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一部话剧半个月,终于不能来和大家说话了。
——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这部剧开播时很是低调,因为有许久未出山的吴秀波,所以去瞄了两眼,没想到就此每晚都要苦等12点更新,熬黑了眼眶。现在这部剧的豆瓣评分已经达到8.3,近一半的网友打出了五星。
这段历史太多影视剧拍过,但多是和君主将士有关,鲜少关注军师这一帝王背后的高人们,尤其是以司马懿视角来拍,这还是头一次。
在《三国演义》的轰炸下,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多是诸葛亮数次北伐中的手下败将,还夺了曹家的江山,这样的历史总显得有些不仁义,不像诸葛亮高风亮节。
所以从他的视角,从魏国的角度来讲故事,对观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虽然有些部分有新编,但确实让剧情变得紧凑、好看。
三国故事的魅力本在于乱,烽火连天,战争无休无止,还有暗藏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运筹帷幄间的电光火石,比战场上的刀剑利刃还要取人性命。所以乱世下英雄们各显神武的斗法,可比后宫争斗有趣多了。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军师联盟》里或显或藏的过招。
——我是三国英雄的分割线——
曹操和汉室老臣。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都,做了很多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汉献帝成了笼中鸟,有天子之名却无实权,便想联合汉室老臣诛杀曹操,用鲜血写诏书缝在衣带里,也就是《军师联盟》开篇所提到的“衣带诏”。这段故事,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均有所记载。
想要匡扶汉室的老臣们在衣带诏上签了字,也就算是入了伙。
在《军师联盟》里,几个意图刺杀曹操的汉臣围坐在案几前,你一把花生我一把红枣的,就把杀曹的作战计划定了。这种事怎可能瞒过曹操,但他没有马上审讯百官查出参与的大臣,而是用尽心机筹谋,将一场政变化解于无形。
他问自己的心腹谋臣郭嘉,“剑悬颈上与剑落下,哪个更让人畏惧臣服?”
郭嘉答,“求死易,求生难”。
于是曹操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极尽心狠手辣,杀董承和怀有皇嗣的董贵人,公然反抗他的大臣也当即处决,再把所有官籍在汉而非司空府的全部关押,让在衣带诏上签过字的大臣吓到发慌便溺。
但他的目的不是杀戮,所以不久就把那些大臣释放回家。他是要控制和收服汉室老臣,还要让他们的二代为他效力。就像荀彧说的,恩威并施之下,有罪之人惭愧悔过,无罪之人感激忠诚。
曹操彼时和袁绍实力悬殊,天下未定局面不清,朝中不少大臣也和袁绍暗自有书信往来。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军2万,袁兵10万,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官渡大胜,曹军找到整整一箱在朝大臣们和袁绍私通的书信,这本是查出谋逆大臣的好时机,但曹操却下令一把火烧了它,这样的胸襟可称帝王。
既有稳定局势的魄力,也有收服人心的手段。
曹操和关羽。
喜欢看香港警匪片的朋友或许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当一帮黑社会要出去干架前,都会在屋里拜两下关公;同样的,警察出去逮捕罪犯时,也要先拜两下关公。黑白两道通吃,这也只有关公能做到了。
曹操称关羽是“天下第一大义士”,在《军师联盟》里将关羽死后这一段刻画的尤为浓墨重彩,和《三国演义》颇为一致。孙权的使者给曹操送来关羽的项上人头,有大臣大笑说道,“从此我国大患除矣”。
曹操却怅然若失,起身竟对着关羽首级叩拜,“云长兄,天下第一义士,竟为孤所害”。
之后吩咐匠人,以香木雕刻关羽身躯与首级合葬,以王侯的标准下葬,洛阳百官都要去祭拜。
一个是万士之杰,一个是一代枭雄,曹操和关羽的关系,可以说是三国的男人帮里最精彩的一对。《三国演义》尤其将他们二人的相爱相杀描述的淋漓尽致。
当年刘备兵败,刘关张三兄弟失散。关羽降于曹操但定下三条约定,其中有一条是一有刘备消息他就马上离开。曹操以为只要对他好他定不会背叛,于是欣然应允,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然而关羽没有被这些恩典打动,据《三国演义》所写,关羽后来为了投奔刘备,“过东岭关时杀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关羽后来也知恩图报,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
和关羽之间的情分,一方面是曹操爱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生性多疑,常常信不过身边人,所以对忠义之士关羽欣赏有加。
司马懿和杨修。
说到惺惺相惜,又想起亦敌亦友的另一对,史书里对司马懿和杨修的直接冲突并没有过多记载,《军师联盟》则靠着两个人的斗法将世子之战渲染的激烈精彩。
杨修和司马懿的命运一开始就埋下伏笔。在月旦评上,杨修开口一句“当世第一等诗人,当属曹司空与其子曹植”,这样的溜须拍马,就预示着他将为曹操效力,也将辅佐曹植上位。司马懿则暗藏锋芒,本无意上台,后为三弟出气才上台一辩。
这是杨修和司马懿最大的不同之处,杨修才学外露又有鸿鹄之志,他聪慧过人通晓时局,知道曹操更偏爱曹植,他又是曹植的知己,于是一心要去辅佐曹植成为世子。
而司马懿则鹰视狼顾小心谨慎,静水流深善谋长局,为保家人平安不掺和政事,曹操征辟他,宁愿拿马车自轧双腿都不愿出仕,后来也是因听闻如果不出仕便要被杀,才飞奔到曹丕马下臣服,成为他的军师。
这样就使得他们一个易出错,一个谨小慎微。流传度甚广的“鸡肋之事”就是让杨修丧命的临门一脚。“鸡肋者,食之无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然让他丧命的真实原因还有当时曹操已决定立曹丕为储,担心他背后弘农杨氏的家族势力。
令人感慨的,是司马懿和杨修两位军师之间相爱相杀、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从最开始在月旦评上的嘴炮,到曹操殿前司马懿自断双腿后,杨修的一句,“你有资格做我的敌人了”。
争斗数年后,杨修临死前,敬司马懿一杯酒,“酒逢知己,痛快"。
司马懿说他从未将杨修视为敌人,看到他,也就看到了自己。就如杨修临刑前的一席话,他们都只是棋子而已,左右不了任何胜负,唯一能争得的,仅仅是执黑或者是执白而已。
只是没想到,后来司马懿竟成了执棋之人。长寿如他,竟熬死了曹家三位统治者,曹操、曹丕以及曹丕之子曹睿,71岁时发动“高平陵事变”,开启了司马氏的“篡魏”大计,最后由他的孙子司马炎完成,开启了西晋的统一。
————
曹操和汉室老臣之斗,没有流俗于王权对于下属官宦的武力碾压,而是将其升华到了社稷人才不能只看到眼前,应当着眼下一代;曹操手握属臣的把柄,并未赶尽杀绝,反而以大胸怀包容。收复人心仅靠武力远远不够,应当仁德,应当刚柔并济。
曹操和关羽之斗,既有王侯爱才之美,又有传统美德中倡导的忠义两全之道。
司马懿和杨修之斗,不止于勾心斗角,上升到了两种性格的较量,前者藏精蓄锐、暗藏锋芒,后者小聪明不断缺乏大智慧。两人相爱相杀,视对方为知音。最终,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司马懿则成就一番霸业。两人的性格刻画均较为全面完整,不是单纯的坏人和好人,让人又爱又恨。
现在市场上的烂IP剧数不胜数,霸占荧屏。它们的剧情刻画人物单薄、追求虚无的浪漫主义情怀,男女主均是围绕爱情生活,“若为爱情顾,万事皆可抛”。为了收视,甚至毫无逻辑地添加勾心斗角、撕逼,强调虐恋。这是可怕的,尤其是会带来未成年人的审美扭曲,没看到真正的好剧,以为生活就应当如此,认为这就是对的。
《军师联盟》这种好剧,倒是为我们洗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