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中,几乎所有的亲情都那么不完美,而不幸的原因,大多与钱有关。
叶小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不知道母爱是什么。当奶奶去世,妈妈跑回来,想尽母亲的义务,想用钱弥补这么多年的失职。
过三爽,从小跟爷爷一起长大,因为父亲的缺位,过三爽跟爷爷一起为父亲还债,还要替父亲赡养爷爷。当父亲归来,想用豪宅弥补爷孙俩时,三爽仍不能原谅父亲当初的决定。
胡梦年轻时是名角,自己为人强势,所以养了一个懦弱的儿子,他不仅工作能力差,还啃老,经常找妈妈胡梦要钱,更是盯上了妈妈的房子。
当亲情被钱撕碎
虽然,电视剧的情节有些戏剧化,但却直击了我们这三代人的痛点:亲情。
当亲情缺乏时,父辈总想着用钱补偿;而畸形的亲情中,子女也总惦记着父母的钱。
我小时候,就经历过好多次,叔叔伯伯到家里来跟爸爸吵架,为的就是爷爷的房子和存款。
本以为我家是个例,但却在成人后,了解到了太多这样的情况。原来我们的上一辈人,他们的亲情都经历过金钱的考验。
而且,大多数的结局都是,情输给了钱,钱是分清楚了,但亲情早已不在。
我想这也是我坚决不生二胎的原因吧,我怕我的子女因为钱再闹矛盾,实在是童年的时候,见得太多了。
刚刚收官的《小舍得》中,也不乏这样的情节。即使是继子继女,跟亲生子女之间,也会为了钱、房产,闹得不可开交。
亲情和钱为啥总是纠缠不清
有人说,这是因为我们上一辈,甚至是祖辈,生活都比较艰苦。那时候生活条件差,物资紧缺,大家都想把钱握在自己手里。
但我不觉得,这是个正当的理由。我总觉得,当子女开始筹谋老人的钱时,那亲情就已经淡得不能再淡了。
而想用钱来弥补亲情的长辈,也都是拎不清的。钱可以买来任何东西,却唯独买不到感情。
中国人其实特别重视亲情的,而且自古就知道:亲情始于陪伴,这个道理。
《大学》有云: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礼记》记载: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亲情是双方面的,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坚守“慈爱”的底线,教育孩子要重在身教,批评也不要太严厉,疾言厉色不应是父母所为。
作为子女,要常伴父母左右,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常伴我们左右一样。这样日积月累,才能有亲情的产生。小时候父母的陪伴,长大后子女的孝敬,也就都顺理成章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总是有各种理由离开孩子,外出打工、挣钱;家庭不睦,离家或离婚,总之,亲情的淡漠或决裂,多多少少都与分离有关。而一旦父母上了年纪,想要弥补这份亲情,他们通常都会想到钱。
同时,随着父母的老去,总会出现继承的问题,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也会再度经受金钱的考验。
中国人缺的不是亲情 也不是钱
难道我们想要份纯粹的亲情,就那么难么?
身为父母,同时也是子女的我们,如何做才能上: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下:教育出注重亲情的孩子?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不陷入金钱的纠纷,我们当然可以选择“独生子女”,但如果不改变“金钱破坏亲情”的底层逻辑,我们还是有可能把孩子养成只认钱的“白眼狼”。
金钱破坏亲情的底层逻辑其实是:我们都没有完全长大。
长大,意味着独立,独立意味着有自己的底线和物权。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金钱, 除非馈赠,别人的金钱,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的。
无论是啃老的孩子,还是想拿金钱笼络子女的父母,他们心目中都没有人与人的这种界限,觉得我的就是我儿子的,觉得父母的就是我的。这种是金钱观和价值观问题,是刻进骨子里的,要扭转就要从娃娃抓起。
1、保护物权敏感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2岁多,会进入物权敏感期。这个敏感期非常重要,家长要谨慎对待。
这段时间,无论孩子霸占什么,都不要对他发脾气,要跟他分清楚,每件物品真正的归属。是爸爸妈妈的就是爸爸妈妈的,是哥哥姐姐的就是哥哥姐姐的,是孩子自己的就是孩子自己的。
这段时间,千万别跟孩子提分享,尤其是分享属于他的东西。也别总提,这个玩具是我给你买的,你就得把零食分给我。这些操作都是在破坏孩子对归属的理解。
在物权敏感期,家长要抛弃对孩子道德、孝顺、分享方面的要求,是他的玩具、食物就要坚决维护孩子的所有权,孩子有权不分给别人。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物权敏感期,被充满地尊重,他才能获得充分的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不会特别拜金,他们会明确这钱是我的,但我愿意给山区的小朋友买书。
我儿子的物权敏感期,就是彻底被保护着过来的,没人抢他的东西,别的小朋友抢了,我都会替他出头,索要回来。
现在他挺大方的,今年过年收到了压岁钱,还大方地分给了我和他爸。[偷笑]我们俩这也算是见到回头钱了啊,哈。
2、先充足再贡献
虽然社会主旋律特别宣传要懂得奉献,但很多人骨子里又特别自私,尤其愿意盯着长辈的钱,甚至有的人连兄弟姐妹的钱,也惦记着。
其实这就是他们自己本来就没拥有过,所以内心干涸。情感上、金钱上都没有得到过满足的人,长大后很难把亲情和钱分开,哪方面不满足了,都想用另一个来补。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如果孩子总是先让自己高兴,这不是自私,反而是必须的。
孩子只有自己开心快乐、满足了,才能有更多的心理资源来爱别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爱人、孩子。
而孩子在童年,是很容易满足的。
一顿大餐、一天的陪伴、一个玩具,都能为孩子的心理续杯,直到满溢。
家长如果想要通过延时满足,来让孩子学会忍耐和努力,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而不是他有任何需要,都要通过行动来换取,那家还有什么温度呢?
樊登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爸爸带你去旅游,是因为你是爸爸的儿子,因为爸爸爱你。而不是因为你考了100分。你们班那么多考100分的同学,爸爸怎么不带他们去旅游呢?”
给孩子物质满足的时候,一定是要带上“爱”,而且是无条件的。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那我们可以选择不给,孩子也能理解。但如果给,就不要附加太多条件。
3、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
小时候,孩子的心理能量和经济开销,可以由父母来给,但长大之后呢?孩子需要有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家长从小培养起来的。
李玫瑾教授说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看谁能发现孩子的特质。
学校教育是普适性教育,所以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在所有学科表现优异,父母要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发现他们在哪些方面,有独特的能力,帮助孩子发展这种能力,最终成为他们步入社会的安身立命之本。
如果一个孩子长大后,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他就不会总是惦记着别人的钱,跟父母、兄弟姐妹的感情才能更纯粹。
孩子自我价值的发现和培养,真的需要家长的智慧,家长要在各种分数中,分辨出孩子究竟是属于哪方面的人才,并且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定位,找到喜欢的事情,并为之奋斗一生。
结语
被钱毁掉的亲情,波及了三代人,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让这种情况,在我们孩子这一代,得到改善。
希望他们长大后,都能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也希望未来,当我们成为奶奶爷爷时,祖孙情、父子情都不再因为“钱”而凉薄。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