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山街天弘堂村的居民黎明又很开心,她入住了中山幸福里日间护理中心。
“在托老所里,从早到晚都有人陪伴、聊天,生活有人护理,还能参加各类活动,幸福在向我招手。”77岁的何黎明说,从市区搬来松江不到一年,她遇见了一件又一件开心事,生活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修建“幸福路”
十年前,由于老伴突然离世,何黎明精神遭到重创,加上听力障碍、下肢残疾,她困在自家六楼的“空中楼阁”中很长时间。“长年累月被病痛折磨,去年又生了一场大病,精神很消沉,感觉生活毫无乐趣。”何黎明回忆。为了给老人创造一个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孩子接她来松江养老。来到中山街道茸梅居民区天虹四村,整洁、幽静的社区环境以及宽敞、明亮的新家,让何黎明不胜欢喜:“真是个养老的好住处。”
生活环境虽然大大改善,但孩子上班后,她因无法出门,时常感到孤独。楼道出入口的两级台阶将依靠轮椅出行的她拦在铁门内。直到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偶然间了解了她的情况,建议她向居委会求助,并给了她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潘艳的电话。
何黎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联系了潘艳,没想到潘艳和工作人员立马上门,了解情况。“要让老人尽快走出家门,融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决定解决她的出行难题。要建一段无障碍坡道,资金问题是关键,占用场地还须征得整栋楼居民的同意。经过潘艳四处联系,居民区的共建单位伸出援手,经居民们同意,何黎明家门口安装了无障碍坡道和不锈钢护栏。
“无障碍坡道就是我的‘幸福路’。”何黎明说。此外,茸梅老年协会相关人员也上门了解她的病情,指导她申请长护险。入住小区不到两个月,家门口的“路”通了,长护险申请完成,何黎明出行有了安全保障,生活也有人照料。“简直像在做梦,太感动、太幸福了!”何黎明不停地对前来帮助她的居委会工作人员、老年协会工作人员、共建单位负责人表示感谢。
生活在“幸福里”
今年端午节,社区举办活动,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接她去包粽子。何黎明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享受“专人接送”的待遇了,在居委会的关心下,她的身影出现在社区各种活动现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助残员经常来看我,重阳节送慰问、春节送对联和福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何黎明说。
今年2月,她把自己的组织关系转到了茸梅党总支。她的组织关系刚转来不久,潘艳就带领党总支成员和书籍送学上门,为她送上精神食粮。大家一起学党史,让她倍感充实。
学习结束,她高兴地拿出了手工制作的各种小玩意儿。曾经,这些手工制品陪她度过了独居在家的时光,大家称赞她的手艺,鼓励她参加社区活动。何黎明感觉自己又有价值了,制作手工也不再是消磨时光的无奈选择,而是可以为社区作贡献的一技之长。
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何黎明重拾好好生活的信心,孩子也发现她脸上愁容不见了,精气神也越来越好。最近,听说中山幸福里日间照料中心启用后,她第一个报了名。何黎明说:“在松江切身体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真是住进了‘幸福里’。”
文字:陈燕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韩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