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10月22日,湖南卫视晚间剧场播出《激荡》最后一集,然后无缝对接了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这部由海飞老师编剧的电视剧,被剧迷寄予巨大期待。早前,海飞老师编剧的电视剧《麻雀》获得较为不错的观众口碑。不过,从目前已经播出的内容来论,《谍战深海之惊蛰》与《麻雀》的谍战味道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海飞老师的原著小说《惊蛰》,本身只有201页,真正的故事内容更是较为单薄。而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为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早前曾被曝出有60集的剧情内容,而湖南卫视方面最终确定的播出版本,也有45集的剧情。这意味着,若是严格按照原著小说的样貌去改编成电视剧的话,每4页小说,就得做出一集电视剧来。
这本身就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一集电视剧的体量,要想好看,至少需要四十个以上的桥段内容才行。这意味着,每集电视剧至少是四十几个具备矛盾冲突的小故事。而这种要求,折射到小说当中去,至少需要三四十页的小说内容才能凑齐。依据往常的影视编剧规律来论,海飞老师的这部《惊蛰》小说,应该是六集上下的剧情体量。
原著小说的故事丰富性,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符合基本的剧作节奏的前提下,制作成为45集的剧情内容。而在已经播出的电视剧内容当中,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这部电视剧的“严重注水”问题。首播的剧情内容,在叙事节奏感上,显然已经放弃了《麻雀》式的追求。
《谍战深海之惊蛰》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就是故事的推动能力过分缓慢了。第一集的剧情,只讲了两个有效故事。一个是军统特工被日寇逮捕,一个是上海地痞男主角长相酷似军统特工,因此被日寇利用。这两个有效故事,运用到小说语言当中,其实只是三言两语便可以讲清楚的。但到了电视剧当中,竟然用了将近两集的内容时长。
谍战剧要想好看,飞快的故事节奏是必备的。显然,《谍战深海之惊蛰》在有效故事的叙事上,缺少最基本的节奏。而这部电视剧,因为有效故事太少,所以要用大量无效故事去“注水”。具体的“注水”方式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用无关紧要的剧情内容拖延时间。比如,在首集剧情当中,军统特务的开篇行动,就有大量的无效剧情,剧院看电影,出场之后的“走秀”等等。这些内容,占据了电视剧的播出时长,却并未有效推进故事的飞快前进。类似的问题,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很多。不少的无效剧情,其实都不应该出现在剧本当中。
其次,这部电视剧在拍摄的时候,导演仿佛也在故意放慢剧情节奏。导演的放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镜头的拍摄当中,大量的缓慢推拉镜头,其实是无效的,缺少基本的故事性的。这位导演非常喜欢在一个桥段的开始部位,用推摇的方式拍摄景致,缓慢至极。优质的电视剧,不应该从景致上寻求时间。讲求紧张节奏的谍战剧,更不应该。
还有,导演故意拍摄一些没有故事性的追逐戏码,去掩盖自身的故事性不足的问题。不少的影视剧喜欢拍摄追逐戏,这类戏份,可以增加剧情的紧张刺激程度。不过,在《谍战深海之惊蛰》当中,首集便出现了数次追逐戏份,且这些戏份大多属于无效内容,携带的故事性太少。最为典型的反面例子,便是男主角的两个小跟班的逃跑戏码,跑了那多久的电视剧时长,却并未对有效情节做出基本贡献。
此外,这部电视剧当中,更是在首播内容当中显露出很多的常识性错误。在首集当中,男主角被困在一个房间里边,房门被订死了。这个时候,为了体现男主角的足智多谋,竟然让男主角破坏点灯,然后扬起锯末,制造爆炸,从而让房门炸开。略微有一丁点的物理学常识便知道,即使锯末和电接触可以引起爆炸,首先炸死的也是室内的人员,而并非房门。这是中学物理课的常识当中的常识了。
谍战剧要讲节奏,讲智商,更要讲扣子,勾住观众的技巧。在节奏缓慢,智商不足的前提下,《谍战深海之惊蛰》的故事扣子,有严重不够。这部电视剧的开篇内容,并未有效勾住观众,更没有给观众直接有效的剧情期待。放扣子,使绊子,勾引观众,是剧情片的基本业务。这部电视剧,并未实现这些“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