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国徽图案坐落在首都北京市中心、故宫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着长安街相望。
它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正门,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最初名叫承天门,是紫禁城正门。清顺治八年(1651)更名天安门。城台下有券门5阙,中间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由此出入。明清时高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34.7米。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原名丽正门;因位于紫禁城正前方,又有“前门”之称。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集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与正阳门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当时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代表之作。近600年饱经沧桑,几毁几修,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是最高大的一座,超过天安门。
前门:其实就是正阳门箭楼,位于正阳门城楼南,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上下共4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7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高度也超过天安门。设4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8门箭楼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前门形式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端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代紫禁城正门之一,也是清代皇城正门,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天安门相同。端门城楼在明清两代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承天门),长达两华里;同时端门和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今高度略低于天安门。
午门:紫禁城(明清皇宫)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清朝顺治四年(1647)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也称雁翅楼、五凤楼。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通高37.95米,超过天安门。
神武门:紫禁城即故宫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玄武门,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钟不鸣。城台开有3门,帝后走中间正门,他人由两侧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明末李自成义军打进宫,皇帝崇祯亦由此门逃出到煤山(今景山)上吊自杀。门总高31米。
永定门:明清北京外城城墙正门,位于中轴线上,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北京外城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5间,进深3间,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城墙于1950年开始被陆续拆除,1957年城楼和箭楼亦遭到拆毁。2004年城楼复建,成为北京古城第一座复建的城门。
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现仅存箭楼。自古就是北京重要交通枢纽。德胜门箭楼雄踞于12.6米高城台之上,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面阔7间,后出抱厦5间,楼连台通高31.9米。对外3面墙体上下共设4排箭窗,总计82孔。1915年瓮城和闸楼被拆除,1921年城楼被拆除,1980年国家对箭楼进行修缮,1982年竣工。1993年改为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
东便门:北京外城东南端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明朝嘉靖四十三年(1564),政府为防御蒙古骑兵骚扰,增强北京城防卫,保障北京城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城,在外城的最东端修建了这座东便门。现存角楼建于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通高29米,四面开箭窗14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