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任秋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父子兵,这是为了确认人类的才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比如莫扎特出身于宫廷乐师之家,本人成为了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之一;老布什小布什父子都曾经就任美国总统;王翦王贲为大一统的秦朝打下了半壁江山,父子都因军功封侯。但是遗传的作用有时候又是有限的,由于个人际遇不同、历练不同,父亲的成功并不总是能被儿子复制。今天要讲的主角儿,本身是战国时期有才干的官员、有战功的良将,但他的才干和军功,却长久地隐藏在他儿子一次失败的阴影中,不见天日。看官们可能已经猜到,此人正是赵国马服君赵奢,其子便是率领四十五万赵军踏上黄泉之路的赵括。
赵奢原本只是赵国收取租税的官员,有次因为平原君家不纳租税,赵奢依法杀了平原君府九个相关的办事人员。平原君是什么人?他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兄弟,在赵国曾经三执相位,赵奢把平原君的人说杀就杀了,打狗根本就不看主人。平原君闻讯急怒攻心,要杀赵奢泄愤。哪知赵奢无所畏惧,反而说出一翻道理来。
“君於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於天下邪?”大意为平原君您是赵国贵公子,如今您家里人带头不奉公守法,那律法的威严自然就会削弱,律法削弱则国家实力就会受影响,而国家实力减弱的话诸侯自然会欺上门来,到时候赵国不存,那您自己还能有如今的富贵吗?以您尊贵的身份,奉公守法以作表
率,则举国上下安定,上下安定则国家实力增强,进而使赵国国祚稳固。您作为贵戚,岂能被天下人小瞧了去?
这番话说的有水平,有理有据,对平原君既有吹捧又有激将之意,还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平原君能三居相位,也不是个一般人,马上意识到赵奢是个堪用的人才,将他举荐给赵王。赵王于是用赵奢管理国家税赋,一时间,赵国民富而府库实。
那么作为管理国家税赋的官员,赵奢又是怎么跟打仗扯上关系的?这似乎要从赵奢的身世说起,史记中关于赵奢的交代非常少,除了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插播了几段话之外,只在赵世家中提了几句,主要说的还是管理赋税和阏与之战的功绩,基本没有叙述他的来历。战国策中的记载也非常模糊,在赵策中提到赵奢已经被封为赵国马服君之后,与平原君讲起他从前曾经因罪避居燕国,并任燕国上谷守的事。上谷郡作为燕国北部边疆的军事重镇,燕国五大郡之一,其郡守必定是军政两手抓的,那么问题来了,赵奢何德何能居然如此被燕王倚重?
有人从《世本》、《姓谱》、《元和姓纂》、《万姓统谱》等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中考证出赵奢是赵王之子,用的是确凿的“赵王子奢”这个称呼。进而根据赵奢活动的年代,推断出赵奢为赵武灵王庶子,赵武灵王因沙丘之乱被围饿死,赵武灵王身边的亲近之臣遭到牵连,从而解释了赵奢因何避居燕国,而又因为熟知胡服骑射改革过程被燕王重用;对于赵惠文王统治稳固、沙丘之乱余波彻底平息之后赵奢从燕国回到赵国也能自圆其说。赵武灵王与赵奢是父子关系这个推测并没有直接文献可以佐证,但最起码赵奢是赵国近支宗室无疑。
既是赵国宗室,又有在燕国作为军事要塞上古郡守的经验,所以赵奢能领军作战并攻城拔寨就一点也不令人奇怪了。赵惠文王十九年,赵奢帅军攻打齐国,替赵国拿下了麦丘。惠文王二十九年,秦国攻打赵国阏与,赵王咨询廉颇和乐乘都得到了消极的答复,于是转而咨询赵奢。
当廉颇和乐乘觉得这一仗很难打赢的时候,赵奢却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于是赵王命赵奢领兵出战。赵奢率军行至距邯郸三十里处的时候按兵不动,命令全军不得谏言军事,违令者斩。与此同时,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阏与,另一路来到武安的西面,击鼓呐喊耀武扬威,意图分散赵军注意力。但赵奢不为所动,还处死了一名进言急救武安的下属。赵奢停留原地28天并增设营垒,造成赵军怯战只想保住邯郸外围的假象,明知有秦国间谍刺探军情,却不动声色,任之来去自如。待秦军被麻痹,以为阏与唾手可得,两路秦军掉以轻心并未尽快合兵一处,赵奢便命赵军整顿装备,用两天一夜的时间赶到阏与城外50里处筑垒列阵。
此时赵奢需要打一个时间差,在佯攻武安的秦军反应过来和阏与的秦军会和之前,尽快解除阏与之围。该如何速战速决呢?此时有个叫许历的军士来献计,赵奢之前下令禁止军中谏言军事是为了麻痹秦军并出其不意赶到阏与,如今已经兵临城下,正需要听取意见整理头绪,便废除前令,赦许历谏言无罪,并采纳了他抢先占据北山制高点的建议。赵奢用一万人抢占北山,并居高临下趁势猛攻秦军,秦军在抢占北山的行动中失利,拥挤于山下十分被动,同时阏与的赵国守军与占据北山的赵军里应外合,秦军大败而走。
阏与之战获胜后,赵奢被赵惠文王封为马服君,而因谏言大破秦军的许历被委以国尉之职。
在田单那篇文中,作者提到过战国策中关于赵奢和田单的两则故事。
燕国用了宋人荣蚠为将攻打赵国,而赵国就想从齐国请出曾经大败燕军以孤城复国的田单来对抗燕国。平原君同意用三个城的五十七市邑跟齐国换田单,而当时已被封为马服君的赵奢表达了反对意见:凭什么要拿将士用命换来的土地去请一个外援来指挥作战?作为曾经的燕国上谷郡守,赵奢本身就对燕国的要塞比较熟悉,并且敢夸口百日之内,天下之兵还来不及做出反应,他就可以打败燕国。但是平原君不知道出于何故(莫非怕赵奢功劳过高压过自己?),还是用土地换来了田单。赵奢之前对于田单所做的分析得到了印证,田单如果真的聪明,就不会尽全力助赵,而是消耗燕赵两国实力,使齐国得利;如果田单没传说中那么能干,那他攻打燕国也不会那么顺利。果不其然,鏖战一番赵国只得到了三个不过三百丈的小城。
另一则是赵奢与当时已成为赵相的田单讨论兵法的故事。田单认为,赵奢的用兵方法太过浪费,军队动不动就征用十几二十万人,占用了太多本该耕种以保障粮食供应的青壮劳力。本国粮食供应不上还得从其他诸侯国进口,并远距离输送,优先保障作战部队的补给。田单心目中真正的王者之师,三万人足以。赵奢嘲笑田单的作战思维还停留在上古时候。那时的诸侯国很多,城池很小,最多也就三百丈,每个城居民也少,用三万人就能搞定一场战争。但如今七雄并立,各自兼并了从前很多小国,每个国家都有千丈之城、万家之邑,也都能轻易地召集十数万的军队,打旷日持久之战,譬如齐国动用二十万人花五年时间攻打楚国,赵国用二十万人攻打中山国也用了五年。如果还是用三万人的军队,围攻千丈之城的话,都包围不了城池的一个角,用来野战兵力就更嫌少了。田单闻之叹服不已。
赵奢的生卒年不详,在长平之战拉开帷幕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但史记所记载他对其子赵括的评价是颇为负面的。尽管赵括从小学习兵法,在对谈之中没有被难倒过,赵奢依然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尤其这句破赵军必括也,作者不信一个父亲会这样评价从小习兵并颇有天赋的儿子。就连文中赵括母亲侧面的叙述也看出司马迁有多黑赵括了,赵奢就爱兵如子,但有赏赐必定下发;赵括就鼻孔朝天,全都自己藏起来。别的不说,赵括能在被围46天之后仍然能率众突围,在战国第一杀神白起面前打得“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并最终中箭身死,他就绝对不是司马迁描述得那么怂。只是父亲的成功,赵括没办法复制,长平之战是他的首秀,也是压轴秀,而对手是已经有斩首四十七万战绩的白起。
长平之战四个字,不但使赵括黑了两千多年,连赵奢的功绩也黯然失色。战国另一位将领,子孙的名气远远大于自己,也是拜太史公所赐,他就是楚国大将项燕,而他的孙子便是霸王项羽。
---------------------------------------------------------------
我是剧透分割线
铁血悍将写了十篇,终于结束了。接下来写什么呢?宁泽涛夺冠之后,全国特别是女性朋友都沸腾了,小鲜肉当道之时,作者也想写写战国的鲜肉或咸肉们。下周开始写战国风云之浊世公子,当然了,公子们的颜值大多只能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