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鸡毛换糖,改变文化信仰
说到浙江义乌,我们经常想到“商品性”、“廉价”、“批发”、“便宜”,但正是这样的城市。几十年前测试的是用鸡毛换糖白手起家的。
鸡毛换糖是指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南闯北走街串巷,以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最早的鸡毛换糖,形成于我国的浙江省义乌地区,而最终,这一行为对地区经济和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认可,并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
鸡毛换糖的人又被称为敲糖帮,组织内部进行了严格的分工,新人还会有人指导。由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维码利得(北京)文化公司、中国(微影金鸡、微影百花)文化艺术协会联合拍摄义乌《鸡毛换糖,义商精神》百集系列微电影,“共同纪念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细述中国改革发展之宏业,亲历义乌义商创业之艰辛”。
鸡毛换糖最初流行于三里的地方
三里的“鸡毛换糖”及其历史文化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当时,鸡毛换糖成为被打击对象,说鸡毛换糖是“弃农经商”、“投机倒把”、“资本主义尾巴”,与全国禁令相抵触,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那时,廿三里也成立了“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把那些在廿三里街上手拎蓝子叫卖的和摆地摊的赶得“嘭嘭”飞,禁止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人要抓,钱要罚。但是,廿三里镇即使在文革这种割资本主义尾巴,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时期,糖担外出鸡毛换糖依然盛兴,那时廿三里镇外出鸡毛换糖的人员多达五千余人,经营范围不仅涉及到浙江周边的江西、福建等省,而且扩展到全国各地。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和商品经济的活跃,廿三里镇在原先鸡毛换糖小百货销售基础上,进入了开拓专业市场和专门经营小商品的新阶段,在20世纪的七十年代中期,廿三里镇就出现了几百个经营小商品的地摊,并于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中国第一代小商品市场。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廿三里鸡毛换糖队伍的真正壮大仍是举步维艰,直到1979年3月24日,时任中共义乌县委秘书的杨守春在《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了《“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一文,给廿三里镇乃至整个义乌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该文是全国第一篇报道义乌“鸡毛换糖”意义的新闻稿,被盛誉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第一声呐喊”,第一份“为民请命书”。文章充分肯定“鸡毛换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其利多弊少,既推动了义乌红糖事业的发展,又换回来出口所需要的“红毛”,农田所需的作肥料用的“废鸡毛”,让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搞活流通,于国于民都有利。文章发表受到了经济、学术、新闻三界人士的盛赞。后来到1980年,鸡毛换糖才被允许,工商局也为鸡毛换糖颁发了临时许可证。于是,廿三里镇的男劳力一到空闲,便“倾剿而出”,村里可谓“十室九空”,盛况空前
2.《鸡毛飞上天》,义乌的缩影
《鸡毛飞上天》是由余丁执导,张译、殷桃、陶泽如、张佳宁、高姝瑶、花昆、林伊婷等主演的都市商业剧,它以陈家村的陈江河和骆玉珠的感情经历为主线展开,以义乌发展,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这部剧的导演是余丁
余丁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做过多年的摄影师、副导演,掌镜拍摄过《重案六组》《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风雨西关》《画魂》等电视剧,并因《画魂》获得最佳摄影奖,此后执导了电视剧《红梅花开》《锣鼓巷》《黑三角》《隐形将军》等。
《鸡毛飞上天》首播便获得52城收视第一的好成绩。
这部由张译、殷桃主演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浙江义乌人从“鸡毛换糖”开始做起,将义乌从一个贫穷的小地方打造成世界级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历程。
作为唯一一部被中宣部重点扶持的影视剧项目,《鸡毛飞上天》自拍摄之初就引发了义乌本地人的关注,播出之后,更是凭借着精彩的剧情获得了全国电视剧观众的喜爱,实现了收视口碑双丰收。
在这个偶像剧当道、玄幻剧霸屏的三月,《鸡毛飞上天》堪称演技和内涵并存的一股实力清流,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时代回顾和地域文化普及的学习感受。
3.《鸡毛飞上天》导演谈题材
热衷现实题材,“鸡毛”讲述我自己的时代
《鸡毛飞上天》展现了故事主人公陈江河和骆玉珠近半个世纪的情感纠葛,他们的创业故事,为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导演余丁不仅要营造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气氛,又将商业题材、时代见证以及情感纠葛交错其间。他坦言这出立足义乌的创业故事,最想带给观众的是那个时代的爱情经历。“以人为本”的创作初衷,让这部《鸡毛飞上天》接足了地气。
曾做过多年摄影师、副导演,掌镜拍摄过《重案六组》《铁齿铜牙纪晓岚》《风雨西关》《画魂》等剧的余丁,此次转战时代商业情感剧《鸡毛飞上天》可以算是他对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导演余丁说:“虽然我拍了很多谍战片、商业片,但像《鸡毛飞上天》这样的故事是比较‘接地气’的,剧本主要写的是义乌,但是我看到这么真实的一个爱情故事,剧本非常好,而且我和编剧申捷在《重案六组》的时候便合作过,于是我们接触后一拍即合”。

《鸡毛飞上天》展现了从七十年代初到21世纪的商业发展轨迹:“鸡毛换糖”的自由贸易,政府限制经商的政治背景,改革开放之后的个体经营,经济活跃时的下海探路,“一带一路”的出口贸易……
这对于同样经历过那个时代的60后来说深有感触,不少观众在观剧后发自肺腑的感慨“鸡毛换糖吆喝伴随着儿时的记忆,那时候追着货郎匠和拨浪鼓就是剧中的场景了”。

剧中还原的脱线毛背心、时尚喇叭裤、拖拉机、黑白电视机、手电筒、还有经济实用棉大衣等等都成为了时代见证。
导演余丁在谈到还原怀旧意象的时候说:“这个片子的故事年代也都是我经历过的年代,有特殊的情感在里边,也对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和人的状态非常熟知,而且有亲身的感受”。这样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才催生了如此制作精良的“鸡毛”。
4.走访义乌崛起的见证人,与企业家开座谈会
《鸡毛飞上天》通过陈江河一家三代的命运调度,深入展现浙商乃至中国商人亲身体验过的坎坷悲壮又亮丽辉煌的改革发展之路,观众对于义乌的了解在于其小商品市场的口碑影响,而对于其发展史知之甚少。
为了展现义乌小商品贸易在七八十年代的开拓和发展,余丁透露此剧开拍前,编剧就在义乌做了很多的采访,“我在筹拍时也提前去了义乌,把过去的一些企业家,还有一些在当地曾经见证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刚刚初起的时候的见证人,召集在一起开座谈会。了解了当地人最早鸡毛换糖是如何开始的,并对在博物馆查阅的资料信息都做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