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传说(中国文章3)
作者:读者黄元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
推荐书目《诸神的起源》 《诸神的世界》 《诸神纪》 《神话与民间文学》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全集》 《山海经》 《搜神记》 :010
第七,死胸
师范,中国神话传说中记载了从顺帝被四处驱逐的四位凶神、左传和诈骗。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混沌、穷奇、梼杌[táo wù]、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chī mèi]。"《史记·五帝本纪》记述:"帝鸿氏之不才子'混沌',少皞[hào]氏之不才子'穷奇',颛顼氏之不才子'梼杌',以上合称'三凶',加上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合称'四凶'。"混沌,其状如犬,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混沌。"《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浑敦即混沌,认为帝江(帝江即帝鸿,而帝鸿即黄帝)就是混沌。袁枚在《子不语·蛇王》提到:"楚地有蛇王者,状类帝江,无耳目爪鼻,但有口。其形方如肉柜,浑浑而行,所过处草木尽枯。"这里说的蛇王,也是指混沌。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北有恶兽,名曰穷奇,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善蛊惑人心,喜制造战争,而厌食死人。"《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二百六十里,曰邽[guī]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毛,名曰穷奇,音如獆[háo];狗,是食人。"《神异经·西北荒经》记载:"西北有兽焉,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这里说的恶兽说的就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儿子穷奇。
另有说法,穷奇乃是天神,《淮南子·墬[dì]形训》:"穷奇,广莫风之所生也。"高诱注曰:"穷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两龙,其形如虎也。"。
《神异经》记载,梼杌是生活在古代中国偏远西方的怪兽,似虎而毛类犬,脸像人,嘴长獠牙,尾长丈八尺,称霸西方,好斗不退。"梼杌"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yín],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饕餮[tāo tiè]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非常贪吃,因为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只剩下一个头和一张嘴,最后还由于贪吃把自己撑死了。亦有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神异经·西荒经》载:"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山海经·北山经》载:"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áo xiāo],是食人。"这里的狍鸮即指饕餮。
周朝"一言九鼎"之"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具有民族"图腾柱"的地位,饕餮纹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吕氏春秋·先识览》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亦有说法,混沌是驩兜[huān dōu](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苗部落首领,传说因为与共工、鲧[gǔn]一起作乱,而被舜流放至崇山,相传是鲧的孙子,一说是颛顼之子)死后的怨气所化,穷奇是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是三苗或蚩尤死后的怨气所化。四罪古书有记载,且与五帝之中的舜有关,舜的功绩之一就是平四罪。平四罪即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迁三苗于三危,殛[jí]鲧于羽山。
共工即帝直,乃炎帝之玄孙,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共工氏是轩辕裔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四罪。
八、龙的传说
龙自古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三国张揖《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龙,无角曰螭[chī]龙。中国神话传说中龙有不同形态。比如,虺[huǐ]是龙的幼年期,《述异记》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蛟[jiāo]龙泛指能引发洪水的有鳞之龙,是拥有龙族血脉的水兽,为众鳞虫之长;应龙又名飞龙、黄龙,背生双翼,《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行龙,传说鲤化蛟,蛟化龙,龙达到一定境界时,化为行龙;蜃[shèn]龙,栖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样类蛟,口吐之气可幻化为海市蜃楼;青龙又称苍龙,龙之正统,代表东方为"四圣""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等等。
(虺[huǐ],图片来自网络)
(蛟龙,图片来自网络)
(应龙,图片来自网络)
(行龙,图片来自网络)
(青龙,图片来自网络)
传说龙生九子,个个本领高强,九子顺序有两个说法,一是:囚牛、睚眦[yá zì]、嘲风[zhāo fèng]、蒲牢、狻猊[suān ní]、赑屃[bìxì]、狴犴[bì àn]、负屃、螭吻;二是: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蚣蝮、睚眦、狻猊、椒图。
(龙生九子,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中国吉祥图说》,长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次子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心胸狭隘。三子嘲风,形似兽,平生好险又好望。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五子狻猊,形似狮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形象。六子赑屃,又名霸下,似龟有齿,喜欢负重,传说当年女娲就是用其四足撑起被共工撞塌的天空。七子狴犴,形似虎好讼,《龙经》有云:"狴犴好讼,亦曰宪章。"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关于狴犴,我们在《从字源看中国古代法律思维的演变》一文中曾提到过,请关注回看)。八子负屃,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九子螭吻,又名鸱[chī]尾或鸱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九、瑞兽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国神话中的四方神灵,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直到两汉时期被道教吸收成为四灵神君。东之青龙,西之白虎,南之朱雀,北之玄武,中为黄龙,与金木水火土对应。青龙为木,白虎为金,朱雀为火,玄武为水,中央黄龙为土。
(二十八心宿图,参商分别是西方的参宿和东方的心宿,图片来自严优《诸神纪》)
白虎为百兽之长,是战神、杀伐之神,有多位古代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托世,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朱雀不属于凤凰,乃四灵、四象之一,朱雀、凤凰浴火重生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在郭沫若的诗中。朱雀"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殷商的先祖契据说是玄鸟生下来的,因此玄鸟就成了商人的始祖。有别于其他三灵,青龙、白虎、玄武只做了山庙的门神,而朱鸟后来升级为"九天玄女"。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礼记·曲礼上》记载:"'玄武'乃龟蛇。"《楚辞·远游》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玄武被后世道教升级为北方的"真武大帝"。
亦有传说,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辰余,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於北方。真武大帝神诞之日为农历三月初三。
貔貅[pí xiū]别称"辟邪、天禄、百解",是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一种凶猛的瑞兽,为古代五大瑞兽之一(其它四兽为龙、凤、龟、麒麟)。传说貔貅触犯天条,玉皇大帝罚他只以四面八方之财为食,吞万物而不泻,可招财聚宝,只进不出,神通特异。这个典故传开来之后,貔貅就被视为招财进宝的祥兽。雄性名为"貔",雌性名为"貅",一角称为"天禄",两角称为"辟邪",貔貅造型多以单角为主。
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麒麟与貔貅、凤、龙、龟并称为"五灵",麒麟为"五灵"之首。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麒麟的传说,《毛诗正义》记载:"麟,麋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麒麟是应龙的孙辈,《淮南子·地形训》:"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
相传孔子出生与去世前都出现麒麟。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院子"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提到"西狩获麟",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
凤凰是"鸟中之王",是中国十二生肖中鸡的原型。凤凰本来是阳性的,又被称为太阳鸟,具有浴火重生之本领,故又叫火凤凰,谓之"凤凰涅槃"。龙本是阴性的,汉代刘邦自称是白龙转世,把天子说成是真龙天子,龙便由阴性动物转化为阳性动物,凤凰则由阳性动物转化为阴性动物,并成为皇后的象征。
四不相的原型为麋鹿,中国古代称之为麈[zhǔ],其头脸细长似马,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似驴,因此又被称为四不像。四不相原为阐教圣人元始天尊的坐骑,后赠给玉虚门下的弟子姜子牙伐纣所用。《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四圣西岐会子牙:
且说子牙到了玉虚宫,不敢擅入。候白鹤童子出来,子牙曰:"白鹤童儿,通报一声。"白鹤童子至碧游床,跪而言曰:"启老爷:师叔姜尚在宫外候法旨。"元始分付:"命来。"子牙进宫,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龙岛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骑的四兽,你未曾知道。此物乃万兽朝苍之时,种种各别,龙生九种,色相不同。白鹤童子,你往桃园里把我的坐骑牵来。"白鹤童儿往桃园内,牵了四不相来。
九尾狐我们在诸神传说的日本篇(请关注回看)曾聊过,九尾狐其实最早见于中国古籍《山海经》,文中记载:"青山之丘,有怪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不论是日本动漫《火影忍者》,还是小说《封神演义》,九尾妖狐都是祸国殃民的反派角色。但是在古代中国,狐狸其实是一种祥瑞之兽,是繁衍昌盛的象征。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写道:"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于尾者何?明后当盛也。"北宋后期,狐狸渐渐被妖魔化,成为"媚惑"的象征。
未完,请关注看后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