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爱情作品中有一个经典故事,可以媲美《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就是梁祝凄美的爱情。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在中国家喻户晓。爱情题材的作品一直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类型,像梁祝这样引人入胜的剧情更是其中的经典佳作,后世的无数文学、戏剧、影视都将这段爱情神话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之得以流传。
记得年幼时曾看过一部国产动漫电影,讲的就是梁祝的爱情故事,让懵懂的我首次对美好的爱情产生向往。实际上,这段故事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媒介还是舞台艺术,从京剧到山东琴书都有相关的选段,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越剧。
甚至,在二十世纪中期曾有一部越剧将这段故事推向世界。
时至今日,梁祝仍被作为热门题材活跃于现代媒体中,那么,这个经久不衰的美好故事究竟是前人的杜撰还是确有其事呢?若梁祝真的存在,这对男女是哪年生人?他们又是在何处发生的这段爱情呢?
有许多人质疑这对男女的真实性,随即,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梁祝故事跟我国流传下来的《许仙白娘子》、《孟姜女哭长城》还有《七夕鹊桥会》被称为四大经典民间故事,后来,以许多媒介流传下来。虽说,其中剧情感人至深,但是,毕竟这些只是神话,他们在现实里并未存在过。
这些人抓住了这些神话故事中最为玄奇的一点来否认,那就是梁祝殉情后化身彩蝶、孟姜女痛哭使长城崩塌、织女和白娘子都是神仙精怪,这些绝对是杜撰出来的。可以说,这种说法科学严谨,有着不容置疑的道理。
而持有相信态度的人们也并非迷信,他们觉得,祝英台的原型是明朝时期的一位女侠,而梁山伯则是前朝一介书生,两人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祝英台为民间做了不少好事,在其死后百姓想为她找处安息之所,在挖掘坟墓的时候偶然发现了梁山伯墓,便索性把两个人埋在一处,这才衍生出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这种说法虽然也很靠谱,但是,并没有具体的资料记载,真伪我们无从查证。
我国杭州曾在建国初期的时候,在凤凰山景点开发了一系列关于梁祝的风景区,这些景点风景秀美,虽说,被冠以神话之名,却给了人们梁祝当真在此相会的感觉。
实际上,梁祝究竟是否真是存在的研究从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清朝人焦循就曾在自己的书中引用前人典籍,说:中原大地至少有梁祝墓四座:
其中第一处墓在河北地区,这是前人典籍中记载的;
第二处则在山东,焦循曾亲眼见到祝英台墓碑的拓片;
第三处在浙江,焦循听当地人提到过这处梁祝墓,亲身前往,并且,在当地县志中找到相关记载。
——晋梁山伯,年轻时四处游学,途中遇到一名姓祝的书生,便与之共同游学,三年后祝姓书生返家,梁山伯才得知朝夕相处的祝英台是女子。随即,回家向父母叙述此事,想向祝家提亲迎娶祝英台,可惜,祝英台早已被许配给其他人家;
第四处梁祝墓则在扬州,焦循对这处梁祝墓抱有怀疑态度。
在焦循对第三处梁祝墓的记载中,梁山伯是晋人,在那个时候中国的女性并不需要缠足,所以说,当时女扮男装相对容易许多。况且,这些都记载在当地的县志中,而且,如此详尽。没准,历史上真实的梁祝故事正是源于此地。
曹雪芹先生曾十分巧妙的引用了梁祝化蝶这一美好神话。
从东晋梁祝流传于世开始,梁祝的爱情就始终被人们用蝴蝶表现出来,到了封建统治结束的一千年里梁祝蝴蝶这种搭配已经经历了千年。明朝有个叫冯梦龙的小说家,就把梁祝传说中祝英台被许配给马姓人家、大地裂开、祝英台跳入坟冢、二人化身蝴蝶的细节通通收录到自己的小说集中。
甚至,还有个文人张岱在自己的作品中说:自己曾见过梁祝读书学习的地方,并十分惊异。从这我们不难看出,到了明朝时期,梁祝的故事已经被流传的十分广了,基本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到了清朝,身为当世文豪的曹先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么经典的爱情桥段,用蝴蝶来喻示至死不渝的爱侣。
有趣的是,红楼中曾出现了一对“玉色”的蝴蝶,在红楼梦的诸多男女中,有哪一对与“玉”有关呢?答案昭然若揭,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巧妙的引用。
并且,中国的梁祝故事,流传到国外至今发现的最早要属近邻朝鲜、韩国了。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唐代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王国时代人辑人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
可以说,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了。但是,近年来他们争相对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我想,关于《梁祝》他们应该是没有一点资格的。
不管是否真实存在过,梁祝都已经成为我们心中不朽的爱情神话。虽说,梁祝的故事凄美动人,但是,还是希望世间能够少些此类爱情悲剧,让情侣们少些波折,终成眷属。
参考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考证》、《元氏县志记载“梁祝传说”发祥元氏》、《全国究竟有多少种“梁祝”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