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长征中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用没有瞄准镜的迫击炮和最后剩下的三枚炮弹准确摧毁了大渡河对面国民党三处火力点,帮助十八勇士抢劫大渡河,留下了“三炮长征”的传说。
他就是开国少将炮神赵章成。这个斗字不识一升的农民不但在长征中立下大功,还在抗日战争中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炮弹和新战术,堪称奇人。
1905年,赵章成出生在河南洛阳,和大多数人一样,家境贫困的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童时期的赵章成早早就跟随父母下地干活,长此以往,他练就了一身种庄稼的好本事。
但是很快,中国近代风云激荡的日子来临了,兵灾四起。1927年7月,赵章成眼看兵荒马乱,如果继续种地等到匪兵到来,说不定会死得不明不白,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抱着这样的想法,赵章成和家中父母辞别,决定到省城参军,混一口饭吃。恰逢冯玉祥手下的西北军在招兵,长期在田间劳作的赵章成人高马大,一眼就被负责征兵的军官相中,把他带回了军营里。
这时赵章成所在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当时这支部队家底丰厚,军队分工十分明确。此时成立不久的炮兵营急缺人手,刚入伍的赵章成顺势成了一名炮兵。
当年作战用的迫击炮就是那种单兵迫击炮,主体是一个小小的圆直筒,立在地面上斜对目标,锁定目标全靠炮兵目测,发射后打出一发抛物线状的炮弹轰击敌方。
炮兵想要准确命中目标全靠眼睛目测瞄准,还需要考虑诸如风速、敌我高低差、角度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知识,也不是随便来一人点火开炮就完事了。
听完教官的讲解,大字不识一个的赵章成被唬的一愣一愣,嘴里嘀嘀咕咕:“不就是个铁皮筒打炮么,瞄准点火不就行了。绕来绕去说半天,一个字没听懂。”
这话传到了教官耳朵里,给教官也气得够呛,骂骂咧咧指着两百米开外的稻草人说道:“老子今天让你放两炮,要是打不中目标,晚上吃饭哪凉快哪待着去。”
在这种情况下,年轻的赵章成第一次摸到了冷冰冰的炮管,一代炮神的威名也初露端倪。
赵章成自知没摸过炮管,赶忙说了两句好话求教官教两手。简单学会了怎么瞄准、怎么开炮以后,赵章成抬眼看了看稻草人,再扶起炮管挪了挪位置,立即装弹点火。
“轰”的一声,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准确的命中了目标。但是点火时炮弹发射的巨大响动和碎了一地的稻草人吓坏了老实巴交的赵章成。
教官此时也愣住了,面色古怪地问:“你小子真是第一次打炮?”赵章成回了回神说:“俺以前种地也不用这玩意啊!”
“那你是怎么打到的?”教官接着问道。
“也没咋瞄准啊,原来种地的时候看见野鸡野兔俺就拿石头砸,砸得多了瞅一眼就知道有多远了。”赵章成理所当然地说道。
就这样,赵章成因为卓越的瞄准天赋被重点培养起来,经过部队培训的专业炮兵技能加上他的野路子,炮弹打的是越来越准。
在同小队的战友还需要一两次射击校正后才能命中目标时,
赵章成就已经能稳定做到一击即中了。
1931年4月,赵章成也迎来了迎来了另一个命运的转折点。
当他随军围剿江西苏区时,白沙战场上,赵章成有意加入了红军,于是找了个机会故意被俘虏。凭借着十分优异的炮兵水平和弃暗投明的决心,赵章成很快被红军接纳。在1931年5月就成了红三军炮训队队长,9月赵章成再次晋升,成了红三军九师炮兵连长。
11月14日,经过上级领导介绍,赵章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在一个月以后,赵章成之前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才发动了宁都起义,成为红军第五军团。
等到第三次反围剿结束时,赵章成就已经是由红一军团一个工兵连和两个炮兵连组成的炮工营营长了。如此迅速的晋升可以看出赵章成的技术有多么精湛,在战斗中,他也为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传闻说赵章成因为出身洛阳,因为白马寺也在这个地方宗教气氛浓厚,所以赵章成十分信佛,每次开炮前都单手合十,嘴里嘀咕着:“我可是奉命开炮的,孤魂野鬼可不要来找我麻烦!”
其实这是误传,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有人信佛这无可厚非,但是哪有时间让人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拜佛呢。
造成别人这个误会的原因也十分有趣,在当时,炮兵射击前右手要前伸,胳膊肘微屈,五指并拢掌心向左,指尖指向目标方向。
这是一种简易的测距方法,当时红军中其他兵种很少了解这种单手合十的测距方式,纷纷以为赵章成信仰虔诚,开炮之前都要拜一拜佛祖。传到最后甚至变成了赵章成一路长征,一路祷告。
长征开始以后,赵章成作为神炮手的含金量体现得淋漓尽致,炮神的传说也从此开始。
1935年5月25日,刚在湘江爆发大战的红军浴血突出重围,来到大渡河前,10万红军锐减为3万,惨烈程度可想而知!
身前面对茫茫天险,身后敌军紧咬不放,河对岸还有阵地把守,人困马乏之下几乎称得上是绝境。大渡河有多凶险?红军为强渡大渡河一次却只能派出18名战士。
第一船领队是连长熊尚林,他带领着17名勇士率先过河,但一上岸,立即被国民党反动派用机枪火力压制在滩头,情势岌岌可危。
而红军这边,只有一架缺少零部件,没有炮架,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炮筒的迫击炮可以支援对岸。
负责指挥战斗的团长杨得志高声呼喊:“赵章成!打!打掉他们的火力点!”
此时的赵章成,没有炮架只能手扶炮筒强行射击。但迫击炮本就不是为了精准打击,而是为了火力覆盖发明出来的。更让人绝望的是,全军上下只剩下三发炮弹。
面对炮火支援的命令,赵章成再次报告确认:“只剩下最后3发,打完以后就没炮弹了!”
上级领导立刻发回指示:“让你打就打!现在这一关如果过不去也没什么以后了!”
收到命令以后,情况已经十分危急。
这时只见赵章成单用左手托住炮身,在不可能试射的情况下,右手做出“单掌拜佛”的姿势,“轰、轰、轰”连发三炮,准确无误的命中河对岸敌人的三个机枪火力点,封锁18勇士的火力压制霎时间为之一空。
十八勇士借此机会,顺利夺取工事,为后来的第二船支援部队靠岸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而这三炮并不仅仅是炸毁三个火力点那么简单,河对岸的国民党并不知道红军只剩下3发炮弹,许多士兵因为害怕这精确的火力轰炸开始溃逃,防线彻底崩溃。
在红军最需要火力支援的时候,赵章成这三炮神一样的水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更是专门授予赵章成“神炮手”的称号,自此炮神的威名也传扬开来。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赵章成更是屡立新功。
1940年,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是最后一战。此前八路军缴获了3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但参战部队中没有一个炮兵,此时日军占领了一个山头,居高临下组成了火力十分棘手。
本不在战斗中的赵章成被立即调来,一到战场,赵章成选了6名战士供他指挥。
为了消灭敌军,赵章成冒险带人来到敌军山头脚下的一处断崖。他特地将炮口调整到88.5度,这可是接近直角的角度,一旦开炮,稍有不慎炮弹直上直下后果可想而知。
但是在当时这时唯一一个可以安全命中日军的位置,艺高人胆大,其他人几人不会开炮就由赵章成一个人开,几名战士只负责装填炮弹。
短短6分钟,赵章成打出去240发炮弹,战斗结束后,三个炮管被打得通红,日军所有机枪阵地全部瘫痪。有被俘的日军说:“炮弹跟雨点一样,还没弄清楚从哪里来,人就死完了。指挥官分析是有一个炮兵连在进行齐射。”
但实际上,只是一位赵章成而已。
赵章成真的可以说是人炮合一。除了打得精准,技术高超,他对迫击炮本身的构造也了如指掌。
在百团大战榆辽战役中,日军的碉堡群十分棘手,迫击炮的威力在碉堡面前不值一提。面对如此难关,赵章成灵光一现,将迫击炮弹中部分炸药倒出换成辣椒面,再用这种特殊的炮弹轰击日军碉堡。
虽然经过这么一番改造,炮弹的爆炸威力小了很多,但一经爆炸,漫天刺鼻的红色烟雾就会弥漫开来。
改造完成后赵章成更是亲自出手,准确无误的将数十枚辣椒弹投入碉堡内,辛辣刺鼻的气味瞬间扩散。
曾经使用过毒气弹的日军看到这样可怕的红雾,屁滚尿流地跑出了毫发无伤的碉堡,被赶来的八路军战士杀得全军覆没。
幸存下来的日军俘虏不断控诉我方使用毒气弹,听到这样的话,战士们只是冷笑几声不予理会。
1942年5月,文化水平不高的赵章成接到了一个“技术活”:研究如何用迫击炮平射。
随着战局发展,日军发觉八路军手里平射炮只有缴获的寥寥数门,所以广筑炮楼,企图以炮楼封锁我军。
相比于平射炮而言,迫击炮数量还算较多。但面对炮楼这种坚固的堡垒,以抛物线形势发射的迫击炮威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面对这样的技术活,赵章成一时有些犯了难:“俺打了这么多年迫击炮,可从来没见人平射过啊!”但是他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迫击炮不能平射主要是因为炮弹是从炮筒前端装入,而炮身呈水平状态,炮弹自然无法到底部去击发雷管。
经过3个多月的不断测试,最后赵章成发现可以用高粱杆套住炮弹,让炮兵在平射状态下拉动炮弹,击发雷管成功发射。
有了这个发现,可以说赵章成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只能曲线发射的迫击炮,硬生生多了种发射方式。
而可以平射的迫击炮对日军炮楼的威胁大大提升,在一次作战中,一发炮弹从日军碉堡的机枪眼中打了进去,日本专家调查现场后百思不得其解。
新中国建立以后,赵章成被任命为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授予少将军衔。虽然他不识字也不会带兵,但是炮兵领域没有一个人对此事有任何不服。
但不管军衔有多高,赵章成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炮兵,而不是军官。
1969年11月,赵章成在北京病逝。他的骨灰与其他革命功臣一起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灵前还摆放着两个精巧的迫击炮模型。
2016年3月,我军再次恢复了单兵迫击炮射击的训练,也就是赵章成成名的无炮架,单人操炮,左手扶炮身,右手放炮弹,手起炮发的神级操作。
革命先辈虽然已经离去,但是“炮神”这样的传说却永远有人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