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回忆的借口,又抽出时间看了一遍电视剧《汉武大帝》。不得不说经典是经典。
无论看多少次,每一次仍旧不会觉得厌烦无趣。有时候在想,这样的好剧,为什么现如今却变得少之又少。估计,太多人和小娱儿有过同样的想法。想不通、猜不透,想想都有些可怜。两部历史大剧《汉武大帝》和《康熙王朝》,堪称是历史剧的经典之作,至今都无法被其超越。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原因太多。一是态度。也就是说,原来那一辈老艺术家拍戏,讲究的实力、演技,哪里会有什么数字小姐之提。二是水平。那时候执导一部戏,大都会尊重史实。整体编剧的水平、剪辑和道具等方面,基本还原了当时那一个时代里所发生的事。
因真实而身临其境,因演绎而为之动容。每一个细小的编排,都极大地贴合了历史。人们喜欢历史,喜欢真实。如果说青春偶像剧是女人喜欢品食的一道菜肴,那么历史剧类,一定是男人最喜欢吃的一道佳品。正所谓,女人始于颜值,男人则看重实力。
我们今天先不多说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主要来说说汉武大帝。这部当年在央视播出足足有80集的历史大剧,在现在的平台里,剪辑保留了只有56集。里面一些剪掉的镜头,纵然觉得有些突兀,显得跳戏。但是,这并不能否认这部大剧的好评度。
一部剧里,先后用了三个演员演绎皇帝,来诠释西汉时期这一历史。前一段,先是焦晃老师主演的汉景帝刘启。这个角色的演绎,让人看到了刘启这个帝王,在那个时期里的无奈和聪明之举。
一边要攻打匈奴无力,一边又要想方设法灭诸侯,讨好窦老太。可见这宫里宫外,都是暗藏杀机。特别是窦老太,一直想要立其另一个儿子梁王为储的想法,实在是使刘启倍感头痛。好在,在折腾了好久以后,慢慢改变了这样的现状。
杜淳饰演的十几岁皇帝刘彻,当真是初生牛福不怕虎。一心想着改变帝制,推陈出新。可是,这刚刚的娃儿,哪里有什么大权。窦老太的干政,让这位有野心的皇帝,希望彻底破灭。
到了陈宝国饰演的青年刘彻开始,一系列的大事开始酝酿。虽然早期刚刚执政时,也是被老太一直压着,监视着,不能行使自己的权利。
可是看过的人都知道,窦老太确实也是良苦用心。用一连串的手段来磨练孙子刘彻,间接地教会他沉得住气,如何破解一道又一道的难题。
一切在窦老太死后,刘彻这位历史上最有名的汉朝皇帝,开始了改革之举。先是用一些手段,慢慢弄掉了舅舅田蚡。后又让自己的母亲王氏,不再干预朝政。在军事上的改革是大胆启用新人。重用卫青、霍去病等年轻将领不说,就是主父偃这种文臣,也是一样。一连跳四级,就足以看出刘彻的改革的胆大。
特别是在征战匈奴这一段时期里,让人看到了刘彻这位皇帝的机智和野心。财政不行,改革,重用一个桑弘羊,搞定。武器不行,钻研。待到张骞出使他国回来,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说到张骞,一定要提到出塞回来以后这一凄惨的一幕。叫饭花子的乞丐打扮,让满朝的文武百官见了以后,都潸然泪下。尤其是在张骞发出一声:汉使张骞向陛下复命,着实是直戳人心。几乎每一个,看过这一幕的人,也会忍不住落泪。即使是男人,也不可避免。
只能说,这是好剧,好情景的设定。在圆满描述了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让人感同身受。一个人,为了国家的使命。受再大的折磨和委屈,也都是值得的。当然,这部剧里,还有另外一个情景,也是催人泪下。没错,就是年老的卫青,爬上台阶见皇上那一段。
此情此景,配上这扇人的音乐,不掉一滴眼泪的人,估计是没有。不用人扶,这是一个老兵的执着。用正装来接待,这是一种君臣间的尊重。
刘彻和卫青间的关系,是君臣,是朋友,是亲戚,也是知己。有的时候很微妙,有的时候很突出。一方面是完全的信任,一方面又是时不时的打压。这一段情谊的演绎,绝对是经典之作。
也就是说,在这一部剧里,所阐述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有故事性的。都有陈设,均有铺垫。什么样的人,犯了什么样的事儿,有了什么样的结局。
霍去病这样一个年少的大将军英年早逝,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案例。在战场上屡建战功的才俊,深受皇帝喜欢。用箭射死李敢的那件事,就足以看出对其的看重。
只可惜,24岁的大将,在去朔方的途中逝去。有关于霍去病的死法,纵然是有多种。不过,这种因瘟疫的推测设定,至少也是贴合事实。排除这个,还有老将军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战死在沙场的李广,总好过在攻打匈奴时,因为迷路自杀的说法要完美。
尤其是在一个又一个和自己征战多年,辅佐自己的人,都相继离开时。这一段故事的演绎,同样也是点睛之笔。一个《罪己诏》让人看出了明君的所为。
敢于承认自己的功绩和过错,这在历代皇帝里,可是少见。正如让霍光在写这个《罪己诏》时,刘彻所说,为何就不能这样写的质问。
可见,这部《汉武大帝》的精彩度和真实度,有多牛。剧里诸多的精彩之处,但不能用一些文字所能阐述。不过,这一段发于己心的阐述,确是喜爱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