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里的夏宫哲学和管理智慧(49)
在电视剧《甄嬛传》的后宫里,迎宾们一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她敢爱敢恨,不刻意交际,只存活在自己的世界。她不善言辞,性子耿直,不懂看人脸色,说出的话常常杀人于无影。按理说,这样的人在后宫是活不长久的,但是宁嫔却见惯了紫禁城的朝阳起落,直到皇帝去世,她都在宫里相安无事。
我想,这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宁嫔根本无心争宠。在后宫里,一个无心争宠、又无法生育的女人是没有杀伤力的,尽管皇帝会宠幸她,但是她对其他人来说,终究是没有什么威胁的。
宁嫔的心思不在宫里,但是却在因缘际会之下,被送进宫中,成了皇帝的嫔妃。她自己也在唉声叹气,说再也没有机会了。
的确,尽管在马场的日子辛苦,但她却活得洒脱,并且能时时见到自己那个朝思暮想的男人,而一日宫门深似海,她不得不把自己的情感压抑下来,不为自己,只为他能善活于世上。宁嫔是个清高的女子,她用深宫的寂寞锁住了自己春日里的相思,只留下落叶纷纷的清秋。
宁嫔是驯马女出身,当甄嬛离宫以后,皇上百无聊赖中,来到马场,一眼就相中了她。按照电视剧中的说法,允礼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救了小叶子一命,并把她安置在了马场上班。小叶子对允礼心存感激,并慢慢地把这种感激升华成了男女之爱。允礼对叶澜依对他的感情心知肚明,但是却没有回绝这种爱,反而是拖泥带水的不清不楚。
应该说,小叶子的上位是相当顺利和成功的。当皇上看上她以后,立刻就带回了宫里,尽管太后和皇后等众人老大不乐意,但是皇上仍然我行我素,封了叶氏为常在。侍寝过后,叶澜依从怀中掏出避孕药服下。而当齐妃“黄鼠狼给鸡拜年”一般送来红枣汤的时候,她明显地犹豫了一下,她问翠果是不是非要喝。她知道齐妃的不怀好意,也知道这碗汤中的猫腻,知道她喝下去之后就不会再怀有龙裔,而这也正是她一直祈盼的,只是她更知道,这碗汤也彻底断了她和允礼之间的桥梁。
叶答应对世事看得相当透彻。当眉庄来看望她的时候,她一语就点破了眉庄的心思。的确,甄嬛也曾身受其害,眉庄是善良的,她看到叶澜依的遭遇就想到了自己和甄嬛,所以便想来好生安慰一下她。叶答应却并不买账,她匆匆地谢过了眉庄的好意。她不需要在宫里抱团取暖,她不需要其他同命相连的女子心生慰藉。
叶答应我行我素,视宫中他人为无物,但是却颇得皇上宠爱,因为这件“飞来的横祸”,被晋升为宁贵人。
闲来无事的时候,宁贵人会到宫中收集落下的合欢花瓣。她对允礼是非常了解的,知道允礼过去的很多事情,既然在宫中不能相见,就只好对着允礼的象征,做着虚幻的憧憬。甄嬛回宫后,看见雨中宁贵人的身影,一眼看穿她心中的情愫。所以,她也就对这位女子格外上心。甄嬛知道,对一种爱恋求之而不得的绞痛,而眼前的宁贵人,就仿佛曾经的自己。
甄嬛回宫的目的非常单纯,就是顺利生下孩子。本来是想着为允礼报仇的,可是随着允礼的死而复生,这种惊喜随后哀怨和彷徨的心境,也一道袭来。可能因为共同对允礼的那份情,甄嬛和叶答应之间有了某些微妙的联系。
宁贵人知晓了甄嬛与允礼之间的情谊,她恨甄嬛为了眼前的荣华将允礼抛诸脑后。的确,别人千辛万苦求之而不得的,却是你轻言放弃的。而她与甄嬛之间的冲突,在双生子一事上,彻底爆破。因为偷听到了甄嬛和允礼的谈话,宁贵人心里起了杀机。
怎么设置这场意外呢?就是甄嬛对猫的惧怕。既然制造一个意外,那么这个意外就会不可控的成分,如果能够顺利除去甄嬛,那么这绝对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谋。所以,就在甄嬛回宫的路上,宁贵人利用团绒弄来了一群野猫。还好是甄嬛命大啊,母子都平安,否则一旦甄嬛因为这件事情有个三长两断,叶澜依也就命数到头了。
宁贵人这个事情做得漂亮,尽管是有意为之,但是无意间也帮助甄嬛瞒住了六宫上下。但是甄嬛没有除掉,叶澜依心里总是不服。所以她才冒着风险,拿着小刀去逼迫甄嬛就范。直到她看见了甄嬛手上戴着的,允礼赠送的珊瑚手钏,她才相信,她才真的相信,眼前的这个女人和允礼的情感不一般。也至此,宁贵人才断了对甄嬛的杀念。
甄嬛了解宁贵人对允礼的深情,但是没有戳破,而是保留了她对允礼的一往情深,宁贵人也知道甄嬛和允礼之间的猫腻,从这时起,两人和允礼之间的私情,变成了共同的秘密。
我相信,宁贵人对甄嬛的帮助,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允礼的缘故。因为甄嬛是允礼最爱的女子,如果甄嬛有一丝一毫的闪失,允礼必定食不甘味,所以为了让允礼更加舒心一点,宁贵人便把对允礼的情感,部分的倾注到了甄嬛的身上。
这一点,在滴血验亲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宁贵人本可以和甄嬛形同陌路,为什么却偏偏在甄嬛危难的时候,出手相助呢?我想,是因为祺贵人的指控,发挥了作用。尽管祺贵人指控的是甄嬛与温太医,但是事事却指向了凌云峰,以宁贵人的聪明和睿智,她一定猜到了甄嬛的孩子大有问题,并且一定不是温实初的。难道是允礼的么?她不敢确认,也不敢相信。但是,她可以肯定的是,一旦在这件事上,甄嬛被击倒,那么后宫众人顺藤摸瓜,甄嬛与允礼的情事一定会被翻出来,到时候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宁贵人一定会帮助甄嬛,竭力撇清脏水,还甄嬛一个清白。
在滴血验亲的事件中,宁贵人四两拨千斤,两句话就挑明了净白师太的破绽,形势瞬间翻转。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宁贵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她的一顿辩驳,才使得雍正心中的疑虑打消。
而在小像事件中,宁嫔再次出手帮助了甄嬛,却也间接的把浣碧送上了允礼的花轿。
浣碧出嫁一段,甄嬛和宁嫔两人感慨颇深。二人争来争去,浣碧却笑到了最后。甄嬛说,你我二人早已没了浣碧的机会。其实,两人何尝不知如此,只不过一直自己骗自己,直到浣碧出嫁,她们才终于清梦做醒,明白了一切都不过是虚妄。
《诗经》中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甄嬛一直苦心寻找着自己的良人,宁嫔的良人近在眼前,却咫尺天涯。甄嬛在入宫初期,最初以为皇上是十七王爷的时候,她就说,我和她身份有别,何来的良人一说?
可是后期,甄嬛却和允礼越走越近。允礼也是宁嫔心中的良人,可是宁嫔却受到封建礼教的限制,未能有半分僭越。从这一点上来说,宁嫔比甄嬛更加刚烈,她的爱也比甄嬛的更加纯粹。当她知道了双生子的真实身份之后,她眼中闪动的晶莹,让心怜爱。
只是,当甄嬛毒杀允礼之后,宁嫔连唯一的念想都没有了。她没有办法狠甄嬛,因为她知道,甄嬛尽管下手毒杀,但是心中的痛一定不比自己少半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雍正,所以当允礼离开之后,雍正的驾鹤之路,也就被顺利开启了。
宁嫔在甄嬛的无言授意和半推半就之中,完成了屠龙的大业。其实,敢于“屠龙”的,在清朝时期,还有一位嫔妃,就是后来实际统治中国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宁嫔和慈禧,“屠龙”的手段都大体相同,宁嫔用丸药毒杀了雍正,慈禧用砒霜了结了光绪的性命。只不过,这两人却又有本质的不同。慈禧被权利蒙蔽了双眼,才行弑子之事,宁嫔出于忠贞的爱情,才大胆弑君。而最终,雍正也倒在了甄嬛、宁嫔之间对他深深的狠和对允礼浓烈的爱的血泊中。
雍正于公元1735年10月8日离世,这个执政只有十三年的皇帝,是清朝康乾盛世当中,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就像电视剧《芈月传》中的秦王赢驷一样,雍正也是一个在王朝大业开疆扩土过程中的一位承上启下的君王。
雍正死于农历八月二十三,中秋刚过,正是由热转凉的秋天。李煜在《相见欢秋思》中这样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苑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我想,这首词恰恰是宁嫔心底最真实的写照。
曾经的无忧无虑的少女,被卷裹进宫廷的爱欲情仇当中,个中滋味,或许只有她自己,才能吞咽咀嚼得清楚。宁嫔用后宫的寂寞锁住了这血染的清秋,也锁住了对允礼无边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