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蛋黄
中国,经历了五千年风雨洗礼的大国,古诗文化也是流传了3000多年,流传已久的国家之宝。
近些年来,诗词综艺也逐渐增多,质量也都在上乘,例如《诗词大会》《诗意中国》等。
最近,腾讯也出了一个诗歌庭院雅集类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
据说节目组为了体现中国式的水榭回廊、庭院楼阁,用了2400平方米的地方打造出了这个演播室,用心至极。以茶会友,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向来都是中国人交流思想、增进感情的最佳方式之一。茶席主人王劲松老师,每集邀二三好友做客,聊古诗,聊过往,好不自在。
在叙事节奏方面,它一般是论、乐、唱、舞、画相辅相成。讨论一段,便用其他四种方式做个小结,节奏不会太快,并且直接帮观众分段,让人的观感比较舒适,不急匆匆,也绝不拖沓。
嘉宾配置也比较合理,有著名演员王劲松、音乐大师方锦龙、著名学者郦波和专业舞者古丽米娜等人坐镇,虽然有时请来的嘉宾在讲话时有点出戏,但也不至于太过尴尬。王劲松朗诵声一出、方锦龙的琵琶一响、古丽米娜的腰身一舞,都让我瞬间深陷其中。
接下来说说《邻家诗话》的舞美吧,其可以说是我看过的综艺中最让人惊艳的了。
不得不说,2400平米的布景就是大气。有院子、有回廊、有水池、有灯笼,宽敞却不空旷,整体意境布局恰到好处。
梁思成说:“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中国讲求对称之美,有条不紊,阴阳相谐。《邻家诗话》在对称美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不偏不倚,不倾不斜也是它布景时考虑得十分周到的地方。
关于画面构图,整体十分清爽,不论是中景,还是全景,都没有人物充满屏幕时造成的窒息感,留白讲究,整体看着十分舒心,画面分配十分合理。
并且《邻家诗话》的空境幽雅恬静,九宫格、对角线构图很有质感,也加入得恰到好处。玉竹伴素灯,寒梅配古琴,再浮躁的心看了它们也会渐渐沉静下来,仿若置身桃源。
另外,该综艺的全景画面也很有层次且信息量丰富。夜伴歌舞,小桥流水,宾朋满座,其乐融融。通过画面也可以看出,不仅主厅,侧旁建筑与桥木构图也很精妙,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感油然而生,给观众美的享受。
最后,再来夸一下它的细节!真的太给节目加分了!到处觅食的小兔子、四周架子上的花瓶书本,以及!水中舞女的倒影! 这段舞蹈其实是放在片尾处的,如果不注意,很可能错过,但也足以见得节目组想法之新颖、拍摄之细致。看到这里,真的很想大喊一句:为什么一个综艺节目这么会拍啊!!!!
回到最重要的选材方面,在播出的四集中,选题都是广为人知的诗词——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初看时,觉得这些选题太没有深度,基本都是初高中必学诗词。再细听来,旧词“新解”,引发自身的思考,再加上嘉宾们的感受与偶尔的“插诨打科”,至少我这个古诗外行人看着,觉得十分有意思。
“林耀东”、“马云波”再聚首,王老师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比如,《蒹葭》在我的既定印象中,一直是一首描述爱情的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所思念的人,远在水的另一方。而这首诗其实可以不指代任何具体事物,但又寓意每一件美好事物,虽可望不可即,“宛在水中”任何地方,但我们仍会向往,仍会追寻。
项羽最著名的事件是“乌江自刎”,大抵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关于这件事所联想出的词都是“可惜”二字,正如杜牧所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他过江了,也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是,郦波老师说杜牧并不了解项羽,这件事也可以做另一种解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许,李清照才是最懂项羽的人,他不在乎成败,即使死,也不苟且偷生,死也要死得漂亮。所幸的是,他的妻子虞姬,也是懂他的。
诗词内容本身的解读之外,我最喜欢听的还是它的多向延伸部分。
三千多年的积淀与传承,诗琴舞画早已融为了一体,这种结合的感觉,在上学时是断体会不到的。方锦龙大师对于音乐的造诣极高,每次在说诗词时,他总能以乐器为中心散发多点讨论。而学者们则会从一句古诗词,发散到其他诗词与故事。这可能就是知识的魅力,是华夏五千年的岁月积淀而来的魅力。
从不了解乐器的我变得略懂一二,全部归功于这个综艺。
方锦龙大师说,“律有术,韵无穷”,琵琶可以弹出很多种不同韵味。例如“车错毂兮短兵接”,是快,隐隐还有兵器相撞的感觉;方锦龙大师还说,“琴瑟,琴是主,瑟是辅”,琴瑟和鸣,大概也因此得名。古时候据说瑟是五十根弦,一柱即为一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便能理解通透了。
不仅如此,学者们对于诗词的延伸也让我收获颇丰。
古时候交通不方便,一别极可能就是此生不复相见。他们那时生活半径小,情感半径大,车马很慢,感情很深,也就出现了类似“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诗句。此后,郦波老师又延伸出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等等……让我们知晓了原来表达离别的诗词,也可以这么多。
另外综艺中还有很多“课外”小讲堂,比如为什么故人多喜欢奇数、“沧海月明珠有泪”中的传说之类,可以边听故事,边了解历史和传说。
还有两点让我感动的就是,《锦瑟》的片尾,大家用自己的方言去读这首诗的时候;古丽米娜将各地舞蹈结合之后跳出《龟兹乐舞》的时候,那种四海九州、海纳百川的感觉瞬间在心中激起涟漪,这就是华夏民族在包容下产生的精彩啊。
四集全部看完后,不禁感慨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厚和包容。
巍巍华夏五千年,其实我们从不缺文化,缺的,是文化自信。
这些或豪放或委婉的诗词,包括恢弘壮阔的历史,从来不会给我们拖后腿,而是会给我们覆上一层闪着光的外套,在这层外套的保护下,我们何必还要唯唯诺诺?何必还要自卑?
多做一些这样富有底蕴的节目,多挖掘一些我国的亮点,多一点对我国文化的自信,想在金光闪闪的外套下抬起头来,想必不会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