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毒舌电影原创:dsmovie)
Sir又来了,戏演得很好。
这次聊的,是一部有意思的主旋律抗日剧。
大家都知道,抗日、谍战一类雷剧的槽点,已经是过去式。近几年,国产抗日、谍战题材也出现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虽然当下最流行的,还是这种偶像剧画风……
《解密》《麻雀》《胭脂》
咳咳,Sir要讲的,当然不是以上几部。
在这个主旋律都开始看脸的时代,Sir想给你们来点不一样的菜。
它更应该成为爆款。
喏,就是这部——
《好家伙》
讲到这部剧的魅力,就不得不提编剧的名字:兰晓龙。
出了名地会写男人血性,此前大热的“兵团线”三部曲(《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已经帮他圈了一票喜欢男人戏的真爱粉。
“兵团线”三部曲豆瓣评分分别是9.1、8.7和8.9
三部作品均口碑不俗,在国产剧中,可谓水准稳定且难得。
然而,这次的《好家伙》,一开始就遭遇了“难产”。
故事改编自兰晓龙的原著《零号特工》。在《好家伙》前,这部小说已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然而口碑和收视都惨不忍睹……
豆瓣只有63人评价,评分6.0
眼看着自己满意的小说被拍成这么一副惨样,兰晓龙坐不住了。
他自己担任编剧,和导演简川訸(执导过《欢乐颂》)一起,决定重拍这个故事。
用的演员也是合作多次的“老人”,两大主演:李晨和张译。
雄心勃勃地拍出《好家伙》,并打算以此作为开山,开辟出“好坏丑”三部曲。
结果……2012年就制作好的剧,莫名遭雪藏。
13年时,主演之一的李晨还曾痛心地发过一则微博:
如果一部诚意之作最终无法与观众见面,那我就卸甲归田。
4年过去了,就在大家快要淡忘的时候,这部剧终于又出现在了大众眼前。
Sir果断撸了十来集。
负责任地说一句:这还是一部兰晓龙式的、不落俗套的主旋律。
原因很简单:
它是一部谍战、抗日剧,更是一部写人性、写成长的剧——
包裹在抗战、家国情义大背景下,《好家伙》最终拷问的还是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抉择,以及各自抉择的代价。
先来简单介绍下剧情。
故事背景设定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之后的数十年里,日本人兵临城下,而国难当头,国民党还在与共产党内斗。
全剧80%的篇幅,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种子……
这个种子当然不是你想找的那种(想歪的,都去小黑屋蹲着)。
剧中的种子,就是共产党情报系统的备份;同时,保护备份的人也被称为种子。
故事开篇,就是情报系统再次遭到打击,种子们要搏命出动了:
听到惊蛰就得不惜一切
把种子送到地头
咱们粉身碎骨让种子生根发芽
为了迷惑敌人,“假种子”们掩护着唯一的“真种子”,前赴后继地送死。
可以说,“找种子”的剧情设定,为整部剧奠定了残酷的底色。
而兰晓龙,再一次透过性格、身世、选择都不同的“正反”两个人,以他们各自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为线索,顺畅地串起了整个故事。
——这样的设置,正是兰晓龙的拿手好戏。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和成才,就是正反、明暗两面的对比。
一个傻、一个精;一个“孬”、一个好;一个像阿斗,另一个似栋梁。
谁料想,总是傻傻坚持着的许三多成了兵王,“好苗子”成才却一度抛弃了理想和战友,跌入人生低谷。
两个人物一正一反的对比,当年触动了不少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和初心。
在《好家伙》里,芦焱(张译 饰),和时光(李晨 饰),也是被放入昏沉时代大背景下的一组对比人物。
但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只是截然不同的理想与情怀。
角色的名字里,就藏着编剧的隐喻,甚至暗含了他们的人物命运和历程:
芦焱,三簇火叠在一起,象征着火花、冲突与热烈。
时光,似乎在说时间才是解药,暗示着人物选择的转变。
而芦焱和时光的角色,完全是对立的。
一个是种子,一个负责把种子赶尽杀绝。
“种子一号”芦焱,是个出身上海、流落西北的野路子教书匠:
在外人眼中的性格,是这样的:
此人孤僻、懦弱
不爱与成人打交道
倒爱与蒙童智障为伍
原著里的芦焱名字叫“零”,寓意角色是张白纸。
但兰晓龙结合张译性格,进行量身定做的改编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芦焱——
莽撞地加入一场刺杀国民党要员的行动;莽撞地寻找延安;再莽撞地变成“种子”。
这是个莫名被卷入时代洪流的人物,一点都不“伟光正”。
甚至,第一次遇到土匪时光的时候,还很怂。
两人在大沙漠里狭路相逢,芦焱对时光打破了自己和村民的生活,感到愤怒。
时光直接挑衅他:
但这个“穷教书匠”就……直接来了句:
我没种
可是关键时刻,为了保护他以为的真正的“种子”,不惜豁出性命:
你蛮可以有关文有路条
平平安安 堂堂皇皇地去走
留下我们来招苍蝇不就完了吗
无论西北大漠,还是繁华的上海,这个人物始终够味儿:面上怂,心里硬。
再来看看另一主角,李晨。
Sir觉得,兰晓龙也为他打造了一个十分适合的角色:时光。
这张图比Sir差点,但也够荷尔蒙爆棚了
相比芦焱,时光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知道自己所求。
他从上海的棚户区里被国民党高层人物屠先生收养,干的是将“种子”赶尽杀绝的勾当。
但他干得无比坦然——因为他心中,坚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
看 这是我替先生印上的脚印
先生说 未来十年的中国
就是梦与梦的战争
他不是走狗,不过是沉浸在屠先生告诉他的一场梦中
身为一个坦荡的反派,时光还是个有血性的汉子:
对下属一出手就正中红(dang)心(bu),做事干净利落,从不拖泥带水。
看着都疼系列……
为了追求理想,时光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定。
腿被子弹打中,硬是把腿截了,就算是用假肢也要继续追击屠先生告诉他的目标人物……
截肢前流的一滴泪,带感
同时,剧中还有另一条线。
这就要提到3个老家伙:屠先生,若水和青山。
一句话总结:屠先生和若水是国民党里内讧的两个头儿,而青山是共产党。
他们三人,曾经在国共合作时期一起北伐,最终却走上了全然不同的道路……
这三人的角色名字,也各有寓意:
青山永远不改。
若水随势改变。
屠先生,也就只剩下一个屠字……
青山(杨新鸣 饰),刚出场的时候,是一个爱财如命的前朝遗老形象。
逃亡还要跟车夫讨价还价
后来才发现,这些都是表象……他其实就是个正大光明的共产党。
死到临头,还不忘劝说时光
若水(赵志君 饰),到了中段才登场,表面上还是个没立场的油滑小人:
甚至看到儿子倒在家门口,也不想认
至于贯穿全剧的“屠先生”(高捷 饰),他收养时光,但也把他当成棋子;和青山是老对手,斗智斗勇了大半辈子。
这些复杂的人物,共同演绎了《好家伙》中,藏在迷雾背后的故事。
当然,在Sir看来,设计出有意思的人物,并不是一部主旋律剧中最难的部分。
难的是,如何在人物命运上,体现出内忧外患大背景之下的家、国、情、义。
一部好的主旋律剧集,最重要的,就是写出主旋律之外的杂音。
正如Sir前文所说——
包裹在抗战、家国情义大背景下,《好家伙》最终拷问的还是个人的抉择,以及代价。
它描述了一群没有光环的、不完美的家伙,然后把观众带进角色的坑里,陪他们一起纠结、痛苦,经历抉择之后的成长,或者更糟的结局。
比如党员青山,在家和国的抉择里,他选择了国。
代价是家庭——革命之余,他是个失败的父亲和爷爷。
回家时给孙辈带糖人都要小心翼翼,结果仍被儿媳妇嫌弃。
好不容易抽空逗逗孙子孙女,享受片刻天伦之乐。
转眼又看到自己的心意被弃若敝履,心灰气丧。
这被儿子嫌弃后受伤的眼神
编剧没有回避这个现实:选择了革命的青山,在家庭里,损失惨重。
至于人物之间情和义的纠结点,就来得更复杂多元。
老一辈屠先生、若水、青山,三个人曾经一起北伐,最终却反目成仇。
和屠先生是老对头的青山,又想要救赎他手下的时光。
青山认为时光本性善良
这一老一少,亦师、亦敌、亦友。
他们的关系,就像剧中对其他关系、人物的刻画一样——复杂。
所以时光被青山触动了,甚至会发狂地埋怨青山多管闲事救赎他……
我就是在那最底层出生的
我在做命中注定的事情
你个老掉牙的 没翅膀的
烂穿了肠子的 发了霉的天使
当然,《好家伙》也有缺点,比如叙事太过碎片化,慢热,一些地方,也看到被剪刀咔嚓后衔接的生硬。
但,瑕不掩瑜。
很多人都没搞懂 第一集里屋顶上跳舞的人为什么出现
编剧兰晓龙,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曾直言不讳:本来就没打算写一个传统的主旋律。
我把主旋律理解为:“这个民族想了想”
主旋律不应该仅仅是歌颂
Sir喜欢他的这个解读——
所谓的主旋律,描绘的不该是毫无缘由的愤慨、牺牲、奉献,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思考之后做出的真实选择。
人性不可直视,不能断言。
好人也会坏、坏人也有好,难的是剖开好人身上的坏,扒开坏人身上的好。
具体到男人。
有人少年意气,有人老年颓靡,难的是能把小伙子的棱角慢慢磨平,又唤醒了老头骨子里从未褪去的血气。
在《好家伙》里,每个人都在几十集的剧里“想了想”,这种思考,融入了沉重的历史大背景,显得壮阔而沧桑。
讲真,Sir和每个观众一样,并不是排斥主旋律,而是期待其中,能够多一些不同的故事。
《好家伙》里的男人们,在Sir看来,都硬。
这里的硬,不是对力量的崇拜,对粗犷的赞美,那跟今天对偶像剧小鲜肉男宠式的消费并无二致。
这里的硬,指的是它跳出主旋律尾大不掉的设定,比起夸夸而谈宏大的时代精神,它更在意刻画真实人生里,那些尖细却一言难尽的痛苦和承受这种痛苦的勇气——
有的人被生活压弯了腰,有的人就算骨头压折了也还是臭石头;而不同的人们,就在这些过程中或幡然悔悟,或转身为贼。
正是他们做出的自我选择,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更生动的战争年代。
这个民族想了想。
于是才有——这个民族燃烧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的,搜狐视频有。
编辑助理:猫喵喵
毒舌电影原创,微信ID:dsmovie
微信搜索关注:毒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