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来自网络
《摩天大楼》在同期的三部悬疑剧中脱颖而出,与作家或作家巧妙构思或演员精湛的演技密不可分。
当美宝的死亡在一个诡异的、停电的夜晚发生,周围认识她的人、熟悉她的人,就开启了各种真真假假的论述,让警察一时茫然失措,不得不抽茧剥丝,艰难的去伪求真。
而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一个拥有着悲惨童年的小女孩的故事跃然纸上,让观众在跌宕起伏中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
当钟美宝的继父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任凭他如何的颠倒黑白是非,但看着他的样子,哪怕是为自己洗白时候的那种涕泪横流,旁人也总是能够看得出是虚假的意味。
只可惜,警察只能依法行事,看证据说话。
差一点儿,坏人就在自己精心编织的谎言中,溜之大吉。
图片源自网络
一个家庭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只可惜,因为生活的压力,很多父亲都活成了两个词:
一个词是“影子”:父亲虽然存在但是无法看见。他们总是每天晚上很晚回家,早上又早早上班去了,为了生活,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挣钱,不得不四处奔波;
还有一个词是“魔鬼”:很多家庭把严父慈母的分工推到了极致,父亲扮演着严格的角色,专门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需要修理的时候闪现。
其实,这样是不对的。父爱如山,父亲本应是一个坚毅的称谓,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只不过,我们家庭中很多父亲都是把对孩子、妻子的爱,深深的埋在了心里罢了。“影子”多是生活所迫的无奈;“魔鬼”究其本质是另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当孩子真正长大懂事,即便对年少时父亲的严苛颇有微词,但依旧能够体会到父亲内在深邃的爱。
图片源自网络
很显然,《摩天大楼》中美宝的继父,同样把这两个词用到了极致,而“幽灵般的影子”和“地狱中的魔鬼”,无疑成为孩子们终生的噩梦。
而最终,美宝所能想到的,依旧是和他同归于尽。可是最终人性的良善,让她又做出“放虎归山”的错误决定,最终反被坏人所害,真的令人唏嘘。
很多观众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大的BUG,从一开始继父为非作歹的时候,一众人等都无能为力;到孩子已经成年,依旧对他无可奈何,最终宁愿选择鱼死网破的方式。
难道不能报警吗?难道警察会无作为吗?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故事中也尽可能的做出了自圆其说的阐述。
美宝的妈妈,是被这个继父PUA了,各种精神控制,让她逐渐迷失了自我;
美宝和弟弟,则是眼睁睁看着继父被抓又被放,手握又是各种证据,比如照片、比如美宝捅出的那一刀……所谓“投鼠忌器”,大概也是如此吧。即便到最后,弟弟叶舒俊宁可放弃自己的前程,也要拼着捅出刺父亲的一刀,何等的悲壮;在得知自己失手之后,又何等的失落?
善良的人,总是没有办法或者没有想法去如何保护自己,而危险的人,却处心积虑为自己的阴暗做各种的洗白计划。
而法治社会,不是你的一己之词,而是需要铁证如山。
所以也给我们一个警醒,如果是遇人不淑,我们要坚信“雁过留痕”,为自己留下一些可以保护自己的证据才是很重要的啊!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当然,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仅仅是故事罢了。
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研究表明: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爱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智力,还涉及体格、情感、性格等方面。
【父爱的缺席对女儿影响:不容易信任同龄男性,或盲目信任年龄大的男性】
不管是各种原因所致,导致父爱一直没有存在于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那么女孩子自身的安全感就会相对应比较低。
在女儿成年后,往往会对男性产生不信任的态度,或是将父亲理想化,盲目的对年龄大的男性有好感而排斥同龄的异性。
对于钟美宝来讲就是如此,幼年在继父的威逼下,历经母亲被家暴,弟弟被伤害,自己也在劫难逃的命运;长大后又被继父跟踪威胁,四处躲避逃难般生活,所以她的内心深处是惶恐的,充满了各种不安全感,好在还有两位好朋友在身边相伴。
所以她会想着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努力保护弟弟,哪怕用私自把继父“捆绑”在家中的办法,也没有想过求助于警察或者其他男性朋友。
所以在自己极度痛苦之下,想着要与继父同归于尽,宁可结束自己如花的生命,也要凭借一己之力把坏人“拉下马”。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父爱的缺席对儿子影响:长不大的妈宝男,或大男人主义严重】
如果父亲是在男孩子的幼年时期缺席,就会导致儿子与母亲的关系因太过密切,致使长大后成为独立的个体的比例降低。
这样的男孩子长大后,不是过于软弱,感觉永远长不大,处处都要听妈妈的,成为典型的“妈宝男”;不然就是过度成熟,没有真正的赤子之心,不知如何放松,大男子主义严重。
叶舒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男孩子。所以他的内心深处安全感也是缺席的,这才导致他对于继父的各种做法,哪怕是烧了他最爱的钢琴,也只想着如何逃避,而从不敢反抗。
好在后来他遇到了叶美丽,才成就了最后的自己。
当然,也是因为后来他的生活中,多是女性在身边陪伴、呵护,所以他的性格才会懦弱一些。不过,最终姐姐的死亡让他真正醒悟,可惜,这是多么大的代价啊!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所以,一个家庭中,温暖的妈妈、智慧的爸爸,共同养育出可爱的孩子,才是最为幸福的事情啊!
【父亲的角色定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
1、0-6岁:父亲是孩子的保护神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如果幼儿从3个月起,父亲能多陪伴宝宝的话,宝宝在1岁前以至于以后的行为障碍都会更少,也就是说,父亲的多陪伴,能让孩子的行为控制能力更强,其攻击性、叛逆性、好动性、反社会等不良行为将大大减少。
当然,在孩子0-6岁之间,保护神的角色应该由父母双方共同扮演,若其中一人缺席,都会造成宝宝的困扰,并加重另一方的负担。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2、7-12岁:父亲是孩子的引路人
很多人都说,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就是“大马带小马”,甚至有好多妈妈会吐槽说“爸爸带娃,活着就行”。
其实,妈妈的教育更多是给孩子包办,解决了困难,而爸爸则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困难;这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有担当、独立、果断的品格和冒险创新精神。
在孩子7-12岁之间,父亲更应该替孩子树立正确的规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这个角色特别重要。
曾有研究显示,如果父亲于这段期间不在孩子身边,或是过于严厉,让孩子得不到从父亲身上学来的规范功能所影响,当他长大后,在与威权型人物相处时,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3、12-18岁:父亲是孩子的同行者
美国有机构作出统计:大约有2400万美国儿童没有和亲生父亲生活在一起;每年平均约100万儿童经历父母离异。
该组织整理的调查显示,72%的少年凶杀犯来自无父家庭,90%的流浪儿童和离家儿童家中没有父亲。71%的中学辍学者和63%的轻生青年没有父亲。
12-18岁,对于孩子来讲正是叛逆与各种混乱的阶段,身体的成长与思想的成长还不成正比,却更排斥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此这个阶段的父亲,更要像孩子的同行者,以协助子女磨练技能为主,给予孩子默默的保护和关爱,那么女孩通常就能对自己身为女人,及与男人发展良好关系的能力觉得满意,充满自信;而男孩也能因此逐渐成熟,不会成为永远的“妈宝男”。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4、18岁以上:父亲是孩子的精神导师
李开复博士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
他在追忆自己父亲的文章中写到: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的影响力通常不是看他们说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什么。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给我留下经久不褪的烙印。
父亲留给我的遗产就是那十个字:“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渐渐我明白了,父亲是在用他自己为儿子作榜样,用一种无声的权威指引儿子的未来。
当孩子迈入成人的阶段,这时最需要来自父亲的祝福和关注。所以,父亲逐渐退出孩子的世界,成为孩子的精神导师,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以强大的力量;而非处处插手孩子生活的“保护者”,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帮助。
父母如果不懂得放手,孩子单飞的时间就会变得缓慢。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一种得体的退出啊!但愿我们都能懂得、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