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燕京3月13日电(记者马芳芳、张锐)国立高山滑雪中心体育场媒体中心咨询台有世界各地记者对体育场媒体中心队评价的红色笔记本。
字里行间,写满了感动和谢意。“感谢你们一流的服务。”“一切都很棒,这里让我难忘。”“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媒体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友善热情。”……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这里的媒体服务团队,用细致入微的服务,在寒冷的高山上打造了温馨的“媒体之家”。
救急冬帽
2月7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迎来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重头戏——男子滑降比赛。瑞士记者帕·杜帕斯切尔在匆忙赶赴赛场过程中把帽子丢失,为此他十分焦急,找到工作人员说:“我需要长时间在外面工作,没有帽子会非常冷,请你们帮我找一下,或者哪里能买到也可以。”
记者工作间主管赵梓彤收到反馈后第一时间帮他联系寻找,但并没有找到。高山赛场比较寒冷,新闻运行团队经商量后,决定将一顶特制帽子第二天带到场馆并送给他,希望他能在温暖舒适的状态下工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杜帕斯切尔拿到帽子后非常惊喜,他说:“特别荣幸能收到这顶帽子,在这里的工作体验太美妙了,能够来到北京参与高山滑雪的采访工作感到很开心,感谢你们让我在中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他打趣说同事非常“嫉妒”他,并表示他们将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讲出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他美妙的中国之旅。
据了解,这顶帽子并不“平常”。它是一件以“延庆蓝”为设计主题的冬帽文创产品,原本计划用作地区特色文化展品,却给一位瑞士记者带去了温暖。
这个故事被报道后在延庆赛区“刷屏”,原本库存的700顶文创帽第二天被抢购一空,瞬间成为赛区“顶流”。
“废旧纸盒”传递温暖
两米,不算远,也不算近。
为了防疫安全,媒体在混合区采访运动员,要保持两米以上的距离。高山上风大,比赛期间人声嘈杂,记者采访时距被采访对象两米录音,录音质量难以保证。
发现这一问题后,媒体团队开动脑筋,动手自制录音设备盒。记者采访前录音设备放到盒子里,再由工作人员把盒子放在受访选手面前的桌子上。这样既实现了无接触采访,又满足了收音要求。
如果风太大,录音器材放在桌上会受到干扰,工作人员就会捧着盒子蹲在运动员身旁帮忙收音。
这是一个废品再利用的“废纸盒”。“这个盒子就是用A4纸的包装盒改造的,可很多记者反馈,看似简单却很贴心。”混合采访区主管王小语说,“原本记者们只能在围栏外,伸长胳膊把录音笔等设备举到离运动员更近的地方,记者们举着录音笔非常辛苦,这个小盒虽然不起眼,但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传递了温暖。”
一个废旧纸盒,让两米的距离不再成为“距离”,在媒体与运动员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运动员的声音更清晰,让媒体的故事更生动。
“500小时”的坚守
场馆媒体中心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全球注册媒体设在场馆一线的“阵地”,是媒体在场馆采访报道的“大本营”。
从去年年底建成,到2月3日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男子滑降项目第一次官方训练,再到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最后一场正式比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竞技和竞速两个场馆媒体中心,已经累计服务注册媒体3500余人次,总共运行将近500小时。
这组沉甸甸的数字来之不易。“我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唯一要求就是比第一个到达场馆的记者早来,最后一名记者顺利离场后再收工;我们也没有什么高科技的装备,靠的是将心比心的真诚态度和对职责的坚守。”媒体运行副经理、新闻协调经理滕薇这样描述他们团队的工作。
这个团队70多名人员,要在多个点位为记者提供服务,工作繁重而琐碎。“必须要换位思考,才能把保障工作做在前头”,这是团队内常说的一句话。
从最开始的环境布置、设施完善,到春节元宵节为媒体赠送文创小老虎、福字、窗花,再到冬残奥期间坐着轮椅走流线、试设施,他们站在媒体视角,盯紧每一个细节。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滕薇在查看新闻发布厅设备安装情况(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他们的努力赢得了媒体的点赞。来自瑞士的记者西尔文说:“‘高山’的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我们感觉这里的服务非常温暖,这里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友善。”
获得点赞,源于坚守。正如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新闻经理郎丰杰所说:“我们用心在做,给媒体好的服务,给世界好的故事。”
参与记者:刘扬涛、姚友明、张骁
编辑:张悦姗、胡佳丽、赵建通、吴禹奇(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