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鞘是成虫《少林棍法阐宗》中“55度”的棍子,也是疯狂棍子的经典棍子。
之所以取名为“刀出鞘”,显然是有几分讲究的,尤其是程冲斗在武学上的高深造诣,精于少林棍法和传自东瀛的双手刀法,故而他在棍法、刀法和枪法上的成就是睥睨那个时代的。老先生传授疯魔棍的时候,到了“孤雁出群”和“刀出鞘”,他总是会讲到当年马凤图先生在给他讲授疯魔棍时说的一段话,“先有孤雁出群,后有刀出鞘,我的那个弟弟(马英图)把前后的顺序弄反了”。老先生说他的疯魔棍得自郭长生先生,而对其中棍势的精深理解和表达则是到了兰州后投师马凤图先生门下所得。
关于这一棍势的变化,程氏在他的“破棍第五路谱”里作如下描述:
彼见我收入鞘,彼不分左右,扎我面肩,我单手斜劈下,再收出鞘。
显然,按照这一注解,“刀出鞘”是一个以静制动、蓄势待发的棍势,即对方“扎我面肩”时,以单手“斜劈”之,缘何单手,是因为这样变化迅速,出棍快,而且不拖泥带水,简洁干脆。
在随后的“五十五图”中,程氏则是把“刀出鞘”置于“孤雁出群”下方,其图形区别仅仅是一个侧身而已,但用法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看“五十五图”对“刀出鞘”的注解:
刀出鞘棍在后,单手棍打人,拉鞭向后走,再进风卷残云,依旧出鞘单手。
这里的“在后指明了棍的位置,是在身体的后面,和吴殳“隐刀”颇为相似,“单手打人”是这一刀势的要义,而一旦得手或落空,便是一个“敬德倒拉鞭”,而且是和“败枪”极为相似的“向后走”。这一点我们不妨看看前面的“孤雁出群”,亦是“圈外有败枪,孤雁出群走”,我想其中棍法转换的精妙尽在一个“走”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虚实相间。对于“孤雁出群”随后的变化,程氏亦是运用了“回打”,而且没有限定是单手还是双手,仅是一句点睛之笔——无论单双手,一份随意和洒脱还有因敌而变的智慧。
同样,在“孤雁出群”之后接的是“回打扑鹌鹑”,而“刀出鞘”则是一个“风卷残云”,体现了棍法在“打”上的“一片”之威力和气势。那么在“风卷残云”之后呢,依旧是一个“出鞘单手”,还是回到原位,一个单手的“斜劈”,周而复始,交替使用,万变不离其宗。
一招制敌,本色不改,这才是武艺的本色。
在程氏的刀法中,亦有和“刀出鞘”相近的刀势,他取名为“斜削刀势”,而在变化上则是和“左右撩刀势”相配,富有气势,吴殳在他在著作中称之为“斜提势”,辅以“上斫”。这是古人在刀棍武艺上的融会贯通,体现了他们过人的阅历和武学修养。
在卢师传授的天启棍中,亦有“刀出鞘”。
卢师说过去棍把式走排子,常常是一个“刀出鞘”来出势,其目的是“藏棍”,皆是阴手,而到了相近时刻,猛然一个“出鞘”可以说是隐蔽而神速,其用法却是一个不动声色的“拔出”,用来戳击对方。当时卢师讲解的时候,神意极为饱满充沛,我说这简直就是程氏讲的“少许”,“此最精妙”。而随之而来的变化亦是和程氏的注解完全相近,也进一步印证了天启棍这一名称的来历和渊源。
卢师最为拿手的“飞仙三棍”亦是以“刀出鞘”为出势,一个“掉把”从容而微妙。
天启棍的研习让我对“五十五图”还有疯魔棍包括缠海鞭杆有了另一层体悟,或者说置身于一种纯粹的棍法的视野来审视那些本属于棍法的素材,在起落辗转上更为贴切而生动,尤其是转换中的“扭撕”。
翻阅手机中的图片,看到这一张在广仁寺前排的“刀出鞘”,便有了想法,诉诸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