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军团·中国军号 作者:战地记者队记者梅世雄、刘宝瑞,通讯员刘坤厚、刘延雷、刘枭枭 图频丨刘枭枭
北纬53°,祖国陆地版图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
村里有一条3.3公里的蜿蜒山路。
山路的这头,连着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连;另一头,连着北红村希望小学。从2006年3月至今,连队先后选派5名优秀官兵到这所偏僻的小学义务支教。
官兵巡逻在边境线上
3月1日,北红村希望小学开学的日子。早上7点,迎着初升的太阳,学校师生和连队官兵在校园国旗杆前整齐列队。两名护旗手军容严整,手捧鲜艳的五星红旗,交付升旗手董超手中。大家高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礼、军礼,歌声穿过空旷的村落,在山间回荡。
升国旗唱国歌
升旗仪式结束,孩子们围在董超周围,争相与他合影留念。董超是连队的副指导员,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红村希望小学义务支教老师。
时光之针拨回到2006年3月。当时的北红村,“不通邮、不通电、不通车”,离县城136公里的距离宛如天堑,“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条件十分艰苦。
有一天,战士宋红举到学校参加义务劳动。烟熏火燎的教室、破旧不堪的课桌椅、极度匮乏的师资力量......了解到孩子们艰苦的学习条件,他感到十分心酸。
经过深思熟虑,宋红举向连队提出到学校义务支教的申请,成了学校第一任支教“兵老师”。因为每天要正常参加连队紧张的执勤和训练,宋红举只能压缩晚上休息时间备课,并将每年休假时间排在学校寒暑假期间。有时学生放假了,连队工作又赶上最繁忙的时候,他就主动放弃休假,不曾耽误一节课。
第二任“兵老师”肖帅从百公里外的县城买来蛋糕,为孩子们过生日
连指导员秦国强介绍,支教时,宋红举经常在昏暗烛光下连夜写教案、批作业。遇到因家境困难而中途辍学的孩子,他心急如焚,三番五次劝说家长,并拿出津贴给孩子们买文具和练习册,尽可能减少他们的经济负担。
宋红举的无私付出,让老乡们非常感动,几名家长干脆把本已在县城上小学的孩子接了回来,他们都说:“娃交给‘兵老师’,俺们放心!”
现任“兵老师”董超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此后,一任任“兵老师”接过宋红举的接力棒,这其中还有一名来自清华大学的战士侯国庆。
看着孩子们澄澈的眼眸,侯国庆想起了儿时的自己。同样家境贫寒,同样渴望读书,尽管成绩优异,却因家庭困境几度濒临辍学……正是在解放军叔叔的资助下,他才完成了学业。
为了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课堂效果,侯国庆想方设法创新授课形式。他把教学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幻灯片,让习惯了粉笔、黑板的孩子们学习兴趣愈发浓厚。课间休息时,侯国庆带着孩子们与他在清华大学的老师、同学视频连线,听师友们分享清华校园里的故事。校长王忠雷说,侯老师的到来,让最北山村孩子有了“清华”视野,孩子们学习劲头更足了。
现任“兵老师”董超与学生们玩游戏
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连队荣誉室里话连史、界碑前少先队员入队仪式、“六一”儿童节集体野炊……课堂之余,连队依托自身条件,以支教老师为纽带,为孩子们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连队以义务支教工作为抓手,还广泛开展了军地基层组织共建活动,与驻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军民携手戍守着祖国北疆。
开学前夕,董超和两名战士到学生家中家访,代表连队给老乡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
现任“兵老师”董超进行家访
16年来,在5任“兵老师”的爱心接力中,北红村50名学生走出大山,其中17人考上大学,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王忠雷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名毕业生追随“兵老师”的脚步,加入到火热的军营。他们带着独特的成长体验,在大江南北的座座军营里建功立业,书写着别样的青春年华。
现任“兵老师”董超与学生下五子棋
连队接力支教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各级关心关怀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有了新黑板、新课桌,还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智能化教学设备。
今年恰逢黑龙江省“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援建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军地携手,孩子们必将拥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