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影视剧的常客。关于她的电影和电视剧有很多部分。梨花的形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在各地史地先生的历史上可以看到,之后历代以传说、画本的形式在各地广为流传。
《征西全传》中叙述樊梨花与薛丁山马上订亲及薛丁山三休三请樊梨花的故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民间有很大影响。网络插图
人物综述
樊梨花是唐朝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平定西北边患。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杀进长安,除奸报仇。是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与花木兰、穆桂英、梁红玉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更要浓厚一些。
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子,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后经历各朝再加工、再创作,愈加鲜明、丰满,广为流传。
网络插图
樊梨花与薛丁山的“传说”
其父樊洪为寒江关关主,据史料记载寒江关(石包城)又名壅归镇,是一座用石头包砌起来的古城,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是唐朝巾帼枭雄樊梨花的城堡。汉为敦煌郡广至县管辖,魏袭汉制,晋归宜安县管辖,唐归瓜州常乐县管辖。
影视剧中的樊梨花与薛丁山形象
提起樊梨花,大多数人不得不想起其夫--薛丁山。薛丁山实是小说演义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名将薛仁贵之子--薛讷。演绎传说当年唐将薛丁山路经寒江关时,被樊梨花率大军三次围困,逼迫成亲。薛丁山表面应许,继而又三次休婚。
后薛丁山在白虎关被哈密国将军杨凡阻截,无法前进。只得三步一下跪,五步一叩首地三请樊梨花相助解围,于是二人结为夫妻。最后,樊梨花率军出寒江关,与薛丁山的唐军汇合,夫妻一同进军西域。
网络插图
主要功绩:征西之战 平定西北边患
唐高宗为保边安民消除西患,打击突厥势力的不断侵扰,决定出兵西征。点将前,他听说突厥兵将凶悍善骑,因薛仁贵勇猛善战,曾率大军打败高丽援军,于是最终决定派薛仁贵领兵西征,樊梨花也是参与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员女将。
网络插图
在她转战天山南北过程中,配合唐军打了不少胜仗,表现英勇,不仅为唐军弘扬了军威,也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生动的传说。例:在东天山焕彩沟点将换装,在鸣沙山同敌人遭遇的浴血奋战,沙山藏营的典故等。樊梨花在薛仁贵身亡后,继任征西大元帅,终至叛乱平定,因居功厥伟,唐高宗加封其为威宁侯、镇国一品夫人。
网络插图
人物遗迹考证:沙山藏营
千百年来,樊梨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她的形象经过各种演绎、民间传说、戏剧话本等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广为传颂。鸣沙山,顾名思义是会发声的沙子堆积而成的山。据有关史料表明,早在汉唐时期,鸣沙山一带就是兵家必争的古战场。
网络插图
传说当年樊梨花率兵西征期间,曾带兵路经沙山时将一营兵马扎营在鸣沙山下,没想到夜间狂风大作,越刮越猛,次日发现大部分营帐和兵马都深埋在黄沙之下。狂停歇后,雨淋不垮,沙山发出的声音犹如战鼓擂擂、兵戈相击、刀枪磕碰的声音回荡不绝。听说过这个传说的人,在听到发出的声音时也仿佛置身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中。
个人认为:
关于樊梨花,可能确有其历史原型,但经过千百年来的各种传说与演绎,其形象亦已被戏剧化,其真实程度尚有待考证。既然薛丁山是小说演绎中的人物,那么樊梨花即使不是小说演义人物,也很有可能其事迹或形象经过人为地夸大传唱。
读史明志,翻翻书,看点儿历史~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