋的狗头。
第三件事出现后,冤家对头才露出面目。
那是某日傍晚,成龙从片场放工朝饭馆走去,突然被三条汉子绑架。
其中一个亮出一柄短刀,威胁成龙老实跟他们走。
这一走就走到了罗维公司。
原来,是罗维逼成龙为他拍戏。
罗维公司在成龙跟嘉禾签约前,正筹备拍一部《醒拳》,该片名与成龙走红的那部《醉拳》相对。
原先演员阵容都已排定,导演成龙和他的好友曾志伟联手合作。
这次绑架成龙回来,就是让他拍这部戏。
成龙被绑架的消息很快被嘉禾获悉。
嘉禾决定与罗维公司对簿公堂。
罗维公司也不示弱,因为他们手中握有成龙与罗维公司签过的合约。
官司打来打去,结果成龙还是归还了嘉禾。
但嘉禾也作了一些让步,它代成龙向罗维公司赔了违约金,并允许成龙去罗维公司拍那部未了的电影。
但由于种种原因,罗维公司的《醒拳》最终没有拍成。
罗维十分沮丧,当时把订好的60大寿的酒宴都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