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兔熬药,秋天复春,嫦娥孤独,与谁相邻?今天人们没有看到古月,这个月照亮了古人。
中秋佳节,全国人民都在赏风赏月话团聚,吃瓜吃果谈嫦娥。
其实时间再往前推移那么几十年,中秋看大戏,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呢。中国人对戏剧的爱好,可谓是源远流长,不同地方流行的剧种也是各有不同。江苏附近人喜欢昆曲,江西人喜欢高腔,河北人喜欢评剧,河南人喜欢豫剧,陕西人喜欢秦腔,等等等等,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还流传着的剧种就有50多种。
然而即使剧种再多,最正统最官方,也最能代表中国戏剧形式的,还是京剧。
京剧一直处于国剧的地位,曾经和当今,都是一种很重要的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那么在中秋佳节,最适合看的京剧剧目是什么呢?我认为要首推梅兰芳先生的经典剧目《嫦娥奔月》。
中秋佳节里的嫦娥,就像七月初七里的侄女一样,绝对是主角中的主角。然而很遗憾,经过时代变迁,梅兰芳先生的《嫦娥奔月》已经失传了。在各种介绍里,它的后面都带着一个括号,标明是梅兰芳的失传剧。
不过遗憾归遗憾,在这个中秋佳节,我们就是要继承传统和发扬美好的,我经过一番查考,马上用文字来给大家呈现一下,这部经典剧目的诞生和渊源。
一,《嫦娥奔月》的诞生。
在1915年农历七月七夕,梅兰芳演了应节戏《天河配》,像他以往的表演一样,又是好评如潮。
为了庆功,他邀请众宾朋共赴饭馆就餐。在席间,名士李释戡先生说:“眼看要到中秋了,我们有一个现成而又理想的嫦娥在此(指梅兰芳),大可以编一出中秋佳节的应节新戏。”
大家听后都点头赞同,然而这时候,性急的齐如山先生站起来就讲:“我们要干就得认真地干,现在离中秋只有40天,不过嫦娥的资料太少,要大家多出出主意。”
是啊,关于嫦娥的故事,最早的记载都很简单,都是几句话,然而还是各说各的,没有统一的情节脉络。单单奔月的原因,就至少有五种版本。
1,抛夫独吞版,自私的嫦娥。
由于后羿有功,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了一粒不死仙丹。嫦娥知道后,就生了服药成仙之心。有一天,就趁着大羿不注意,偷吃了不死药,然后就飞到月宫。
这是比较自私的嫦娥了,与我们心目中的月宫女神形象大有出入。
2,后羿赠药版,听丈夫话的嫦娥。
古书《墉城集仙录》中记载:“吴姮娥,羿妻也,羿司射卫黄帝之宫,入宫得琼药之丹以与姮娥,服,飞入月宫,为月中之官。“
这里面的奔月,有点太仓促了,没有前因后果的铺垫。这里也要说一下,汉朝之前嫦娥是叫姮娥的,因为避汉文帝刘恒讳,就改成嫦娥,流传至今。
3,拯救黎民版,大义灭夫的嫦娥。
羿是远古时期有穷国的国王,力大无穷,勇武善射,但性格暴戾,滥施苛政,弄得民不聊生。
羿想长生不老,他于是从王母娘娘那里拿来了可以成仙得道的灵药。美丽善良的妻子嫦娥得知此事,为使百姓免受羿长期的残暴统治,就偷偷把仙药吃了,化作仙女飘向月宫,成了月宫中的神女。
这种说法,显然是为了拔高嫦娥的人物形象,拿后羿来做垫背了。
4,后羿不忠版,女权意识觉醒的嫦娥。
屈原的《天问》中说:大羿成为射日英雄后,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暧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一气之下,就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
这个嫦娥,有点现代人的思想意识。
5,被逼无奈版,最符合大家心目中形象的嫦娥。
《淮南子·外八篇》中说:和后羿一样善于射箭的逢蒙,听说后羿有不死之药,心生歹念,趁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前去偷窃,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停留在月亮上的广寒宫。
这是一种比较符合大家心目中想法的嫦娥,如此的嫦娥才是有情有义的,符合月中女神应该具有的样子。但是梅兰芳版本的嫦娥究竟是哪一种呢?
当时李释戡先生说:”我们不妨让嫦娥当作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丈夫的灵药,等后羿向她讨要葫芦里的仙丹,她拿不出来,于是后羿怒打她,她就逃入月宫。”
很明显,李先生用的版本是第一种版本“独吞自私版”。因为这样的版本,戏剧的冲突性更强,也有助于加人各种吸引人的情节。刚好这也符合李商隐的名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情绪产生原因。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哪知第二天,雷厉风行的齐如山先生,便草草打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由李释戡担任编剧,大家就开始对《嫦娥奔月》进行深层的创作了。所以说,这就是论一个优秀团队的重要性了。
二:《嫦娥奔月》的筹划以及剧目分节。
大家在李释戡和齐如山的带动下,都热情高涨的投入到了《嫦娥奔月》这部剧的筹划工作中去了。
扮相上,他们认为嫦娥入月宫是由人变成仙,仙的舞台形象要与人有区别,于是便借助古代国画中的仕女形象,进行了细致的古装装扮。
舞蹈方面,也吸取了古代歌舞形式,创造了嫦娥在月宫采花的"花镰舞"和欢宴的"袖舞",呈现出传统程式上难以表现的身段;
曲牌方面,鉴于京剧原有板式难尽人意,遂按"南梆子"创作了新歌曲调,达到了情中寓美的意境。
大的方向上定好了,他们开始安排演员了。当时的演员表是:
梅兰芳自饰嫦娥、李寿山饰后羿、俞振庭饰吴刚、谢宝云饰王母、李敬山饰兔儿爷、曹二庚饰兔儿奶奶,并由路三宝、姚玉芙、朱桂芳、王丽卿饰四仙姑。
然后经过紧锣密鼓的排练,两个月后,也就是农历9月23日,此剧就在在北京吉祥园正式上演。真佩服那时候人的干劲啊,两个多月就能制作出一出经典剧目。
此剧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也以梅兰芳的三次出场来作为划分,中间也有很多节。
第一部分:嫦娥与丈夫后羿周旋,奔月。
梅兰芳按传统戏中的青衣打扮,穿帔衣,梳大头。一出场,丈夫后羿就咄咄逼人的问嫦娥,仙丹哪里去了?嫦娥已经吞食,支吾应答。后羿大怒,准备打嫦娥,嫦娥飞天。这时候,梅兰芳先闷帘唱西皮导板:“凌霄驭气出凡尘”,上场接唱快板跑圆场,后羿紧追不舍,嫦娥奔到天上月宫,赶忙跳入桂府宫门,受到在此看守的吴刚迎接,后羿用箭射也都射空,无奈,回归人间。
第二部分:嫦娥奉命采花,大段独舞。
梅兰芳再次上场,扮相已经变化。即为古代仕女装饰,仙气飘飘。此时的嫦娥已是月宫仙子,梅兰芳手抱花镰,镰后挂了一个花篮,徐步前行。这段的表演是,嫦娥已奉王母娘娘之命,采撷百花,酿成仙酒,以祝中秋佳节。梅兰芳又将花篮放在台中心,起始表演“花镰舞”。他又用6句西皮慢板,细致表现嫦娥采花的过程:有的花鲜妍明艳,有的花将要盈盈垂地,有的花高接云端,须用花镰杆伸上,做出高攀花枝采花之姿。梅兰芳随唱随舞,十分扣人心弦。
第三部分,嫦娥在热闹的宴会过后,寂寞之心顿生,开始想念人间的夫妻团圆。
一开始,嫦娥与众仙在广寒宫设宴,庆祝一年一度的佳节来临。
时间不长,宴会完毕,众仙散去,欢乐的景象顿时消失。嫦娥更衣遥望下界,只见下界芸芸众生都在庆贺团圆,她不禁感到广寒宫的寂寞清冷,竟然动了凡心。梅兰芳此处安排了一段“袖舞”,咏唱的是南梆子,眼前闪现的尽是人间夫妻。都是热闹欢笑,兴高采烈,其乐融融,更加衬托的嫦娥的心境凄冷悲伤。梅兰芳歌舞之后,不觉悲从中来,走近台前,再念两句,点出题旨:“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遂徐徐离去舞台。
以上是根据看过此剧的人描述,整理出来的这部剧的大致框架和内容。大家是不是经过这么粗略的一了解,都能感受到这部经典之剧的不凡魅力呢?
下面我们欣赏几段里面的唱词,深入的感受一下此剧的美妙。
三,《嫦娥奔月》的唱词,含蓄隽永,意味绵长。
嫦娥在第一段,顶不住丈夫的追问,开始仓皇飞天。飞天之后,又感觉迷茫不知去何处。她唱了下面的一段词。
凌空驭气出凡尘,又见王爷随后跟。 急急忙忙往前进,回看下界雾沉沉。行来觉得星辰近,也不知何处可安身?飞来飞去无投奔,举日遥遥见太阴。王爷后面来追赶,将身跳入月宫门。
嫦娥进入月宫后,王母娘娘命她采花酿酒,宴请众神仙,她是这样唱的。
琼楼玉宇是儿家,丹桂飘香透碧纱。翠袖霓裳新换罢,携篮独出采奇花。弃红尘来月宫添为领袖,也不知人间事又几春秋。我也曾采群芳酿成美酒,抬众仙庆佳节共醉琼楼。
当宴会一散,人走茶凉,嫦娥内心感到寂寞空冷,失落的时候她是这样唱的。
碧玉阶前莲步移,水晶帘下看端的:人间夫妇多和美,鲜瓜旨酒庆佳期。一家儿对饮谈衷曲,一家儿携手步迟迟;一家并坐秋闺里,一家同入绣罗帷。想嫦娥独坐寒宫里,这冷冷清清有谁知。
早知如今,何必当初?月宫里的嫦娥,现在的肠子都悔青了,她此时动了凡心,想起了之前丈夫后羿的勇猛,不觉甚是思念,又这样唱到。
他那里张弓射箭雄姿俊美,他那里惩恶扬善气宇巍巍;愿留他造福人间除妖魅,愿留他永驻山乡不回归;嫦娥啊,春来秋去十八载,今日里心儿跳荡却为谁。秋风起落叶飘秋月挂天上:秋风起落叶飘秋月挂天上,剪不断缕缕忧思绕愁肠。不料想一池静水生波浪。
然而自己选择的路,即使含着泪也要把它走下去,嫦娥在《嫦娥奔月》的结尾又这样唱了。
我只有挥衫袖寂寞起舞,我只有抬望眼寄语声声。倘若是盛世年华太平宁静,倘若是麦浪起伏五谷丰登;我情愿冷落无邻血凝冻,我情愿寒月凄清度晨昏。从此后每到月华升天际,便是我碧海青天夜夜心。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梅兰芳的原唱了,但是读一下这段词,似乎也能感觉出其中旋律的美好。似乎也看了一遍似的。也从这些唱词中可以看出,当年戏剧前辈们在制作一部经典作品中,所倾注的才华和汗水。然而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的用心,才让这部《嫦娥奔月》,虽然失传百年,还被人念念不忘。
不过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先生,心里也一直装着重演此剧的夙愿,经过多方准备和筹划,这项重拍此剧的重任落在了他入室弟子肖迪身上。2014年,经过重拍的《嫦娥奔月》,终于与大家见面。
四:梅派弟子肖迪,重演《嫦娥奔月》,让今人重新看到经典。
肖迪,84年出生的沈阳人。现为国家一级演员、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梅兰芳艺术研究所所长、辽宁实验京剧团团长。她是京剧艺术大师梅葆玖先生的入室弟子,梅派传人。主要工梅派的青衣和花衫。
在2014年的九月7日,肖迪担纲的《嫦娥奔月》终于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场观众1000人,看完之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新版本的《嫦娥奔月》,吸收和挖掘了当今同类剧目中的许多亮点。并将符合当今观众欣赏兴趣和接受心理的当代词语,放入剧本唱词中。并吸收了梅派表演的很多方法和技巧,也对这个古老的神话进行了新的解读,算是为今人奉献了一场美好的视觉盛宴。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经典的魅力,它自发的产生一股力量让自己,生命不息,薪火相传。
在这个中秋佳节,细说梅兰芳先生的《嫦娥奔月》,我也是借花献佛,希望大家不但从身体上,还从精神上,都能全方位的过一个舒舒坦坦,值得回味的美好节日。
中秋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嫦娥奔月》更是这种文化的象征和核心,它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细细的了解它,并且加入我们自己的见解,加入其中,让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和迷人。唯有传承和发扬,才是对待我们经典的最好方式!
(文中配的舞袖美图,基本上都是肖迪新剧中的剧照,真是美轮美奂!要是有机会有条件,大家可以去现场好好看看此剧!)#中秋晒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