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庆祝日谈论香港电影的“死亡”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如果不刻意提起,很多人压根还不知道金像奖入围名单已经出炉,就连网上寥寥数篇消息,大多也充斥着通稿和宣传文稿的味道。
没有话题,没有争议,没有评论,没有关注,就像扔向大海里的小石子,涟漪还没出来,旋即就沉底不见。
但香港电影的“死亡”,并非物理上的消失,而是视野中的直接无视,这或比前者更让人体味到残酷和绝望的味道。
这届最佳影片不行
一个电影节水准的高低,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它的最佳电影。
今年提名的5部影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都不难发现,还是熟悉的配方,仍是熟悉的味道。
▲金像奖最佳提名影片
首先,从港味上看——
《拆弹专家》《追龙》《杀破狼·贪狼》要浓烈一些。警匪片本来就是香港电影的经典片种,但把它们任何一部放到香港电影巅峰期的任何一年,不管今天的场面多么宏大,剧情有多复杂,动作有多绚烂,无一例外,每一部都会被秒成渣。
《明月几时有》,虽带着许鞍华的标签,但并不明显,说它是一部内地主旋律影片,相信不会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
其次,从创作上看——
除了《明月几时有》,几乎每一部都是在炒冷饭。
《相爱相亲》,用一句话介绍,“该片讲述了三位不同年龄段女人的爱情故事。”
喜欢张艾嘉电影的观众,一定对这话不陌生,而且仿佛就在耳边。
没错,2004年,同样是她自编自导自演《20 30 40》,讲的也是“三位不同年龄段女人的爱情故事。”
《拆弹专家》,虽然宣传时一直强调,首次聚焦拆弹这一领域,但无论场面效果,还是剧情设置上,你能说它不是《风暴2》?
《追龙》,更没有说的必要,从《金钱帝国》(《五亿探长雷洛传》)到《大内密探零零狗》(《大内密探零零发》),从《未来警察》(《超级学校霸王》)到《大上海》(《上海滩》),从《澳门风云》(《赌神》)到《追龙》(《跛豪》)……
这些年来的“小弟王晶”,看势头,要把当年卖座或有影响力的香港电影,全部翻拍个遍。给他一个“翻炒王”的封号,绝对实至名归。
有了今年《追龙》的票房甜头,翻拍的劲头,势必挡也挡不住。
不妨猜想一下,接下来王导会翻拍哪一部,从感觉上来讲,应该是《上海皇帝》。不过更多网友还是呼唤他去拍《倚天屠龙记2》。
再次,从口碑上看——
豆瓣评分,《拆弹专家》(6.4)《明月几时有》(6.9)《杀破狼·贪狼》(7.2)《追龙》(7.3)差距不大外,《相爱相亲》(8.5)一枝独秀。
《拆弹专家》《杀破狼·贪狼》和《追龙》,不好也不坏,不高也不低。评论最怕遇到这种电影,想说点什么,都不知要从何说起。
《明月几时有》的评分多少有些意外,虽然没能达到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黄金时代》那样的水准,但好歹还有小人物和大事件关系的思考。
片中梁家辉、周迅的表演保持了一贯水准,叶德娴已经成精,彭于晏让人惊艳,感觉他任何角色都能挑战,不出意外,会是另一个梁朝伟。
但许导的粉丝属于专粉,期望和要求肯定极高,或许《明月几时有》缺少了她独有的细腻而深刻的平淡,专粉们并不买账吧。
最后说说口碑极好的《相爱相亲》,豆瓣8.5,一个很高的评分,排在华语电影第32位。
一起并列的,分别为《天水围的日与夜》《喜剧之王》《花样年华》《麦兜故事》《阿飞正传》《万箭穿心》《阿郎的故事》《新龙门客栈》,加上它,总感觉哪里有些不对劲。
整体品质上,经过上次的练手和14年的积淀,张导的这部“30 60 80”,肯定要超过《20 30 40》。
当年虽拉上了李光洁、刘若英、梁家辉和黄秋生助阵,但反响并不强烈。这一部里,除了张艾嘉,吴彦姝、朗月婷和田壮壮几近素人,其中的角色和他们之间的情感,反而打动了很多观众。
但是,《相爱相亲》仍有大缺憾。
一是张艾嘉的参演。对这样一个朴素平淡地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用素人就应素到底。张艾嘉的演技没得说,但作为明星,出现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就像《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范冰冰,观众看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有个人很突兀?
二是整部片子的力道。作为才女,张艾嘉想通过《相爱相亲》来表现中国女性老中青三代人的情感状态,虽故事平淡,但野心很大。
对自己寄予厚望的电影,导演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发力过猛。很不幸,张艾嘉犯了这样的错误,从她要参演上就能看出来。
另一方面,和当年的《20 30 40》一样,虽然两部电影里6名女性,年龄和对情感的态度分明,但细细回味,每一个都是张艾嘉,而不是她们自己,刻意设置或者说投射的意味,比较明显。
这样的电影,好就好在匠气十足,精巧无瑕,但差也差在不是浑然天成,自然而出。
本来想表达三代女性的情感“原本是什么样子”,结果却变成“应该是什么样子”,现实主义改理想主义,不得不说是一种南辕北辙。
在去年以艺术著称的金马奖上,如此文艺的《相爱相亲》,在最佳电影中败北,原因就在于此。
最后,从获奖几率上看——
《拆弹专家》《杀破狼·贪狼》和《追龙》,虽获得提名,但无论从哪个标准,得奖几乎为零。
如果真是其中一部获奖,那么,这个一年一度香港电影的总结表彰会,将直接变成香港电影的追悼会。
《明月几时有》,怎么说,更适合得金鸡奖。
《相爱相亲》,基本可以宣告,最后问鼎的是它。即便这样,也不能算是矬子里面拔出的将军,不妨碍宣告香港电影的死亡。
矬子里已拔不出将军
从风格而言,金像奖是非常接近奥斯卡的电影奖项之一,即充分追求商业和艺术的平衡。
电影首先是老板赚钱的工具,其次是导演用来表达自我的笔,主次决不能颠倒。
这与纯种的欧洲电影不同,它有且只有后者,一旦往前者上靠,就是充满铜臭气息的离经叛道,别管你票房再高,都会被嗤之以鼻。
与金马奖评选面向所有华语电影不同,金像奖一直有严格的地域限制,所以,它直接代表了每年香港电影的水准。36届金像奖,也是香港电影36年的兴衰史。
依旧从最佳影片来看,香港电影真正由盛转衰的时间,应该是2001年。
这一年,《卧虎藏龙》压倒《花样年华》,一是“外来”击败了引以为傲的“本土”,二是如此佳片竞技的局面,再也没出现。
在此之前的十几年,几乎每年的金像奖最佳影片,都会出现两部及以上佳片斗艳的局面,不到揭晓那一刻,谁得奖始终是个悬念。
《旺角卡门》《喋血双雄》《阿郎的故事》《黄飞鸿》《纵横四海》《阮玲玉》《东邪西毒》《金枝玉叶》《春光乍泄》《暗战》……
谁能想象得到,这些影片,都是每一届的炮灰。
今年的《明月几时有》和《相爱相亲》这类影片,放在那时,即便能够提名,也只能占据一个位置,就像那么多香港导演里,就只存在一个王家卫一样。
这就是在向外界宣告,别说香港电影商业化味道太浓,看,我们也有文艺片(王家卫)。
但是,2001年以后,每年的最佳影片几乎失去悬念,除了《如果爱》《2046》《神探》《亲爱的》等几部,已经很难找得到像之前那么高质量的炮灰了。
就连上任金像奖主席陈嘉上都说,如果因为香港电影越来越不受重视,这个奖就越来越不受重视的话,我们就认命吧。如果说香港电影在走下坡,那金像奖就是如实反应香港电影现状。
所以,最近十几年,最佳影片评选,或者说香港电影,一直是矬子里面拔将军的状态。
结果就是,明明感觉它已经不行了,但从《无间道》到《功夫》,从《黑社会》到《投名状》,从《桃姐》到《寒战》,从《一代宗师》到《树大招风》,每一年都会出现一块装点门面的遮羞布,看似续命,实则遮住了走下坡路的事实。
被秒杀的香港电影
与之对应的是,香港电影原本赖以生存的根本法宝——票房,也处于被秒杀的状态。
据美国《综艺》杂志报道,2017年香港电影票房榜前十名,全部为好莱坞影片;前三十名里,本土仅有《春娇救志明》(18)、《西游伏妖篇》(23)、《拆弹专家》(25)和追龙(29)上榜。
票房最高的《春娇救志明》,票房3062万港币,不到第一名的一半,就是把这个票房放到二三十年前,香港电影的八九十年代,也就是卖座的入门级。
如果只看这一个年度票房榜,很容易得出这是一个电影工业欠发达地区的结论。
可以是非洲的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可以是亚洲的老挝、缅甸,可以是南美的智利、秘鲁,怎么也不会想到,它会是香港,是那个——原本电影工业繁荣无比,电影明星璀璨无比,电影类型丰富无比的——香港。
从这一点来说,香港电影也确实死了。
走向死亡的终极原因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香港电影意味着什么?
可说的太多太多,它就是几代人对于电影的记忆。
在电影院还不普及的时代,大小城市角落里的录像厅,播放的基本都是香港电影。
在VCD兴盛的年代,它是进出仓的一个个光盘。数以千计的香港电影,养活着数以万计的影碟机制造商和光盘贩卖商。
那时内地影碟机三巨头爱多、新科、万利达,无不一边吞吐着香港电影盗版VCD,一边宣扬自己的“超强纠错”能力。
在有线电视扩张的时代,它是省、市、县、镇,甚至村级电视台播放节目的“顶梁柱”。一到黄金时间,屏幕下方,到处闪现着上面繁体字、下面英文,香港电影的独有字幕。
在我们只知道演员的时代,它是帅哥美女、偶像明星的云集之地。当时香港明星到内地参演个影视剧,演员表里还得专门在他们的名字后面标上(香港)。
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
香港电影衰落的说法,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其中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一是盗版说。当时,《古惑仔》里大飞哥的“主业”——盗版影碟猖獗,进电影院的人越来越少,票房也逐渐变得不景气。
这只是一个外部原因。好莱坞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甚至更严重,就是电视的兴起。观众都去看免费的小屏幕了,谁还去看大银幕。
但这反而刺激了好莱坞的又一次脱胎换骨,它正是好莱坞大片产生的原因之一。
优势不够,科技来凑。你当然可以在电视里看,但那还是大片么,效果比电影院差太远。
遗憾的是,香港电影人并没抓住这一刺激机遇,而是在粗制滥造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今天,香港电影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出现。
二是流失说。辉煌的时候,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吴宇森、徐克、袁和平等创作上的中坚力量,以各种形式出走好莱坞,1997年之后,很多导演、演员又北上,导致港片质量下降。
这种说法似乎也站不住脚,他们有的陆续回来,有的一直在港,但香港电影依然难挽颓势。
三是工业说。香港电影工业看似完备,却一直不深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港片的兴起,是之前内地以上海为中心的大批电影人遣港撑起的,七十年代之后的繁荣,则是完美地将好莱坞东方化,但无论是早期的邵氏,还是后来的嘉禾、永盛,赶戏一直是常态。一个明星同时轧四五部戏是很正常的事。
这导致香港电影产量大,能出好片,但精致的佳片少。看着哪类影片卖座,一哄而上的屎尿屁更多。著名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对香港电影的那句评价,“尽皆过火,尽是癫狂”,就包含这个意思。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香港电影曾在东亚、东南亚有着绝对的市场,但粗制滥造时间长了,建立在雄厚工业基础上的“真神”——好莱坞一旦入侵,“山寨版”自然不会再吃香。
还有一种观点是“97说”。大体意思是祖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前港人的焦虑心态,以及之后进入内地的港片所面临的审查制度,导致香港电影受到很大的限制。
这是最不靠谱的说法,属于典型的甩锅。首先,1997年前后,依然是香港电影辉煌阶段,其次,看看那些没到内地公映的港片,在香港和其他地区的票房就高,口碑就好了吗?
那么,作为华语片最大市场观众的我们,今天为什么不再喜欢看港片?
说是更爱看好莱坞也好,内地电影越来越繁荣也罢,究其根源,是大家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学者而言,电影输出的是文化,但对普通观众,小了说是对剧情或演员的喜爱,大了说是对电影里表现出的生活方式的追捧和认同。
二十多年前,我们还处在物质匮乏时期,香港已高度发达,明星们在香港电影里展现的吃、穿、住、用、行,那种“洋儿劲”,不得不说,让很多人开了眼界。那些物质上高我们一大截的生活方式,不由令人神往。
从另一个侧面看,那时内地人在香港电影里的形象,要么是偷渡客,要么是那个又土又穷、操着满口山东话的远方表亲,基本不会给正面。
这种生活方式上的鸿沟,如今基本上被抹平。香港早已不再那么遥远,无论它的文化,还是物质生活,还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相反,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到内地来淘金,很多还唤起了事业的第二春。
所以,香港电影走向死亡的终极原因,是观众口味的改变。
已经不是我的菜,看不见你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