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末前夕,现实主义时代电视剧《外滩钟声》以传递接近现实正能量的电视剧质量在年末奉献剧中脱颖而出,获得口碑收视率双丰收,在播出第二天网络播放量第一,播出3天内网络点击率突破亿,受到观众好评。
”此外,吴谨言饰演的杜心美以“马兰头”的造型刚一上线就萌倒一票观众,俞灏明饰演的杜心生则以一件白衬衣展现出“国民哥哥”的干净简洁范儿,网友纷纷表示:“国家欠我一个哥哥、妹妹。”而陈瑾、牛犇等老戏骨的动情演绎,更是被观众赞为教科书式的演技。
那在大场景大制作的电视剧环境下,《外滩钟声》如何以平凡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彰显大时代中的正能量?获得观众的喜爱的?
《外滩钟声》讲述了一条老上海弄堂里几户百姓人家,自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十年的时代变迁与人情冷暖,亲情、爱情故事。该剧植根于社会现实,反映人情冷暖,折射时代变迁,用温度彰显深度。
真故事,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最奋进
《外滩钟声》虽以梧桐里人们的生活变迁为主体,但挖掘却很深。该剧不仅讲述了上海弄堂的变化,更以小见大,见证了上海从小巷发展到高楼大厦的变迁,映射改革开放四十年整个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外滩钟声》重在突出平凡小人物的不平凡人生,讲述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时代记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有人闯出一番事业,也有人守着家乡的热土。剧中杜心生子承父业守住海关大钟,成了有“铁饭碗”的别人家的孩子,杜心美和杜心根继续为梦前行。从“铁饭碗”“吃大锅饭”到“个体经营”“万元户”,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改变。《外滩钟声》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格局叙事,但生活化和写实感打破了地域局限,真实再现七八十年代上海民众在改革大潮中的缩影,跨越三十多年的时空距离,让当下观众产生强烈共情。
真制作,细节打磨塑造真实生活
写实作品的真实性,除了要求背景的真实有深度外,还要在制作上突出真实感,关键在于细节的打磨。
颇具“年代感”的老物件带给观众浸入感体验。前几集的剧情中,高耸伟岸的海关大钟、白墙红窗的弄堂、摆放着油盐的灶披间、承载上海记忆的老虎灶、大白兔奶糖等地标性物件勾勒出老上海的场景,滴滴答答作响的老式钟表、二八自行车、黑白电视机、鸡毛掸子、蒲扇等生活中的小细节刻画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民的普通生活。
为了重现60年代的上海风貌,制片方在石库门附近即将拆迁的老弄堂的实景拍摄,可谓相当用心,给观众带来最真实的视听体验,大家可以随着服装、发型、家用设施等细节的变化有所体会。演员方面,俞灏明将大哥杜心生的沉稳踏实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被“弟弟妹妹”笑称“老父亲”;吴谨言为了演好杜心美的角色,特意学习使用缝纫机,顶针从开拍就再没摘下去。该剧摒弃流量为主的选角方式,只选最合适的演员,更为贴合剧中的人物角色。
此外,人物塑造也要体现真实性。《外滩钟声》前几集的剧情中,最皮的小弟杜心根与别人屏车输了5毛钱,还弄破了衣服,心根求助姐姐心美缝补外加要钱,被大哥心生发现,心根极力“隐藏”衣服破洞,却未逃得过心生的眼睛,心生抬手打心根,心根边溜走边喊着“哥我错了”,心生“怒火”全消转身叮嘱心美记得给弟弟5毛钱。这种亲人之间的嬉笑打闹是人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细节决定成败,《外滩钟声》则用细节展示了六七十年代上海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传递出小人物最真实的情感起伏。
真情感,平凡中的温暖记忆最珍贵
除去内容和制作上的真实,人物命运和情感关系也要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们并没有独门独户的概念,更看重邻里情。《外滩钟声》的剧情里,老虎灶爷爷为整个梧桐里的人们烧水喝;心美为邻居们做新衣服;杜师傅去世,梧桐里的邻居都来送别,老虎灶爷爷陪杜师傅喝酒、俞佩佩为杜师傅播放留声机。梧桐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平淡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人总归是平凡的,但生命中处处流淌的温暖,是最珍贵的平凡。《外滩钟声》抓住这种亲如家人的邻里情,让观众重温那个年代的独特情感。
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人们提供了“翻身”的契机,下海经商成了年轻人热衷的事。《外滩钟声》里的杜心美立志推出“美芳”品牌,从小裁缝做起,逐渐成长;杜心根不甘心守着“铁饭碗”,怀揣去深圳打拼的梦想。改革浪潮下的人们成了奋斗一族,“万元户”成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心中的梦。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外滩钟声》以“接地气”的方式展现小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情感变化,回归生活本真,回味人情冷暖,用细节打动人心,创作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作品,符合文艺作品“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创作要求。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