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苦吗?嚼了咽下去了。"最近,讲述中国东北正规工人家庭生活故事的编年史《人世间》在中国掀起了电视剧热潮,感动了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这部剧用朴实无华的手法,描绘了在中国东北“吉春市”周家兄妹身上发生的故事,和围绕这几个人物发生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很多中国人被这部剧击中了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从这部剧里看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父辈。而早在《人世间》开拍一个月时,迪士尼就预购了其海外独家发行权。有观点认为,这部剧不仅是一个中国家庭的“史诗”,更是中国近五十年来发展变化的缩影。
剧中的“吉春火车站”,实际取景地是长春地质宫——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的主建筑。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鲜明的地域特色
冰封的湖面、过年的饺子、屋顶的积雪、热乎的炕头……《人世间》的取景非常考究,怀旧、悠闲、苍茫、诗意的同时又充满人间烟火气,一下子把人带入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东北。
这部电视剧主要取景地是吉林省长春市,一座东北重工业城市。
青砖碧瓦,朱漆廊柱,剧中的“吉春火车站”让人印象深刻,一场场依依不舍的告别,一次次欢欣雀跃的迎接都发生在这里。在剧外,“吉春火车站”其实是长春的地标建筑——地质宫。“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长春被定为伪满洲国“首都”并更名为“新京”,日本决定在那里建一座“皇宫”,供溥仪居住,地点就是今天的地质宫所在地。但日本人仅完成地下部分的修建就战败投降。新中国成立后,以李四光为首的地质学家们在长春建起新中国第一所地质学校——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后又在“伪满皇宫”已有地基基础上建起了东北地质学院教学楼,成为新中国地质人才的摇篮。
剧中出现的“人民电影院”,是长春另一处地标、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旧址。长影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这栋建筑前身是日本文化侵略机构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满映”),于1939年竣工。经过“修旧如旧”,如今是长影旧址博物馆,成为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发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除了老长影旧址在剧中出镜,长影乐团的几位演奏家也在剧中摇身变成深圳歌舞厅的爵士乐手,参与演出。
导演李路(右二)与演职人员交流。 受访者供图
除了这些人文景观,吸引观众的还有东北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晶莹的雾凇、漫天的飞雪、房檐上挂着的“冰溜子”、房顶上厚厚的积雪……这些美丽雪景主要的外景地是吉林省白山市。白山市,坐落于东北地标长白山的脚下,一到冬天就成了童话世界,很多著名的影视剧都在这里拍过雪景。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些取景地也越来越吸引游客的关注,借着冬奥会的东风,成为东北旅游的新宠。
电视剧最牵动观众的莫过于人物的成长和命运。真诚、热情、乐观、爽快……东北人的性格特点在剧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为了更好地贴近人物,电视剧大多启用了东北籍演员。男一号周秉昆的扮演者雷佳音就是辽宁鞍山人。他们生动自然的表演、偶尔飘出来的东北话,与剧中人物完美地融为一体,观众甚至不觉得他们在演,他们就是人物本人。
最美的人间烟火
《人世间》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是“接地气”,用一个个真实生动的细节引发了中国几代人的心灵共鸣。
剧中出现最多的情节是过年,几乎“一集一个年”,浓浓的中国东北生活气息也在一次次“过年”中展现出来,真实、亲切、感人。中国人过年吃什么?当然是饺子。不论家里人多人少,不论有钱没钱,过年时都要包饺子、吃饺子。剧中,郑娟用竹帘端着包好的饺子放到院子里,则是东北特有的饺子保存方法——天然速冻。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东北人过年最盼望的就是能吃上猪肉。在剧中,周秉昆和几个好朋友辗转买到珍贵的猪肉,像打了胜仗的将军一样神气,回家向母亲邀功请赏。这样的场景,许多中国人都会有着共同的记忆。
剧中东北特有的冻梨虽然样子不好看,在现实中却成了“网红”。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甚至“一梨难求”,一些年轻人常常为了买到冻梨而排队一两个小时。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受访者供图
《人世间》里,很多生活化的场景都与火炕有关,母亲坐在炕上织毛衣,女儿坐在炕上嗑瓜子,父亲和孩子在炕上“骑大马”。而周家人的许多谈话都是熄灯后躺在炕上进行的,无论是周母与女儿在炕上的深情对视,还是周父临终前一家五口人最后一次炕上卧谈……一部火炕,承载了东北人多少的苦辣酸甜和情感交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火炕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那些火炕上发生的故事,那些人间温暖,却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难忘的时代印记
《人世间》从1969年这一时间节点开始讲起,其后50年间,中国经历了下乡潮、返城潮、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下岗待业、拆迁改造等等,称得上“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
电视剧也没有回避中国的改革开放中经历的种种曲折和矛盾。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在共和国成立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东北被称为“长子”,在国家经济生活中举足轻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化浪潮给国企占多数的东北带来巨大冲击,大量国企职工下岗。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人们仍坚定地固守着骨子里的善良和尊严……
导演李路在剧中的“光字片”场景。 受访者供图
在剧集最后,苦了大半辈子的周家人,经历了人世间的跌宕起伏,最终彻底走出了破烂不堪的“光字片”,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这也是现实的写照。从2005年开始,东北开始进行大规模棚户区改造。经过十几年持续不懈的努力,百姓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现实中已难找到保留完整的“光字片”,剧组找来200多名建筑工人,搭建了一个8000多平方米、低矮、拥挤、街巷纵横的“光字片”,实现了对历史的高度还原,许多人被镜头带入了那个物质贫乏但又充满幸福的回忆之中无法自拔……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长春市南湖公园一角。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人世间》的播出,引发了中国主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一致好评,引发了话题级的文化现象,热度久久不散,也催生了对现实主义题材文艺作品的思考。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选择的作品,一定会关注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温暖的、传递正能量的。我希望二三十年后回望依然如此。”李路说。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褚晓亮、郎秋红、赵丹丹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吉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