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历过裁员吗?
你知道巴黎的驿站故事吗?
你有没有因为家人的“性尴尬”文化而焦虑过?
否则,我建议你看《下海》这部电影。
张丽娜,是一个东北人。
30岁出头,有个孩子,丈夫是国企工人。
上世纪90年代,“下岗潮”冲击着的一切。
有些人,在变革前,早已顺势而为,成功上岸,
有些人,在变革面前,无动于衷,随潮涌动。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去做其他的事情,只是绝大多数的他们由于教育背景以及能力等,
80%到90%的工人只能进入社会声望比较低的零售业,服务业,或是其他临时岗位。
男的尚好,虽然失去了工作,但好歹50岁之前,都还能干些苦力活。
女人不行,零售行业,服务行业要的都是年轻的小姑娘,下岗的女工人大多35岁往上了。
张丽娜,是2278万下岗工人的大多数,随潮涌动。
失去了铁饭碗,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
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去巴黎当保姆,一个月能挣2000欧元
2000欧元?搁在90年代就是两万多,那会90年代的上海,房价都还没破万呢,
做保姆就能赚2000欧,一年下来就是2万4千欧元。
干个几年回国就成“暴发户”了——
于是,张丽娜借了高利贷,只身去了法国巴黎。
去了巴黎之后,张丽娜才意识到——
天上哪里会掉“免费”的馅饼,就跟过去“洛杉矶淘金”的中国人一样,她被骗了。
但骗她的不是“2000欧”而是她的身份
她是报名旅游团去的法国,然后脱团自行离开,滞留在法国当地找工作赚钱。
由于没有正规的合法手续签证,法国本土也有着大量的东欧移民群体,没有更多的岗位吸纳劳动力
张丽娜只能沦为边缘的劳动力群体,但没读过书,没了解过经济学的张丽娜,哪里懂这些。
她看见有机会,蒙着头就上了。
她给招工的人打了电话
对方告诉她,一个月给500欧,张丽娜拒绝了,转头给第二家打了过去,
第二家给的500欧的月薪都不到,「在法国,最不缺的就是中国保姆」
做还是不做?
有工作总比没工作好,更何况还是500欧
折合人民币也有5000了,累点苦点,但也算是好差事。
但是走到雇主家就发现这跟她想象的保姆不太一样,跟电视剧里边的“小隔间”也差得实在太多。
2平米,头顶是洗衣机,头顶是柜子,别说躺下,就连在“杂物间”站起来都是件困难的事情。
每个月就2天休息,家务活,带孩子,大大小小的事都得保姆干,好不容易熬过了第一个月,
雇主就以“砸坏花瓶”为理由,扣了张丽娜100欧。
400欧在法国能做什么?什么也做不了。
张丽娜忍无可忍,要了工钱,辞了职,
在其他的华人家庭挨个寻找着工作。
在法国,对中国人歧视最严重,剥削最厉害的,不是白人,而是国人自己的窝里斗。
没有人不喜欢廉价劳动力,而国人恰恰是最廉价也是最好用的“商品”
张丽娜找不到其他工作,她也不可能找到工作。
在街边的餐厅,张丽娜遇见东北老乡李玉梅是注定的。
东北人遇见东北人
就像是彼此亲近的邻居,两人聊几句便投机,远在他乡,惺惺相惜。
李玉梅带着张丽娜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一个狭小的房间,上下铺,睡了8个人,但就这样的一张床。
每月的租金是120欧
你觉得靠400欧能在巴黎活下去吗?活不下去。
张丽娜交了押金后,住进去问,她们来自哪里?
她们来自东北。
又问,她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李玉梅,一语双关:“给逼的”
她们都是从事“性工作”的站街女。
张丽娜觉得这份“职业”很不道德,
她拒绝跟她们一样
李玉妹也劝她早日回国:“你跟我们不一样,你有老公,不像我们不是离婚的就是丧偶的。”
可张丽娜真的能说回去就回去吗?
她回不去了,回去了,欠下的高利贷谁来还?
迟迟找不到工作,不断被生存压迫的希望。
在跟丈夫视频的时候,张丽娜的最后一道防线也破了。
她出门的时候是借的高利贷,如今那些放高利贷的找到了家里来,
丈夫说,实在是不行就把房子给卖了。
一边是道德的底线,一边是生存的困境,张丽娜,犹豫,挣扎,痛苦...
几经犹豫之后,她做了决定。
她开始尾随李玉梅,看玉梅是如何揽客的。
短短几天,张丽娜就掌握了“流程”
成为一个熟练的“站街女”,语言不通,比个手势,便谈好了价格。
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不尊重的‘客人’,他们歧视甚至是欺凌,但李玉梅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她不会报警,因为她怕遣送回国,她不能报警,因为她要赚钱。
大街上的张丽娜是浓烟十足,家人视频的时候就素颜朝天。
也只有在和家人见面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她是笑着的,原来她内心的温存是那么的柔软。
可,我想,张丽娜是清楚的,从她做出选择开始,她就已经看到了自己回国后的遭遇。
在一个“性产业”违法的地方,在一个男性观念的“民族主义”,在一个“性文化”尚未启蒙的家乡
道德与法律的污名不断压制着她。
她成为“站街女”对丈夫和孩子来说,便是莫大的耻辱,可是不做这个,李玉梅又能做什么?
回去,重头开始?可回去的机票和护照怎么办理?她只有偷渡,可偷渡的费用呢?
张玉娜没得选。
她只有留在巴黎,赚够还高利贷,买门面的钱回去,重新生活。
电影没有说,张玉娜到底接待了多少人,只是根据调查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国有超过600名华人性工作者,而她们获取的嫖资,一次仅20欧到60欧,有的甚至更低。
但我觉得《下海》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一昧渲染是如何的悲情和卖惨,所以的东西都是点到为止,痛苦弥漫到具体的处境却不浮夸。
只是,我们是观众,是上帝视角,故事却不是这样。
东北老家的弟妹,看到张玉娜出国后的经济好转,也想过来干活。
张丽娜想阻止,可是她的弟妹也早已经借了高利贷,来巴黎的手续,机票都已经订好,
无力阻止,最后不得不带新人入行。
回到老家之后,张丽娜还了高利贷,买了新房,买了间门面,只是纸也终究没包住火。
丈夫受不了“耻辱”离家出走。
妻子找到了他。
故事的最后其实很具玩味性
妻子和丈夫在厨房一起做饭,妻子问:有蒜没?
丈夫指了个地方。
一语双关,“算”就在那,生活早就一地鸡毛,那就算了吧。
流入风尘,是生活的镰刀砍来的唯一能够举起的后盾,
巴黎,是浪漫主义与艺术之都
只是,在这个这些「中国站街女」看来——
巴黎没有罗塞蒂的爱情,没有凡尔赛宫的奢华,没有蓬皮杜的艺术,
有的只是一个狭小的房价,几张床,里面住着几个善良的弱女人。
封闭愚昧与20年前的下岗潮只是特殊的背景,鱼搅动着泥潭,却只是挣扎,而无法挣扎。
时至今日,巴黎的大街小巷依旧有着她们的身影。
这部《下海》故事拍得好吗?它是好的。
但它对东北的根本问题一无所知,所以人物关系扭曲,敷衍且不真实。
全片没一个东北人也是硬伤。
这让整部电影失去了地域性的“意义”,哪怕把巴黎换成自由神像的灯塔国,故事也会成立。
我们看到的《下海》的故事其实是理想主义下的结局:
一个女人高利贷偷渡出国,留在巴黎,做了性服务者,几年后回国,转身一变,买了房,买了门面
在巴黎的床上看不到埃菲尔铁塔,在家的阳台随眼就能看见远方的繁华。
而真实的巴黎「中国站街女」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她们的年龄不少有50岁的人,
太多因婚姻的问题,从家里跑了出来,又或者是因“急需钱”的生存走了出来。
快50岁的人了,能干什么,开个小卖铺,又或者是开家早餐店,晚上顶多跳跳广场舞,虚度光阴。
可如果,是在农村呢?
在巴黎的那些女人,她们大多生活独立,财务自由,每个人也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骄傲和成就。
偶尔,听他们聊起,家里外甥喝的奶粉是法国寄回去的,就跟骄傲。
好几年,回趟家开上一辆豪华车,村里的人都会夸赞很久,只是,她们也跟故事里的张丽娜一样:
避免暴露自己在巴黎的真实职业。
有的时候贫穷真的是原罪,如果生在富人家,谁又愿意干这行呢。
2014年,巴黎荷花车曾有过一次对「中国站街女」的统计报告。
她们接触到1424名站街女,平均年龄45岁,其中55%的人经受暴力殴打,38%的人曾被“性侵”
在近5年,每年都会发生近2起中国站街女人被杀的命案。
在巴黎的性服务是犯法的,但是国家专门设置了合法的红灯区,服务工作者必须办理执照。
但是也有着太多belleville和十三区这样一些无执照的“非法”行为。
中国,越南,大多数人都是“无照经营”,
价格低廉,是整个产业链最便宜的,但即便如此她们还要面临着打击”
2016年4月6日,历时两年半的《反对卖淫法》在法国通过。
在法国,只要获得“合法的执照”提供服务的工作者不犯法,犯法的是那些揽客和协助...
但这条争议之所以能够引起争议就在于,这里边增加了一条惩罚嫖客的条令——
被警察发现,要面临1500到3759欧元的罚款。
但是她们没人满意,她们觉得这样做,让男人提心吊胆,打击了她们的市场。
她们开始组织游行,而在那些参加游行的队伍里,有着中国小方阵。
法国杂志Les Inrockuptibles曾报道了中国小方针的采访——
她们笃定新法会影响到她们的工作:“我的客人肯定会遵循法律规定,不再来找我了,到时我还得自己跑到其它特偏僻的地方去。”
如果电影导演能够顺着这条真实的线接着往下挖,这会是件好事,
它能够让人看到真实“低端全球化”的案例,
看到全球高速发展的列车,被撞倒的那些人。
只是,这部电影实在是有些遗憾。
感动吗?是挺感动的,齐溪的演技也绝对是影后级别。
只是这样的故事可以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跟东北没什么关系。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
用尽全力在生活
最后还不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