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cier辞去了办公室,回到了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正式。
时至今日,慈儿才明白,若要世道清明,除恶扬善,单凭我等仗义执法,查凶审案,是无济于事的。孩儿已疲惫不已,不堪重负了。唯留下这本书,原想可以帮助后人,辅助大宋。现在…看来也没有必要了,大宋这半壁江山不会太久了……”再次重温2005年播出的古装悬疑剧《大宋提刑官》,依旧能够感受到从头到尾紧张到握紧心脏的那种压抑情绪。该剧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更是高达9.2,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产古代悬疑刑侦电视剧。
这部剧不仅仅是讲刑侦探案,也不单是法医,它融合了太多的东西在里面,既有政治,也有司法正义,还有百姓伦常,和典型的疑难案件,让人惊叹的断案和尸检手法,更重要的是主角的坚守。但整个片子看下来,我最深的感触却是:“验死验伤,匡扶正义一生,终究只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特别是剧中宋慈最后那种一步步登顶的绝望 ,那种热血沸腾后的冰冷,哪怕时隔多年再看依然可以感受到的是深入骨髓的沁凉。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14年过去了,再也没听过任何一个电视剧的片尾曲能够超越这一句。年少时不懂,等长大看懂了这部剧的真正含义时,再次重温整部剧后听到片尾曲后感觉心中更加悲凉。
1、
《大宋提刑官》被称为“中国首部大型古装纪实悬疑电视连续剧”,不仅制作精良、脉络清晰、剧情紧凑、从画面就能感受到那种历史额厚重和肃穆感,里面给出的设定和最后利用条件线索达成的结构和推理过程也还足够严谨。
而且当中的故事环环相扣,伏笔恰到好处,且以案讲官场,再借古讽今。这才是这部剧最高明的地方。
法医是一项“能替死者说话“的职业,被尊为“法医学鼻祖”的宋慈就曾说过:“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1247年,宋慈《洗冤集录》的问世,被历代官府奉为尸伤检验的金科玉律,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法医学著作。这本书也被翻译成各种语言,被各国的法医工作者们追捧,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法医鼻祖之名是名副其实的。比起活人,他更愿意相信死人,死人不会说谎,让死人说话,揭开真相。
前期进入官场的宋慈是个断案如神、心思缜密的清官,法医学上的突破是他的特殊技能,但他没有《神探狄仁杰》中狄老的世故圆滑,没有《少年包青天》中的年少幽默,有的就是那一身近乎迂腐顽固的刚正不阿。
宋慈全剧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立场 ,那就是法!法律最大,人命大于天!
如果说前半部剧情是构建理想,努力向理想前进的话,那么后半部剧情就是毁灭他的理想。
前半段讲述的是擅长逻辑推演和验尸、注重真凭实据的宋慈屡破奇案冤案,在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中运用他缜密的推断、结合检验结果,经过缜密推理,澄清了一个个冤假错案,将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从小到大的偶像—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提刑官,一生断案无数,相邻曾赠匾“精如明镜”。可是人无完人,在他的晚年,不幸误判枉死了一条人命,若干年声誉毁于一旦,进而自杀,这给了宋慈一个巨大打击。老父亲的死也使得整部剧的基调显得沉重,也暗示了宋慈的悲剧。
而父亲这件事更让他领悟到了人命大于天,刑狱工作容不得任何疏忽。
本来老父亲留下遗书,不许宋门后人涉足刑狱!谁知不久传来孟良臣赴任途中不幸遇难的噩耗。在母亲的开导之下,宋慈毅然奔赴边城,查明了两任知县惨遭谋杀的真相。
如果说男儿志在四方,那么宋慈的大志就是禁暴洗冤,惩恶扬善,公堂之外无鸣冤之鼓。
全剧是由一个个小案件串接而成,宋慈接连查明侦破了“太平县冤案”、“李府连环案”、“毛竹坞无头案”、“城南井尸案”、“遗扇嫁祸案”、“梁雨生命案”、“李玉姑失踪案”等一桩又一桩的悬案…
故事当中涉及到的验尸和断案手段也都是参照《洗冤集录》而来。剧中对于古代验尸的过程还原度极高,具体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法令、人体、现场、溺亡、火死、骨科、毒物、解毒等等。书中原句贯穿全剧,在真实性上更添一分。在验尸时,何冰饰演的宋慈每一步都是那么娴熟自然。
油过鼻,去尸臭
姜片,遮盖尸体腐臭气味
高温消毒,跨火盆仪式
这部剧生动刻画了南宋的市井和朝堂的鲜活场景,一幅幅社会画卷展开,一个个故事引人入胜。难得的是,将故事开拓到了政治体制领域。
剧情发展到后面,编剧把更多心思放在了对当时宋朝官员腐败,朝廷昏庸的讽刺上,帝制之下,结党营私,遍地皆是,并非一时一地一人可以解决。
就像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欣赏坚持理想,终生奉仰圣贤之道的人,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这个混浊的世界相处。而像宋慈一般清明坦荡刚正不阿的人,恰恰是当今世上所极为少有的。而何冰的表演无疑是极为成功的,朴实自然,比较有说服力,让人信服。
同时他的身上也充满了矛盾,他一面要求秉公执法,不偏不私,同时自己又多次受到显贵的帮助。尽管宋慈一直对岳父不冷不热,不愿借他的人情关系平步高升,但岳父薛廷贵依然对他照顾有加,多次给与宋慈关键性的帮助。比如“梅城县谜案”中,正是岳父及时赶到才让宋慈免遭毒手。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就连刚正不阿、不偏不私的宋慈都需要达官显贵的提携帮助,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封建制度的讽刺。
2、
有人评论过三部现象级剧里包拯狄仁杰宋慈三位神探的不同之处,包拯维护的是“社稷”,即是朝廷官府。狄仁杰维护的是“苍生”,即是全天下的百姓。而宋慈,看重的只有眼蒙受冤屈的无辜者和父亲的遗愿,仅此而已。
宋慈就是这样一个法理的化身,追求公正,排斥人情。所以他是孤独的,因为宋慈要对抗的也不仅仅是贪官,更是当时的官僚制度和人性。他还曾亲手将自己的后台,老丈人人事部部长薛庭松送进牢狱,然后老丈人服毒自杀。
一集一集看下来,越往后案子牵涉愈广,内幕愈黑,心情也复杂难言。那些市井罪犯,固然狡猾奸诈,穷凶极恶,罪该万死,但他真正要面对的敌人,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贪官,而是更为黑暗的官场,是封建统治下血淋淋的现实。可蚍蜉撼树谈何易,树大根深难拔除啊。
记得在“遗扇嫁祸案"结束时,宋慈证据确凿,足以证明刁光斗贪污受贿的时候,刁光斗一席话至今令人不寒而栗。
“孔圣尚曰 法不责众 就你一个人扛着一杆大宋王法的大旗 就能够横扫天下 澄清玉宇?”
宋慈为民做主的初心是好,但他忘了大宋王法保护的依然是统治者的利益。这一点直到“城郊疑尸案”中,宋慈才彻底明白。
刁光斗就曾对宋慈讲到:“你不是成天口口声声,说什么王法王法,你知道什么叫王法?好,就让刁某来告诉你吧。王法,王法,就是皇家的法。”
虽然是被宋慈弹劾,但是刁光斗不还只是官降级品,还是这一身的官服在身上。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像刁光斗这样的贪官太多太多。
你以为朝廷中只有这一个治不了的小人吗,那真是错了,还有吴淼水还有袁捷。
特别是太平县的县令吴淼水,为了自己的政绩,只顾破案效率而罔顾真相,草菅人命,为了尽早结案居然用刑将曹墨妙笔丹青的右手打断,七旬老母为救子不惜割破手腕以血浸衣。
而吴淼水被宋慈查办后,削官为民的那段对白也很经典。
“别说你一个宋慈,就是十个八个也休想将这混浊的世道变得天朗水清。我吴淼水一定会在官场上和你再见面的!”临走说,他还会回来的。
而刁光斗更是利用宋慈的性格缺陷,一直左右着他查案的方向和进度,不但设圈套让宋慈错判人命,毁他清白,还用激将法逼得宋慈一度想要自杀。宋慈唯一一次失手也是拜他所赐。最后刁光斗知道自己无法全身而退,便又想了个玉石俱焚的高招。
他将装有满朝文武百官犯罪证据的八个木箱交给宋慈,他相信死心眼的宋慈必会将证据上交给宋皇,揭发文武百官的罪行。这真是另人瞠目结舌,后脊背发凉,宋慈果然以皇上手谕命令把这个箱子拉到皇宫,结果皇帝末了以失火为由,一把大火烧掉了这八大口箱子。
刁光斗被打死的时候,黑白棋子一起落地,意味着乾坤皆在皇帝掌控之中,在皇帝眼里,只要符合自己利益的,贪官不一定要惩治,杀人也不一定要偿命。这与宋慈的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
且刁光斗尽管身灭,但形存,一个刁光斗死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刁光斗还存在着。只要制度不改变,死一个刁光斗又有什么关系。
那把火烧的不仅是宋慈辛苦收集的那些罪证,更是他心中对朝廷的最后一丝寄与。想到自己熬费心血一生维护的大宋王法被皇帝当做一纸空文,宋慈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信念瞬间崩塌。
宋慈已然万念俱灰,在皇上封他二品官得时候,众人等来的却是下人送上来的乌纱帽,一个人辞官回乡,可以说哀莫大于心死!
宋慈坚守的“人命大于天”没有错,错的是他所在的时代。
一个人的正直清明,终难以对抗一整个混浊沉沦的苍茫世间。
其实,一个宋慈是改变不了早已如同败絮朽木的王朝的,也扭转不了在下坡路上加速狂奔的国势,更无法澄清颗颗跪倒在金钱权力面前的人心。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但是谈何容易啊,南宋已经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腐败透顶了,仅仅靠一个宋慈又有什么用呢,而且他的热血已凉。
所以最后,他来到父亲坟前,将那本他穷毕生经验和心血写成的那本《洗冤集录》一把火烧了…
幸亏,一生相随宋慈的英姑早已暗中偷偷抄录了一本,才使这本奇书得以流传至今。
压抑又悲壮,这就是我看完的心情,而这部剧主题曲中的词准确描写了宋慈的心情: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空怅望,人寰无限,丛生哀怨。泣血蝇虫笑苍天,孤帆叠影锁白链。残月升,骤起烈烈风,尽吹散。
滂沱雨,无底涧。涉激流,登彼岸。奋力拨云间,消得雾患。社稷安抚臣子心,长驱鬼魅不休战。看斜阳,照大地阡陌,从头转。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小银子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