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英雄的旗帜
今天是10月19日,是战斗的32周年纪念日。
上世纪80年代的老山作战,基本上以防御为主,即使偶尔在敌人猖獗时主动出击,也是任务完成后即回撤。兰州军区“两山轮战”期间,防御作战不计其数,但进攻战斗只有四次。其中兰州军区安排21军61师开展的“10.19”拔点作战(代号34—1工程)引人瞩目。
一、利剑出鞘
“10.19”拔点作战主要想“拔”掉的是敌军55号阵地这根“卡喉刺”。
该阵地位于伸向我八里河东山的一个孤立山头,虽说直线距离仅有180米,可是它的防御工事坚固、位置显要、火力强大,而且四周雷场、陷阱、竹签阵密布,易守难攻。敌人凭借有利地形和背后4个阵地的有力支援,用2挺重机枪和12处明暗火力点,白天对我阵地火力控制,夜间频频骚扰袭击,令我军防御备受影响,给养运输困难重重。不拔掉或重创它,无以除后患。
驻扎55号阵地的是敌陆军主力314师818团,该师早年与美作战时就以防御顽强和擅长伏击著称,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我方派出的阵容是61师182团,这个团也非等闲之辈,曾在中国解放战争中获得过“铁锤子团”称号。我们要用“铁锤”砸烂难啃的“硬骨头”。
誓师大会
为了以最低的伤亡代价夺取胜利,我方在进攻前做足了“功课”。
通过技术比武,61师选拔出49名“拔点突击队员”——主要来自61师182团,个别是兄弟单位的专业兵种——对他们进行为期85天的“突击队强化集训”。这次高强度的魔鬼式集训,对所有战士的体力和意志都是一场严苛残酷的“极限挑战”。即使30年后忆起,亲历者仍不寒而栗。
首先是体能训练,每人每天负重至少40公斤完成25公里越野跑(步兵背负全弹匣八一式冲锋枪1支、满弹匣3个、手榴弹7颗,再加水壶、刀具、工兵铲、防毒面具、钢盔等,总重40公斤;班长多背一个2公斤的小电台;工兵、通信兵、喷火兵等背负器材都在60公斤以上);其次是战术训练,在野战环境下,每天对单兵战术和突击配合进行实弹预演、沙盘推演,直到烂熟于心;最后是抵近侦查、排雷开道,为发动攻击做准备……集训再苦再累大家都默默忍受,因为所有人都明白:在战场上拼的是超常的体力和严密的配合,如果跑不动、无谋略,就只能当炮灰!
按照“10.19”作战计划,突击队预先潜伏到指定地点后,我军对其他阵地发动佯攻,待成功误导敌军后,再集中力量突袭55号阵地,完成拔点任务后回撤。
1986年10月19日凌晨3时,由步兵、炮兵、电子空间对抗、工兵协同作战的进攻拉开序幕。首先上场的是49名突击队员和200多人的助攻掩护分队,他们兵分两路向55号阵地包抄而去。
3营营长狄国平率领右路正面进攻,突击群群长为9连副连长赵怡忠、副群长为3排长任长军。3营副营长张永辉带领左路打侧面,并向敌后穿插断敌退路,突击群长为9连副连长万忠勇。 由于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陌生环境夜行军,为了防止暴露行踪,每个人又相距较远,加之地面尖石密布,因而右路1600米的行进路线,大家竟然爬行了近9个小时。
确认两路突击队相继到达距离敌人200米远的指定潜伏点后,19日12时整,炮兵上场。刹那间,万炮齐鸣,敌军阵地一片火海……在持续一个小时的猛烈炮击中,我军几十门火炮炮管被打得通红,炮手只得把被褥浸湿后绑在炮管上进行降温。
13时许,第一轮炮击结束,紧接着,第二轮炮击有序启动——先是120毫米火炮,其次是122榴弹炮,再是曲射火炮,最后是直瞄炮。我军不同型号的炮弹从炮管中呼啸而出,掩护着两路突击队的出击,分层次、分阶段地落在距离敌军阵地200米、100米、50米和0米的地方。
当破障队起爆地雷,开辟出一条冲锋通道时,突击队员如猛虎般一跃而起,踩着被炸烫的虚土向60度以上的山坡冲上去……战斗激烈而又短暂,仅仅二三十分钟就结束了战斗。13:55左右,完成拔点任务的突击队开始回撤。回撤时不必躲藏,炮击也清除了地雷,因而进行迅速,用时1个小时。
此次“10.19”战斗十分激烈,短时间内毙敌152人,缴获装备器材70余件,摧毁55号阵地屯兵洞4个、明暗火力点29个……而我军牺牲6人,伤12人,以较少的代价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此次作战,看似只有一个加强连作战的规模,实则动用了整个师的力量,不但有为期3个月的集训,还有多兵种的紧密配合,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1987年5月,中央军委授予9连“攻坚英雄连”的荣誉称号,副连长赵怡忠,战士栾智平两名同志分别被中央军委和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2班、3排荣立集体一等功,5班荣立集体二等功,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涌现出一等功臣17名,二等功臣26名,三等功臣30名,19人火线入党。
二、血性英雄
提起对越“10.19”拔点作战的英雄们,王伟功如数家珍:“在八里河东山战场,被战士们称为‘中国巴顿’的副师长赵文泷、182团3营长狄国平、9连连长黄朝耀、副连长赵怡忠、万忠勇、3排长任长军、7班长王常兴、8班长周旭阳、1班长白安周、战士栾智平……”
61师182团3营营长狄国平——
狄国平是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式”的战士,他一直有“特立独行”、“不按规则出牌”的毛病,因此师常委会确定他为突击队长时,就曾对他“约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守前线指挥所指挥,不得擅离职守。可他上了前线,一听到枪声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就“忘乎所以”——他总是将自己当成“一线突击队员”,冲在战斗的最前沿。
潜伏时,他擅离职守,像普通侦察员一样查看地形,差点延误了开炮时间;进攻时,他再次违反战场纪律,冲在最前面;回撤时,他发现少了战士臧振林(在此次作战中壮烈牺牲,仅在树上寻到一截残肢,一等功臣),不顾“禁令”独自返回55号阵地被敌军炮火震昏,幸被通信员韩胜和拼死相救才回到安全地带……
对于这些错误,狄国平事后“解释”道:“我在侦察时发现了‘无名3号洞’,给战士找到了绝佳的藏身之所,避免了重大伤亡;冲在前面,能最精准地实现动态指挥;不拉下任何一位战友,是我的责任所在!”战后,他主动提出自己是干部不参与评功,而他所在的营也无人抢奖争功,因为狄国平将所有人在战场上的表现都看得一清二楚。
182团3营9连副连长赵怡忠——
赵怡忠战前在誓师大会上发言
赵怡忠刚冲到敌55号阵地下,就被敌人的步枪子弹击中左臂,扑倒在地。殷书照给他简单包扎完伤口后,他又冲到了前面一处弹坑。再次冲锋时,赵怡忠预见到危险,对殷书照大喊:“快卧倒!”,同时将他推倒在地。敌方70号阵地飞来的14.5毫米高射机枪子弹击中了赵怡忠,他刚包扎过的小臂瞬间被打飞,断肢鲜血喷溅。即使如此,坚强的赵怡忠仍左腿跪地、右腿前蹲,挥着完好的右臂继续指挥:“快向右穿插,动作快,拿下3号洞!”
很快,他就支撑不住倒在地上。殷书照和战士赵恩华要背他撤离救护,可赵怡忠仍挣扎想去冲锋。阻止不下,他们请示上级后命令赵怡忠回撤。可赵怡忠仍不甘心,用右臂的残力反复推开他们,他们只得将他紧紧抱住。赵怡忠昏厥后,赵恩华(一等功臣)和两名军工抬着赵怡忠紧急回撤救护,岂料一枚炮弹在头顶爆炸,4人同时中弹身亡……
赵怡忠软磨硬泡才上了前线,他牺牲后被追授为一等功臣,被中央军委追授为“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战斗英雄”赵怡忠牲牺时儿子才只有四个月
182团3营9连3排排长任长军——
一等功臣万忠勇, 现任四川省内江军分区司令员
任长军军事技能出色,是9连公认的“兵头儿”。作为突击队员兼指挥,他身负武器装备43公斤(背有4套子弹袋,16个弹夹围满前胸后背,带了12颗手榴弹、12枚手雷,另有微声冲锋枪、八一式冲锋枪和手枪等),犹如一个能够行走跳跃的武器库。从这身超负载的披挂看,他哪是去打仗,明明是去拼命!在战斗中,他的身体多处被炮弹弹片和子弹击中,好在他“全副武装”,后背的弹夹帮他挡住了两颗致命的子弹,前胸的子弹袋替他化解了弹片的冲击。即使如此,他仍然被炸伤右臂,身负重伤。
182团3营9连3排7班班长王常兴——
王常兴冲到敌4号屯兵洞顶,用手语指挥其他战士呈战斗队形分散,伺机歼敌。他抓起两颗手榴弹和数个炸药包拉开引信甩进洞中,可一直未见爆炸。敌军的火力向他们一阵猛打,他们伏在地上不得动弹。屯兵洞内的敌军不停地向外投手雷,其中3颗在他身边爆炸,王常兴臀部、腿部和手臂均被炸伤。其他战士打算过来救护,他手一挥:“别管我,你们继续打!”
为了给其他战士创造攻击机会,他向越军扫射吸引火力时再次中弹。他阻击掩护其他战士炸毁了4号屯兵洞,并主动提出留在55号阵地。身负重伤的王常兴发现敌军不断增援,觉得自己可能被俘时,打算拉响“光荣弹”一死了之。幸亏他及时发现栾智平冲了上来,才在栾智平的机智救护下绝路逢生。
182团3营9连3排9班副班长栾智平——
在冲锋时,栾智平见战友张晋康被炮弹掀翻,炸掉了半个脸颊,喷涌的鲜血染了他一身。他怒火中烧,毫不顾及眼前未经摸排的雷区,沿着60度以上的陡坡一路奔冲到距55号阵地20米前。
此时,敌人从一号工事丢出两枚手雷,一枚在他左侧5米处炸开,另一枚被他快速拣起丢回空爆。此外,他还顺势将腰间的手榴弹投进一号工事。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去,他已经冲入1号火力点,开枪消灭了敌人。
他借助堑壕冲到2号火力点,发现地上只有一堆丢弃的手雷,敌人已逃进与之相通的一号屯兵洞。此时3号火力点向他射击,他及时躲过,并翻出2号火力点,快速穿过战壕顶部,从3号火力点的死角连投两颗手榴弹。听到敌人鬼哭狼嚎后他再次跳进战壕,身贴壕壁用枪呈90度扫射洞内,一连肃清了3个火力点。 此后,他与战友配合又歼灭了4—6号火力点。一号屯兵洞是55号阵地排指挥所,由钢筋混凝土构筑,洞顶还覆有3层圆木,洞口小而低,并藏有暗火力点。
敌军火力强大,栾智平和战友投出最后两颗手榴弹后,撤回2号火力点收集手雷补充弹药。再次进攻时,在战友的掩护下,他将捆有20颗手雷的炸药包同时引燃,使劲丢进敌洞,没想到敌人又反投了出来,他顾不上思考转手又向洞里扔去。“轰”地一声,坚固的屯兵洞被毁,栾智平也被爆炸冲击波震飞到6米开外……
他清醒后,发现了身负重伤的王常兴。见敌军增援越来越多,撤离线路被严密封锁,他只得利用堑壕、弹坑,连拖带背着王常兴不断移动位置躲藏。见一时回撤无望,他反其道而行之,返回55号阵地隐蔽。他用步枪顶着钢盔做成假目标,让越军把钢盔打得稀烂后放倒,佯装阵亡让敌人放弃追击……
此次激战,栾智平带领突击队员共灭敌十余人,拔除火力点6个、屯兵洞1个,缴获步枪1支、电台1部,并辗转救回王常兴,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岁的栾智平被成都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182团3营9连3排8班班长周旭阳——
周旭阳是182团政委的警卫员,为了参加突击队,没少给政委“做工作”。他早年当新兵训练时,曾以一连串流畅的出枪、卧倒、匍匐前进、射击、隐蔽等动作,看傻了前来观摩的新老战士。投弹时,他动作轻捷,一出手就是令人惊讶的75米!他射击精准,曾创下机枪点射10发98环的超高纪录。
在“10.19”作战中,他两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攀登一处陡坡时,周旭阳右脚感觉踩到地雷便迅速止步,同时重心后倾抽回右脚。只听“叭”的一响,周旭阳的鞋底钢板被炸断,保住了腿脚。原来这是一枚触发雷,由于周旭阳脚下利索,压力小于7公斤,地雷顶上的撞针只触发到上半部分雷管,未引爆下面的雷体。在55号阵地,一枚迫击炮弹自空向他砸落下来,蹭到身旁的石头斜面,滑进侧面战壕才炸开,身旁的战士陶克业(一等功臣)不幸被弹片击中头部身亡,周旭阳劫后重生。
182团炮兵营105炮连8班班长苏伟——
1986年10月19日凌晨1时,苏伟与代理排长王平共6人按要求秘密潜伏至-41号高地,并进行火炮校验、火力点标定等准备工作。12:25,苏伟一行向敌-55号阵地秘密进发。12:50,上级命令向6个未被摧毁的敌方火力点进行炮击。苏伟随机带领瞄准手张卫东、弹药手李华进入炮位,并向敌前沿阵地火力点逐一炮击。
“轰、轰、轰!”,全班7分钟内发射炮弹6发,直接射进敌人的枪眼,6个火力点全部被摧毁。第7发炮弹装填炮膛后出现故障,无法击发,苏伟命令其他人员撤出炮位,自己独自排除了火炮故障。发现我方战士出现在敌-55号阵地时,他及时调整角度,将炮弹射向敌后方阵地。苏伟带领全班战友撤回- 41号阵地,并一直潜伏至次日凌晨6时接到上级命令后才安全撤离。
因105炮连8班在“10.19”作战中战绩辉煌,上级为8班记集体一等功,个人一等功1个。按照惯例,若集体记一等功,个人一等功一定归指挥有力的班长苏伟。谁都没想到,来自城市的苏伟将一等功的闪亮荣誉指标,让给了农村籍战士张卫东。按照当时的安置政策,城市籍战士退伍后即可分配正式工作,而农村籍战士只有荣立二等功以上才会安排工作。出让荣誉后,上级又专门为苏伟记个人三等战功1次。张卫东复员后被分配到了不错的政府机关工作;苏伟因让功,复员后无法进入政府机关,他在某高校电工班却无怨无悔地工作了30年……
三、尊崇英雄
英雄战士大多不是影视片中完美无缺的艺术形象,而是活生生、极普通的血肉之躯。他们在战场上是孤胆英雄、血性男儿,可是一旦离开部队和战场,回到繁华城市和人情社会,他们在长期从军生涯中形成的许多优秀品质——纯正无私的思想、刚正不阿的性格、服从命令的坚定——常常成为阻碍他们在利益社会和市侩生活立足发展的绊脚石。 在“聪明人”和世故者的眼中,他们除了打仗一流,其他方面平庸无趣甚至一踏糊涂,而且身上的“毛病”常常多不枚举:大嗓门,爱爆粗口,脾气暴躁,义气用事……
狄国平、栾智平、王常兴、白安周等一批战斗英雄,一个个都是呱呱叫!可最终他们都相继转业回到了老家。由于各方面原因,许多老山战士生活平庸、经济窘迫,他们极少提及早年自己的英雄事迹,他们金光闪闪的价值逐渐被盲目追星逐利的人们所淡忘。
2015年10月,王伟功陪同1986年“10.19”作战左路突击群长、现任四川省内江军分区司令员万忠勇,前往四川省资中县山区走访当年61师“10.19”作战中牺牲的两位一等功烈士家庭。
当他们看到烈士家庭居住在即将倒塌的土屋、在室外搭建简易大棚居住时,刺目的贫寒让所有人忍不住老泪纵横。他们来到烈士墓前祭奠,自责烈士牺牲近30年后才前来探望。事后,大家纷纷掏出所带现金,全部捐赠给烈士家属。此后,他们又多次寻访并集资数万元,给烈士家庭重新盖起了新瓦房,以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以下是当时的情景:
罗国盛烈士的父母已经去世,哥哥(中)拿到万忠勇司令员(右)送来的慰问金激动不已!王伟功(左)
杨代宽烈士96岁的老父亲
30多年来老人在屋里土墙上的相框里寄托着对儿子的全部思念
杨代宽烈士的战友和地方政府看望老父亲(后排左4),狄国平(后左1)、万忠勇(后右3)
原61师政委、现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海阳获悉此事后,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永远不能忘记牺牲的战友,永远不能忘记参战老兵及其亲属。”
师政委张海阳(右)团政委袁建国(左)当年为突击队壮行
据悉,有关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军人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和出台,希望从国家法律层面彻底解决军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实施。
2018年10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发布消息,该部门日前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军队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据介绍,草案对退役军人移交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优待抚恤等作了整体设计和系统规范,建立了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为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发放退役军人证、实行退役军人安置责任制和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创新制度。
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在抓紧梳理汇总各方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对法律草案进行修改完善,适时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谁是最可爱的人,不要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让军人受到尊崇,这是最基本的,这个要保障。” 主席的要求正在一步步得到落实。
延伸阅读:
1、送别老山作战英雄营长狄国平
2、崔永元发文感叹:英雄今天悄然离世,抵不过一条八卦新闻!
【 文图:刘峰 王伟功 大湖 等 编辑整理:刘静 凯凯 大湖】
(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英雄旗帜》高举中国英雄的旗帜,高唱时代英雄的赞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讲述英雄故事,维护英雄形象。欢迎投稿。邮箱:hgqsany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