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叔叔入住平顶山
彼得滑稽地读诗
腾讯娱乐特辑(文/姜友嘉在平顶崛起)《我们15个》正在腾讯视频24小时直播。
在12月的“退出潮”过后,终于有一位新居民入住,董德升“歪果仁”的长相和流利的东北腔让居民们都尤为好奇,而他的爽朗个性和魔性口音也收获了网友们“反差萌”的评价。来平顶前,他就已有预期,“但愿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大半个月过去,看来,他的愿望早实现了。国际脸、东北腔的“反差萌”
“我想让他们欢快点,我想给他们带来乐趣,但是他们现在的确是有点处在低谷期,他们想不想高兴啊?我一进去,他们没准还注意,这人怎么说话这德性啊?一瞅一个外国人,还说话还挺溜。”进入平顶前,董德升就已经预想好居民们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定位。果然,如他所料,崔叔和日阳跑去迎接时就把他认成老外。而董德升也顺势用外国人的语气跟居民打招呼,胖虎则一脸惊讶,不相信外国人也来参加节目。最终,他的“谎言”被彬子戳穿,“大叔是俄罗斯族还是俄罗斯人?”不过,他“但愿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的愿望,从第一天进入,就已经实现了。
董德升一开口,就自动开启流利东北话模式,而且是自带包袱的那种。小宝的形容是“像脱口秀”,而网友也直言“听董大叔说话,有种看春晚小品即视感”。董大叔的幽默那不是盖的,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且总是和当时的语境搭配得天衣无缝,毫无违和感。
即便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从他嘴里出来,都添了点逗趣。从大东北到长三角,大叔就感慨,“哎呦,太远了!老远了!咋这么远呢!大半个中国!”就连谈到平顶上的淘汰制,也能加入他“咔嚓咔嚓”的幽默,“还得面临这个走那个走,就这个事,你说本来刚过几天好日子,那咔嚓咔嚓又走仨,连着走五个,这个人的小心脏要受不了了”。
第一天,大叔便和居民们自在地开起玩笑,然后每说一句,都好像能戳中居民的笑点。最极致的一次,是董大叔入住后的第一次淘汰赛。当天程炎恩和居民们告别,大伙情绪都十分低落,丽维、崔叔等人更是痛哭。好在有董大叔的调节,他不时跟大伙开个玩笑,用他独特的东北腔把大家从悲伤氛围中拽出来,比如,“别这么雾霾啦,下一步是坐着唠嗑还是吹牛呢?”
看节目后,网友们直呼已经被大叔的魔性口音洗脑。而大叔的敦实身材、“咱们屯儿”式口音和爽朗性格,在大家看来“好有喜感”,90后的粉丝们把这叫做“反差萌”。大叔不太懂这些新鲜词,但他也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和规则,“我们东北人说话直,从来不说谎,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
和一群陌生人朝夕相处,这在他看来不是什么难事,“我在我们家那块,大的小的,上至白发苍苍、下至开裤裆,我都能混一块去,能玩一块去。我这一出来,我们那一块很多人说又少了很多乐子,我一走很没意思了就。”而他最讨厌的就是小团体、勾心斗角,“比如说你们几个商量商量,收拾他,把他弄走,咱几个搭伙,我最不喜欢这个事。”他也很肯定地表态,“你放心,这个我绝对掺和不进去。我最恨这种人,我能把我最恨的人我变成那样吗?永远不可能,这个我可以保证。”
第四代中俄混血,群演文艺大叔
进入平顶第一天起,大家便不再叫董德升“董大叔”,而是改为彼得大叔。他在自我介绍时就告诉大家,自己是俄罗斯族东北人,俄罗斯族名字叫“彼得”,但不是“Peter”。彼得大叔是东北特有的中俄混血人,到了他这一辈,已经是中俄混血的第四代。现在,他们是56个民族中的一支,叫做俄罗斯族。
其实,在董德升来到《我们15个》之前,网络上搜索他的名字也能查出他的资料。他曾作为国内第一部反映俄罗斯族在中国的纪录片《彼得洛夫的春节》的主角,被部分人认识。那部片子里,他不仅代表着操着浓重东北话、长着“歪果仁”长相的俄罗斯族群体,也把他天生而来的幽默感和文艺情结展现得淋漓尽致。
彼得大叔讲起曾祖母的故事,聊印象中家里保留的一些俄罗斯习俗,“列巴花做列巴”、“苏联歌、苏联舞”再被他提起,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完全中国习俗了”,的确,片子中彼得大叔春节期间走亲戚,给长辈鞠躬、磕头,这些中国传统过年习俗在他身上也是极为自然、贴合。他笑说,自己现在就会做两个苏联菜了,苏伯汤和土豆泥。——是的,“苏联”,他用的还是多年前东北人对邻国的称呼。
因为长着一张外国人的脸,也多了些麻烦。彼得大叔说,警察查身份证时,总要对着他的照片和名字多看两眼。如今,他娶了个东北媳妇,育有一儿一女,和他一样,都是混血脸、东北腔。彼得大叔把这一代代中俄的“联姻”称之为“正正血统”,“以后我儿子再娶个中国媳妇,他的后代就 ‘改’过来了”,几代下去,这个特殊的混血民族就是中国人了。
当然,这个身份也给他带来了点福利。除了农民职业外,他还是个群众演员,经常在一些影视作品里露个脸。彼得大叔透露,自己在电视剧《大掌柜》《闯关东前传》《东方》里都演过戏,和唐国强、张国强等大腕也同台过,还有合影为证。虽说这些小角色“连配角都不是”,但跟着剧组到处跑,“挺好玩的。去过很多没去过的地方,见过很多没见过的人。”
不过,彼得大叔的老婆对这事不太支持,更多的是不解。“你挣不回来,干什么去呢?”媳妇觉得大叔一人在外逍遥自在,但独自守家的自己却要照顾两个孩子,“就一个人沾光,谁也捞不着”。不一会,两人间又自动转入东北两口子的日常对话。“本身长得就不怎么好看。”“那你还相中了嘛。”“我眼神不好。”
从口音到生活习惯,彼得大叔已经是个彻彻底底的“俺们屯里的羊”,他说,“现在让我回去,都不回去了,在中国已经呆习惯了,就是中国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