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邀回答了“一切都是命运”的问题,谈论了苦难,苦难降临的原因是刺伤了我们的梦想。苦难带来绝望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它的目的。
困难与挑战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只有调整好心态,坦然应对思考如何克服困难,让自己的能力达到自身所期许的状态来胜过苦难。而不是让猝不及防而来的苦难一击即到。阐述自己观点时我想到了琼妮,她的故事激励我们在面对苦难的时候应该积极的面对。当你看到她生命的见证,心灵里不单单是同情和感动,更是一种对生命的高贵和伟大的钦佩和骄傲。琼妮.厄尔克森 美国残疾女画家,出生在一个敬虔的基督徒家庭,有健康、美貌和深爱她的上帝、家人、朋友。在她22岁的时候,正值豆寇年华的她,在海边跳水时发生意外,不幸摔伤颈椎,造成高位截瘫。意外事故发生前不久,她刚刚接受基督教信仰。她祷告说,求上帝帮助她更靠近他。然而发生事故以后,琼妮在医院里躺了两年的时间。医护人员企图稳住她的伤势,帮助她复健。虽然家人非常耐心地照顾她,她的心情却是极端恶劣,她经验到愤怒、沮丧、绝望。难道这就是上帝答应她的祷告?见她没有康复的可能,她的男友最后也只好离她而去。这更增加了她的绝望。当朋友们不肯帮助她自杀时,她就狠命地甩动脖子,希望制造致命的伤害。她也开始抽烟,努力期望在幻觉中丧失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她开始学习用牙齿咬着笔画画。这也是医院的治疗方式,希望让她学得一技之长。她借此发泄,用黑色墨水把整张白纸涂黑,以表达她内心的愤怒,黑色的线条代表她的世界一团漆黑。这就是她的心理状态!在这最痛苦的日子,有人介绍了一位热情的中学生给琼妮。史蒂夫比她小三岁,是位迷上圣经的小伙子。他们开始一同阅读圣经。琼妮的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她开始意识到,虽然这很难接受,但是上帝看重她的灵魂更甚于她的身体。她开始反省,看到在意外发生以前,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美国青年人一般面临的滑坡。然而,这次灾难竟然是上帝的旨意吗?她本来对前途充满了憧憬,一个茁壮生长中的生命好像突然被折断了,人生似乎没有了希望,这怎么可能呢?她向史蒂夫陈诉自己的困惑。史蒂夫想了一会,然后说:“让我还是用个问题来回答你的问题吧。你认为,当耶稣痛苦地死在十字架上时,那是上帝的旨意吗?”他继续说:“耶稣不过是因着三十两银子被出卖。那些喝醉酒的士兵拔他的胡须,残忍地鞭打他。暴民们高喊着:‘钉死他!钉死他!’这怎么可能是上帝的旨意呢?酷刑、不公、谋杀、背叛,这些事怎么可能是上帝的旨意?”这段话让琼妮哑口无言,因为她知道,上帝的计划就是让自己的儿子走向十字架。这次的对话是个转机,让她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作思考。苦难的确是个奥秘,上帝容让自己的儿子受苦,这说明了,救恩也是借着苦难成就的。耶稣亲历苦难,所以他能怜恤在苦难中挣扎的人。用琼妮后来的话说:“上帝作为宇宙的创造者,当他藉着耶稣来到世上,他实在是把自己放在残障的地位上。”
我们今天看到的琼妮或许是个女强人,一个坚强的基督徒,但是琼妮自述说,她的信心很软弱,经常要与残酷的现实奋斗。每天早上一醒来,那瘫痪、无力、疼痛的身体就告诉她,上帝也爱莫能助。可是她却用最正面的态度来面对这一切,尽力活出上帝的爱。她的残疾提醒了她,这世上没有“兼职”的信仰。她必须全力抓住上帝。她告诉自己说:“这世上有许多比行走更重要的事”。在一个采访中,她表示:“我让我的感情服从我。我不容让它们领着我,掌管我的生命。这就是知足的秘诀:知道活在当下,并用正面的态度面向未来。”
她有次向听众谦卑地说:我不过是乞丐中的一个,期望告诉其他的乞丐,到哪里去寻找食物。也就是说,如何在受苦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她用写作表达自己的体验:“有时候,上帝必须容许他所憎恶的事情发生,来完成他所热爱的。”
其实,这个世界每一天都不知要发生多少预料不到的天灾人祸,琼妮只是千千万万不幸之人中的一员。那一个瞬间由一个充满活力的花季少女突然变成了一个四肢瘫痪的残疾人,这遭遇临到谁都是晴天霹雳,但她相信上帝不变的爱,始终对生活充满盼望和信心,她相信她的康复奇迹来自上帝的恩惠,在整个过程中,她不断地和上帝对话,由怀疑而终于走向坚定的信仰。她在书中引用了她的朋友史蒂夫的话,大意是说,身体是一幅肖像画,真正有价值的是这幅画的内在特点和风格。她似乎在用保罗一样的口吻告诉大家:“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
今天,我们这些身体表面上没有残疾的人却很容易沉湎在繁忙的外部活动中,使得内在生命因为被忽视而日益趋于麻痹,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加可悲的心灵瘫痪。或许我们都需要像琼妮.厄尔克森一样坚定的信仰来医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