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嘟嘟安燕,很多人认为的第一句话是余秋雨老师游览后留下的墨宝。“青城山、京秀、嘟嘟、安燕”!
这句话也成为了都江堰市新的旅游宣传口号,成千上万人参观旅游景点后,文发权、发博的标准。
但事实上,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古今中外,千百年来,有无数文人墨客、名人政客到此浏览、参观、考察。自汉唐以来,更是不少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大量诗、文、书、画,不信你往下看。
为李冰疯狂打call——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史记》作者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考察、旅游和记录都江堰的第一人。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奉命出使西南时,实地考察了都江堰。他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了李冰创建都江堰的功绩。后人在其西瞻蜀之岷山及离堆处建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纪念。
青城山、都江堰是我的灵感圣地——杜子美
杜甫公元759年弃官,移家成都,筑寓草堂,期间,遍游巴山蜀水。游览青城山、都江堰之后,留下不少诗篇。
公元761年,忧国忧民的文艺诗人杜甫登上玉垒山,写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
杜甫看见了李冰用以镇水的石牛时,写下诗句“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修筑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这是一首破除迷信,倡导科学的好诗。
杜甫游览宝瓶口时,写下诗句“灌口江如练,吞崖雪似银”。
登玉垒山,写下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参观青城山时,写下了千古名句“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观看岷山沱江画图时写下了诗句“沱水临中坐,岷山到北堂”。
夜渡安澜索桥——东坡居士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苏东坡在《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一诗中写道:“朝行犀浦催收芋,夜度绳桥看伏龙。”
这句诗是指早上到犀浦镇去催促关于收芋头的事情, 晚上走过都江堰的安澜索桥, 看见夜色中伏龙观的飞檐翘角。 描写了苏轼在蜀地的生活,俗话说“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蜀地是最适合养老的地方,而都江堰作为康养之地再好不过,连大文人苏轼都感言“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锺。”
夜幕低垂,东坡居士站在安澜索桥上看风景,岁月星移斗转,文人墨客已化作一抔黄土,不变的只有都江堰的美景,依然屹立在当今世界。
信仰道教的南宋大诗人陆游,对都江堰和青城山尤为青睐,留下诗歌36首,其中许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视筑堤》中的“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无穷”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岷江防洪抢险的壮烈场面。而现今都江堰景区内“道解都江堰”现场,也为游人重现了古时堰工砍杩槎放水、抵御洪水的场景。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称颂了李冰“千年遗迹人犹诵”的伟业,记述了孙太古画像的高大精美,慨叹“寥寥后世岂乏人,尺寸未施谗已众”的可悲世态,一咏三叹,令人唏嘘不已。
描写青城山景色的“慵追万里骑鲸客,且伴千年化鹤仙”。描写青城峰峦和上清宫的“云作玉峰时特起,山如翠浪尽东倾”“永夜寥寥憩上清,下听万壑度松声”。描写储福观的“路转屏风叠,云藏帝子家”。描写长生观的“碧天万里月正中,清夜珥节长生宫”。每一首诗中无不饱含着诗人对都江堰和青城山的挚爱之情。
设兵护堰——诸葛亮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征,以都江堰为农业之根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征集兵丁1200人加以守护,并设专职堰官进行经常性的管理维护,开以后历代设专职水利官员管理都江堰之先河。
半世纪的青城缘——张大千
自诩名山足此生,携家犹得住青城。”此诗是1938年张大千从北平侵华日军魔掌中逃出,经香港转桂林后再入川,携家人借居青城山时写下的《青城山组诗》之一《青城借居》中的诗句,表达了他因摆脱日本侵略者的掌控而舒畅的心情,也是对他在青城山朝夕潜心绘画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张大千的艺术道路上,青城山可称得上是攀援艺术高峰的一个重要驿站。抗战期间,他在山上住了近三年,创作了数十首诗作和千余幅画作。在青城山上清宫内外和通往山顶的路径旁,这位“青城客”不仅种了上百棵梅树,还饲养鸟雀和幼猿,供他和学生写生。后来,有朋友送他一只小豹,作画时,小豹就伏卧在画案下面,夜里则睡在他的床下,散步时,它服服帖帖地跟在他身后。他之所以由名家到大家,这与他在青城山“搜尽奇峰打草稿”大有关系。(此段文字摘自内江日报新闻网)
青城山为张大千的绘画带来了巨大的灵感。在前后寓居青城山的四年时间里,张大千创作出了《雨后丈人峰》《策杖高士》《张天师像》《青城玉鸦》《墨荷》《花蕊夫人像》《麻姑像》《红叶小鸟》《玉女图》等上千幅作品。
20世纪50年代后,张大千旅居国外,作巨幅山水画《青城山全图》挂于园内,朝夕相伴,慰籍赤子之心。1968年,张大千在台湾举办“张大千长江万里图特展”,卷首便是都江堰的鱼嘴、安澜索桥、玉垒山、离堆、宝瓶口、赵公山。
2016年10月25日张大千之女张心瑞女士重回其父亲张大千在都江堰的故居和重走自己与其父亲在都江堰青城山生活过的地方,勾勒和重现了张大千在都江堰的生活及创作场景。
张大千家属向都江堰市人民政府捐赠张大千巨幅特制山水作品《青城山》和大幅榜书作品《青城山》。
(图片作者:司京陵)
现如今,青城山游人如织,秋风涌起,银杏渐黄,美景仍在,我们也会永远记得那位可爱的老人。
青城作画、画款济民——徐悲鸿
1943年春,徐悲鸿在青城山作画,住在“小住为佳”客房,在易心莹师父的帮助下,徐悲鸿将西客厅辟为画室,在这里开始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湘君》《湘夫人》《东皇太一》《云中君》等的创作。并将《国殇》《山鬼》画成大幅国画,寓意歌颂为国捐躯的抗日战士和故国诗人的情怀。抗日战争期间,徐悲鸿还将自己的作品于国外销售,所得画款用以救助祖国难民。
如今,青城山上清宫处仍有张大千、徐悲鸿先生的留影、作品照片展览,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感谢方式。
为离堆正名——郭沫若
司马迁考察都江堰之后,他没有想到“沫水”居然会在以后的数千年里被人们反复辨析、争论、考证。这场争论最终因为郭沫若的到来而停止。
1955年4月,郭沫若来到都江堰参观游览,了解到当时国内考古界争论不休的“沫水”“离堆”问题,马上展开考证工作,他白天数次登上离堆,实地勘察,晚上则彻夜不眠,挑灯查阅资料,同时与国内知名的老学者、老专家、老教授仔细商榷。经过反复推敲,反复勘察、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离堆就是在都江堰宝瓶口处,并用他那苍劲的书法写下了一段题记:
“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两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离堆所在,或以为乃嘉州乌尤山。余,嘉州人也。今至此观宝瓶口,犹余斧凿迹。谓在嘉州者,乃妄说耳。青城近在眉睫,未及登临,为一憾事。”
他以考证正视听,为都江堰解决了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此段文字摘自网络)
古往今来,到过都江堰的文化及历史名人不计其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都江堰;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来都江堰考察;唐代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贾岛、岑参以;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学者、文学家杜光庭;清光绪年间曾任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的宋育仁;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诗人、大书法家于右任;一生钟情青城山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和书法家谢无量;以及一游再游都江堰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等等,他们都曾在都江堰和青城山留下足迹或作品。(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都说都江堰是人文景观为主,它的美需要细细品味,看完这篇文章,了解都江堰背后的故事,趁秋色浸染,赶紧来都江堰来一次人文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