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之/带口音的人文解读标题
《大宋提刑官》,中央电视台制作,2003年开拍,2005年首播
千古悠哉,世界变迁。
残月烈风,孤帆叠影。《大宋提刑官》,一出冤案平反的传奇,一幕悲歌泣血的悲剧。15年后,当我不再是个无知婴孩,当我见识过广大阡陌后,再来重温,心头有些潸然。
主演何冰当年而立,正当年富力强。出演此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是风采。即便今日看来,也深深折服于他深厚的台词功底与精湛过人的演技,看至欲罢不能处,也拍案而起,大呼“宋提刑在世”。
何冰,在《大宋提刑官》中饰演宋慈,这也是他最有份量的作品之一
但转念一想,已然15年有余,便又落寞,为的是那个中国电视剧百花齐放的年代逝去而落寞。15年的日月更替,草木秋落,足以改变一个时代。
是夜,一集不落,句句不遗,看罢此剧,只觉得满心悲怆,一腔悲愤。
竟无语凝噎,许久才平复心情,就想着拙笔一开,写些什么。
可从何写起,这千丝万缕,百态丛生,又并无头绪,那些精彩绝伦的案件,生动形象的人物,细致缜密的推理,竟然都不是看完《大宋提刑官》后记忆最深刻的东西。
倒是那悲戚的结局,如雨打芭蕉,苦酒入喉,印在了心头;那奸臣刁光斗的耻笑,犹在耳畔;那宋慈,由恰少年的意气风发走到了晚年的老气横秋,更是终身难忘。
风雨大作,轩窗作响,引来一心怆然,倒不是怆我满心苦累,怆我无语凝噎,而是怆他宋慈。
宋慈者,福建建阳人氏(今福建南平),堂堂的大宋提刑官。一生刚正不阿,平冤无数,以丝丝入扣的检验之法,独步世上,被尊为了“世界法医学鼻祖”,同时受到中西方的认可。
这样的人,怎让我们不记怀呢?于是乎,就有了这部2005年的《大宋提刑官》。
此剧刚问世之时,专家学者、平头百姓都颇有微词,大致有如此说法:“宋慈不过一个衙门仵作出身(法医),就算名耀千世、留名青史,也断然不会是剧中那个断案如神的青天老爷?”
但历史终究会证明一切,史书写其人“皆司皋事”,宋代文豪大家刘克庄(莆田人士)评其:“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这一切,足以证明宋慈是个极善刑狱司法,查案侦查之人,是足以和盛唐狄公,北宋包青天齐名的千古英杰。宋慈之为人,该是正直凛然的浩然君子吧,其一生的追求,也该是剧中的那句台词“人命大如天”吧。
狄仁杰经历盛唐风采,执杖天下不平事;包青天则生逢北宋仁宗当政,天下仁义,如沐春风。而宋慈生不逢时,他没有生在清平安康的锦绣盛世,而独独生在那黑白曲直颠倒、偏安一隅孱弱的南宋。
《神探狄仁杰》剧照
从一开始,这个故事就注定是个悲剧,任他宋慈如何道高一尺,也总有魔高一丈。
是啊是啊,他宋慈再如何明镜高悬,分寸不乱,再如何断案如神,铁面无私,可终究是个血肉凡胎,终究是个人臣门下。
面对这暮霭沉沉,腐朽烂臭的胡乱世道,面对这禽兽食禄,朽木为官的昏暗朝堂,任他千方百计,无所不能,步步为营,也终是落个无计可施,独木难支。
如同他那早早就死于奸人所放大火的兄弟孟良臣一样,他意气风发、受人爱戴的宋提刑,也不过是另一个得了功名的“孟良臣”而已,面见九五圣上,面对天下苍生,徒怅惘,空悲叹。
断得了百姓之案,能赢得满堂喝彩又何如?平得了人世冤屈,博得个青史留名又怎样?
大厦将崩,社稷危难,时代的风云际变,人世的沧海桑田,他宋慈又如何置身事外,又如何以一人之力匡扶世道?
黎民无知,朝堂腐朽,满朝文武闭耳不听,天下百姓无知无畏,就连那大宋皇帝都安于江南一隅的小朝廷。
宋慈,又能如何?那种无力感,那种嗟叹怅然,从镜头向外蔓延,在每一个观者的心头扎根。
后人描绘的“天子降胡”
这正是《大宋提刑官》的独到之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荡不清秽浊而荡之,这一份忠节士子骨子里的嶙峋傲岸,掷地有声,孤然于世。想起宋慈那个因为“错判了一件案子”而血染白练的父亲,想起那个希望以热血洒梅城山水的孟良臣,想起那个孤帆远影、卸甲归田的白贤,泪又涌上眼眶。
这该是编导们的一腔心血吧?在这个时代,宋慈已经太少。
可是,他宋慈断然是有通天之能,人人称颂,纵然一双眼识千案,破万难,可到头来还是无法澄清得了这浑浊玉宇,挽救不了这山河倾颓,也变更不了这日月交替。
就像那个因为昏庸不作为而落马的吴淼水县令所言:“别说是你一个宋慈,就是十个八个,也休想把这个浑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转头一想,是啊,多少个宋慈,也荡不清这世道浑浊。
连那流芳百世的岳武穆都死于了赵构秦桧的一声“莫须有”,又何况一个小小的提刑官宋慈被逼得愤然离官呢?
跳脱开剧情,看向历史,因为电视剧不过是冰山一角的艺术加工,真正的宋慈,活在南宋。
南宋,南宋,江南的朝廷,半壁的江山。
临安的天子轻歌曼舞,吟风弄月,早就不想念那蒙了胡尘的汴梁了,他们杀了岳飞,散了岳家军,做起了“临时偏安”的美梦,耽于江南曼妙的享乐,“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九州的百官投其所好,不过是一些称功颂德、千秋万世的美言,那四海的农夫更是“无怨无悔”,眼巴巴地等着“青天”。
《大宋提刑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南宋的市井画卷,那些演员只要一着上了粗布衣裳,便就入了戏,升斗小民,贩夫走卒,一应俱全,哪怕是一个“风尘女子”的角色,也活灵活现。
片中,谁只要一提到了“皇命”,便就好像宿命般既定地认了。
原是那蚊蝇虫豸,本来就是要多过忠臣义士;那冤魂嗟叹,从来都是要胜于平冤昭雪。
人道是:“天道煌煌,青天朗朗”,可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清清楚楚的。
百姓们有时候根本不在乎真相,只是为了看看热闹,就如同那青阳县被嫁祸的吕文周案;一方父母官有时候也根本不在乎是非,只是为了青云坦途,就像那太平县的无能县令吴淼水。
而皇帝呢?这天下的是非曲直,黑白乾坤,都在他的手里,他何必在乎?
那一把大火,烧得不是八口装满罪凭的箱子,烧的是正义纲常。
皇法,化作了漫天的黑烟啊。
终究是同流合污了,高官厚爵就是一国之君的权柄,就算皇权不下县,就算大宋的官官吏吏多若牛毛。但宋慈要挑战的是重臣巨掣,哪怕证据确凿,铁案如山,这也是他大宋的江山社稷,万里鸿图。
宋慈眼中的“枉法狂徒”,皇帝眼里的“保国爱卿”。说白了,皇帝需要这些人维持他大宋的天下,皇法,当作废纸罢了,面觐皇帝的宋慈正犹如那督战五丈原的诸葛孔明,无力回天,无力回天啊。
“算了吧,草草结案吧”,这是宋慈嘲讽吴淼水的一句话,但放在后来的帝王案上,却成了对他自己的反讽。
皇帝的权力并非来自天下黎民,而是来自朝堂重臣,为了坐稳龙庭,一国之君可以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可以和奸臣佞侯称兄道弟。因为皇帝明白,就算宋慈抓住了奸臣把柄,灭了这些重臣,但损得仍然是自己的皇权和天子之威。
所以明知有冤有屈,可宋慈就是斗不过他们,斗不过巨掣权柄,也斗不过虎狼成群。电视剧分为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民间冤案,宋慈春风得意,游刃有余;第二部分是官场迷案,宋慈举步维艰,寸步难行;而到了第三部分的帝王之案,宋慈功亏一篑,含恨人世。
刁光斗的那一番话,揭晓了一切,说得真好啊,说得让人毛骨悚然:“王法,王法,是皇家的法”。
“雷霆雨露,皆为皇恩”,他宋慈,不可能不懂。
好笑吗?宋慈口口声声的“大宋律法”,居然只是他赵氏一家的法。法不容情也好,四海皆准也罢,就算铁案如山,法无可赦,到头来都敌不过是皇帝的一句话和一把火。
大宋皇帝,都无法荡清这世间罪恶,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提刑官宋慈呢?电视剧的最后,宋慈得到嘉奖,位列二品大员,公卿之禄,却徒有虚名,无所作为。罢了,辞官隐然,放归南山。
草木含恨,天地怆然。
多少冤魂嗟叹,多少人寰丑事,终究都付了历史无名。而他宋慈,也不过是尘埃一瞬,是天地一草木。就像《霸王别姬》里说的:人呐,纵有万般能耐,可终也敌不过这天命。
何为天命?是积贫积弱的大宋江山,是居高临下的圣上抬眉,是不言不语的袅袅苍生。
像宋慈这样的忠贞死节之士,也不过是庞大腐朽的南宋官僚体系中的一个例外,而一个小小的例外,是不足以改变一切的。“人命关天”四个字,份量有多么重啊?
至少,一个宋慈,是救不了大宋的,千个百个,也救不得。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三国演义》,想起步步为营的曹孟德和刘玄德,想起谋略在胸的诸葛孔明和司马仲达,我们都知道他们的结局,纵使足智多谋,英雄盖世,到了头,不过是托孤白帝城和星逝五丈原。
只成了市坊小民茶余饭后的高谈阔论,成了瓦舍戏坊中说书人拍下惊木后的一声叹。
天数更替,乾坤斗转,历史洪流之中,功败垂成,最后都会只是渔樵江渚上的一番笑谈,几杯浊酒。就像现在的我们也只能看着那些电视剧长叹,千百年前的东西已然作古,唯有这人世的风风雨雨不变。
到头来,几度夕阳红,宋慈也做不到澄清玉宇人寰,斩断世间奸邪的梦想;到头来,空余一生疲累,带着亡父的愧疚含恨人间。
想来,他一生破解冤案无数,既不立碑传德,也不教化乡里,独独写下了《洗冤录》,只希冀以此为后世开辟门路,应该是看清了。
他辞官归隐的那一刹那,怕是早就知道,原是从一开始,自己就输了,而且输得很彻底。“我不信大宋的王法治不了你”,这是宋慈怒向刁光斗的一句话,笑谈?自欺欺人罢了。
我笑他宋慈自欺欺人,叹他宋慈无计可施,敬他宋慈刚正不阿,悲他宋慈生不逢时,怜他宋慈无能为力,也惜那大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正如那《大宋提刑官》的片尾曲《满江红》所唱——“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从头转。”
声声泣血。
《大宋提刑官》真是绝了,台词考究,服化道颇有古韵,不止是主演,哪怕一个龙套小厮也是尽心尽责,这样的好电视剧,才配被叫做“精神食粮”。我为我们有过这样的好电视剧而自豪,但电视剧终究是电视剧,打动我们的,只会是历史.....
人命关天呐!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