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在内地人看来,香港是葡萄酒和绿色的资本主义世界。香港人跳着马跳舞,腰间挂着很多金子,虽然不能一定抬头看,但心里总是有敬畏感。
在香港人看来,内地是一片资源丰厚、人口众多的发达地区,内地人就是土包子和乡下人的代名词。香港人在内地人面前的优越感简直波涛汹涌,而内地人对香港人的势利和傲慢也一肚子意见。这在两边的文艺作品中也都有反映,内地影视剧中时不时出现留着长发、打扮成富商样的香港骗子,而港片中出现的内地“表哥”要么左得要命,要么土得掉渣。后来,香港导演张鑫炎来内地与众多的全国武术冠军们合作了电影《少林寺》,创下了港人主导幕后、内地武星出力的武侠功夫片拍摄模式。由于内地消费水平低,人员工资低,真山实水美不胜收,武术队员在打斗技能上远胜香港明星,而且吃苦耐劳,越来越多的香港导演来到内地拍片。内地人抱着一种虚心学习和筑巢引凤的心态,为香港剧组大开方便之门,香港大导演李翰祥来京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在故宫内畅行无阻,一律实景拍摄。这在今天已经是不可想象的事了。
1985年,内地最为火爆的两部电视剧都是香港制造:一个是许文强风衣礼帽闯荡江湖的《上海滩》,一个是傻郭靖九死一生成长为侠之大者的《射雕英雄传》。
香港无线1983版《射雕英雄传》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共59集,分三部《铁血丹心》(19集》、《东邪西毒》(20集)、《华山论剑》(20集),1983年在香港播映,两年后登陆内地,成为当年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1)依稀往梦似曾见
一个为这部电视剧痴迷了20多年的“雕迷”这样写道:
《射雕》我是先看的电视剧,后看的小说。两者一上来都没看全,都是断简残片。1985年,我是一名住校的初中生,电视是看不着了,却传来了《射雕英雄传》的威名。不是纯粹的好名声,一是神奇,二是恐怖。听说剧情和功夫够劲,令人一沾包就沉迷,也听说其中有个梅超风,比地狱的勾魂使者还凶,其威慑力冲出屏幕,走向人们的谈资。因为版权的问题,这部剧没有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播过,然而地市级电视台不管版权的劳什子,先是省会太原播了,然后忻州地区台也播了,我听得耳朵长茧,眼睛放光,却被困在教室里上晚自习无缘欣赏。
学生总要放寒暑假,地区台反复在播,似乎专为照顾我这赶不上头锅饺子的人。一见就引为知音,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等晚上的两集《射雕》。地区台的信号异常飘忽,看着看着,憨郭靖、俏黄蓉就成了白幕或者雪花,有时通过转动天线的方向能解决,有时却得走好几家才能勉强看全。武打片那时最火,之前的电影《少林寺》、电视剧《霍元甲》都红得发紫,《射雕》一播再播,始终火得不行。第一部《铁血丹心》我看的不多,后来有了影碟才通过电脑补全。《东邪西毒》看了大半,最是痴迷沉醉,欲罢不能。《华山论剑》全伙看齐,总算不那么目迷神夺了。我印证了之前听来的成见:《射雕》的神奇之处在于,以前影视里的插招换式是人力所能达致的,而《射雕》里的武功进入了凡人万万不能的境界。万有引力不起作用,想怎么飞就怎么飞。琴棋书画全用来动武,文武不再分家。电脑特技凑趣,九阴十八爪和降龙十八掌施展之前携带的画面定式,非常洋气,非常神妙。《射雕》的恐怖之处在于,《铁血丹心》里那个梅超风,形象是无常和疯子的混合体,而且来无影去无踪,专拿活人当练功的靶子,一出手就在人的头上抓出五个洞来。这么一个魔怪,在剧中相当长的时段里没人治得住她,相当吓人。
我当时一个是被“武功”这个神物所惑,那些现在看来既无根底、也无力道的打斗,在我的心中简直就是神迹。那些名目,个个都比我的日常所见高出几重境界,什么“双手互博”“亢龙有悔”,什么“天罡北斗阵”、“三十六路打狗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悬念有如一根纤细柔韧的钢丝,始终牵着我的鼻子。我开始以为,江南七怪就是不世出的狠角色了,谁知道他们连邱道长的一半也及不上。邱处机又干不过梅超风,梅疯婆很是横行了一阵子。我刚刚觉得观止矣观止矣,东邪、西毒、北丐接连出场了。老是天外天楼外楼的感觉,老也跟不上趟。更让我懵懂少年肝颤的是,郭靖和黄蓉明明爱得好好的,不是师门不准,就是老爸干预,好不容易谈拢了吧,双方又成了血海深仇的对头,把个靖蓉夹在中间爱得好不辛酸。在知道欧阳锋是杀死江南四怪的凶手之前,我的牵肠挂肚一点儿不比剧中的两小更少。总算华山论剑,郭靖修成正果,靖蓉缔结美满婚姻,远走尘世之外。我也得偿所愿,放心地开学返校了。
那时金庸的名头还未响彻云霄,我看了电视剧也不知道找原著读。小说是无意中撞到我手里的,一本十六开的薄本儿。为什么是薄本儿?因为精明的书商把一套《射雕》拆成了十本来卖,来租。内地正版金庸全集要等1994年三联书店的大手笔,而上书“宝文堂书店”的那几本书也是后来得见的,最初传来的就是书商私印的“分拆”本。这本里写的是靖蓉水边定情到桃花岛求亲的段落。黄蓉单相思,过家家解闷,用泥人捏了靖哥哥和自己,念念有辞地给盛饭。这一切被郭靖暗中看在眼里,大为感动。我也对这段大为心动。欧阳克的灵蛇拳,黄蓉的叫化鸡,郭靖的笨蛋悟性,写得好啊。最妙的是桃花岛上比武,三大高手用箫声、铁筝和吼叫比拼内力,却偏偏被郭靖破鞋打出的节奏乱了心神。接着带出老顽童,黄药师用计关了他多年,他回敬一盆尿一鞋屎就算扯平,委实搞笑。
在此之前,《水浒传》和《三侠五义》是我的枕边宝书,现在跟《射雕》一比,简直成了清汤寡水的社教读物,在娱乐性上的落差可以光年来计。从此,我在业余时间专门致力于寻找《射雕》的其他部分。那是怎样一个文化残缺的年代啊,看全这套书竟然花了我差不多两年时间。其间,我用上了大海捞针的刺探、死皮赖脸的恳求、巧取豪夺的截留等诸般招数,有时脸皮受损、信心受挫,还是不折不挠地完成任务。到目前为止,这套书我看了三遍,电视剧看了两次,每当听见“依稀往梦似曾见”的歌声,还是很有感触。
这个故事可能只属于这位执著的“雕迷”,但这样的投入心态属于所有被《射雕英雄传》深深吸引过的人。说起来,在八十年代中期,人们已经有了很多中文化娱乐项目可以选择:可以看小说,听流行歌曲,进影院看电影,在家里养君子兰,但那个时候的文化消费仍然带有“群体迷恋”的气息,一个热门文艺作品会成为大多数中国人追逐的对象,而《射雕》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一个。
(2)五大主创功力深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的代表作,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成书后风靡于华人世界,并成为影视改编的富矿。在无线版的《射雕》之前,已经有了米雪和白彪担纲的佳艺1976年版,而且反响不错。无线抱着必须胜出的雄心,派出了强悍的制作阵容。
1983版《射雕》的监制是王天林。在无线电视,监制是一部剧集的掌舵人。王天林是王晶的老爸,是粤语长片时代的重要导演。2007年,王天林还入选了“香港影史百佳导演”,同时入选的还有吴宇森等人。1950年,王天林导演了处女作《峨眉飞剑侠》。1959年执导《家有喜事》,获第7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名片还有《野玫瑰之恋》、《南北和》、《深官怨》等。他从1973年加入无线电视台任监制,监制作品有《啼笑姻缘》、《书剑恩仇录》、《陆小凤》、《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在此期间,他栽培和提拔了杜琪峰和王晶。
王天林晚年不做导演,而是像武侠名导楚原一样热衷于客串。在杜琪峰和王晶导演的大部分片子里,都会给王天林安排一个角色。2006年,78岁的王天林凭着《黑社会》中的表演,入围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讲到电影的艺术和商业之分,他坚持认为:“这世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赚钱,你拍得自己再喜欢,没票房也不行!别以为只有搞艺术创作很难,导演要能把握住市场的风向,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王天林坐镇剧组拿大主意,《射雕》具体的导演工作主要是范秀明和杜琪峰干的。范秀明在内地名气不彰,其实是无线武侠剧的重要创作者。他的作品除了83版《射雕英雄传》,还有90年代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这些作品都在内地掀起了巨大的反响。1997年香港回归后,范秀明来到内地,连续拍摄了《马永贞》、《武林外史》、《流星蝴蝶剑》、《大汉天子》系列、《李卫当官2》、《天下有情人之名扬花鼓》等电视剧。
杜琪峰现而今已是香港电影的一面旗帜。在成立“银河映像”之前,他尝试了武侠功夫(《碧水寒山夺命金》、黑帮枪战(《城市特警》)、煽情正剧(《阿郎正传》)、搞笑闹剧(《八星报喜》《审死官》)等所有类型电影,算得上是票房灵药。树起银河大旗后,他既拍独具特色的作者电影,如《枪火》《PTU》《黑社会》,也拍轻松好玩的票房之作,如《瘦身男女》《暗战》。在香港电影低迷的大环境下,只有他和他的团队能开工很足,而且影片风格不失香港特色。
1983版《射雕》的执行导演是鞠觉亮,他也主导和参与拍摄了很多金庸剧,包括《鹿鼎记》(梁朝伟、刘德华版)、《雪山飞狐》(吕良伟版)、《神雕侠侣》(刘德华版)。后来,内地的张纪中开始翻拍金庸剧,在《射雕》片场中与导演王进意见分歧,鞠觉亮火线增援,为完成该剧立下汗马功劳。随后,他又执导了张纪中的《天龙八部》,以及新版《水浒传》。与范秀明一样,他至今活跃在大陆的诸多电视剧组。
《射雕》的武术指导是程小东,他的英名和成就无须多说。他的最大成就是与徐克合作,开创了新派武侠电影飞天遁地的视觉风格。在《射雕》中,他的“空军”本色初显,跳跃、翻腾镜头颇多,初当“侠女”的翁美玲被他吊在空中飞来荡去,芳心怕怕。他擅长把没有功底的演员拍成武林高手,《射雕》主角中没有练家子,打得也挺好看。
如今,王天林老师已经作古。他的众多弟子仍是华语电影和电视剧的主力干将,他的儿子王晶的电影《澳门风云2》即将登陆2015年春节档。所谓薪火相传,所谓下自成蹊。
(3)红颜薄命翁美玲
《射雕》走红,首先是因为剧中人的魅力。人物是金庸创造的,编剧去掉了很多枝蔓,重点展现靖蓉爱情,让它更符合电视观众的欣赏习惯。难得的是,这一版中的主角和配角绝大多数做到了形神兼备,无可替代。
扮演郭靖的黄日华,1980年毕业于无线第九期艺员培训班。他的运气非常好,上来就演主角,一演就受肯定,这点比“死跑龙套的”周星驰幸运了好多。他的外型和性格非常适合“郭靖”这个角色,一炮而红。多年以来,他主要在电视圈发展,只拍过《醉拳2》《五虎将决裂》等不多的电影,电视剧倒有大批经典作品,包括《天龙八部》、《义不容情》《O记实录》等。
苗侨伟的“杨康”坏得有个性,几乎是不可超越的。玉树临风,人面兽心。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反复无常,恶贯满盈。这些成语都适合这版杨康。苗侨伟后来淡出了演艺圈转投商海,赢得亿万身家后近年又回头演戏,在无线剧集中演中年人,在刘德华张罗的《兄弟之生死同盟》中演了个有情有义的大哥。
穆念慈由杨盼盼扮演。这个“穆念慈”长相平凡,面容凄苦,很像是琼瑶苦情戏中的女主角。杨盼盼出身台湾电影世家,八岁开始学刀马旦,十三岁的时候开始当替身,后来离开台湾到香港发展,拍了大量金庸剧和功夫电影。由于身手不凡,擅长打戏,杨盼盼获得了“女成龙”的称号。后来,杨盼盼返回台湾,成立自己的公司投拍影视剧。
最让人最难忘的自然是“俏黄蓉”翁美玲。她在英国上学时参加英国华裔小姐选美获得亚军,萌发了进军娱乐圈的想法。在返回香港参加香港小姐选美时,翁美玲因为身材不“标准”没能进入前五名,但无线看中她的个性和学历,愿意跟她签约。
为此,她曾经犹豫不决,觉得辛辛苦苦在英国读完纺织设计回来,如果加入无线工作,岂不是学非所用,白白浪费了辛苦多年的成果?不过,几经考虑后,她还是决定尝试演电视,“世事很多时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她先演了电视剧《侠女十三妹》里的“双格格”,演“安公子”的正是她的命中“克星”汤镇业,此剧曾在内地播出,很有影响。因为表现不错,她随后获得了《射雕》里“黄蓉”一角。
作为一介新人,翁美玲既惊喜又惶恐。她在文章里写道:“一个像我演技尚嫩、武打不精的人去做这角色,真是谈何容易?加上听说米雪姐姐当年的确把黄蓉演得惟妙惟肖,故难免令观众将来会把我和她相比,内心的压力便更大了。” 她要凭“勇气、努力、尽心”六个字去演心目中的黄蓉,很多时候“连做梦也忘不了某场的表现”。
武戏对翁美玲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尽管武术指导程小东费很多心思教她如何成为一个“侠女”,她总感到手脚不能合一,顾得打来顾不了表情,因为舞起刀来是需要敏捷和有节奏感,加上和对手要配合好才成。有时遇上要从十多尺高的高楼或大树跳下来,或者要在水底一战,她都得鼓起勇气才能应付。有一场她与三人对打,一不留神被对方兵器划破了左眼。血水和泪珠如黄豆般滚下来,她强忍着告诉自己:“根本不会有事的,小痛不忍,大事不成!” 结果很幸运,除了左眼双眼皮因此更深之外无恙。
曾江、程小东、任达华等人很照顾她,她很感念,但新人挑大梁,难免遇到流言蜚语。听到中伤之言,她很奇怪:“为何他们要这样对我?难道伤了我的自尊他们会很快慰的吗?做黄蓉是公司派演的,我只是尽责,尽本能地演好它。” 报章的八卦作风也令她生厌:“有报章杂志说我常发脾气,未红先骄。真是为之气结,试问自己才初初出道,何来未红先骄?就算遇到不愉快或做到烦的时候,也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但人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对方冷言冷语,那口气真难下,没想到一次不忍,便就被人中伤。”
《射雕》播出,翁美玲成了大明星,她沉浸在成功的美妙感觉中:“想不到干电视这行原来是这样子的。晨昏颠倒,日以继夜的工作程序(如果这仍算是程序的话),本是手无缚鸡之力,却要舞刀弄枪变成江湖侠女,工余之后又要出席很多招待会宴会之类,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最要命的就是必须发挥强大的忍耐力和抑制力去对抗那些耸人听闻的煲水新闻,所以在我的生活里没有上下班时间,没有固定的日常工作,甚至没有固定的薪酬,但我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体力透支的生活,但却多姿多采。”
无线和刘德华的恩怨起于“五年长约”,翁美玲也曾遭遇此关。邵逸夫执掌邵氏电影公司时,就采用大片场、流水线的方式制造娱乐产品,建设自己专有的拍摄基地,导演、演员夜以继日地在摄影棚里拍戏,薪酬普遍不高。为了保持整个工资结构的平衡,即使是明星也不会给太多的钱。后来邵氏二当家邹文怀“倒反”出门创立嘉禾影业,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操作模式,大腕主导创作、参与分红,甚至可以成立嘉禾的卫星电影公司,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大明星加入。在两家公司对李小龙和许冠文争夺战中,嘉禾均以这些优惠条件胜出。
邵逸夫后来转行开创了无线电视公司,仍然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做法,旗下艺人薪水不高。刘德华成名后挑战这个规则,不签长约,被雪藏多时。而翁美玲算是乖乖女,想了想就签了:“对于跟无线签约五年之事,不少朋友都表示吃惊,大叫有无搞错。不错,五年时间确是段不短的日子,我也曾慎重考虑。既然公司开给我的条件不错,而且又是公司主动提出的,要我拒绝总有点为难。于是也就毅然动笔,安心再留在视圈经历另外一个多姿多采的五年。其实,我盼望拍电影盼了好久,而亦有不少片商斟我拍戏,只是全都被公司拒绝了。当然,这是出于好意,其一公司担心档期有冲突,其二公司要严格选择剧本,为恐有损形象。”
从这段话看来,翁美玲既懂事又会说话,应该是个人情练达之人。就连黄日华多年以后回忆,也说在做人方面,常常是翁美玲给她提出建议。不过也可以看出来,遇到可能的纠纷,她是所有问题都自己扛,不去刻意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也许可以视为后来悲剧的一个注脚。
就在星途灿烂之时,1985年5月14日凌晨,翁美玲因为感情问题自杀身亡。红颜薄命,这个消息曾令多少人凄然动容。
(4)绿叶的绝世风采
《射雕》能有今日之影响,不光是主角选得好,某种程度上说,配角比主角演技更好,风采尤其逼人。这部戏中的很多配角做到了人角合一,别无分号。
“北丐洪七公”的扮演者是著名演员刘丹。他在电影圈中郁郁不得志,转投电视后峰回路转,创造了“洪七公”“冯敬尧”等经典角色。刘丹一连演出了1983年、1994年两版《射雕英雄传》,以及1983年、1995年两版《神雕侠侣》总共四个版本的“洪七公”,堪称空前绝后。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戏是:最后华山绝顶,众人制服凶顽的裘千仞,准备除去这个家伙,却被反问了一句:“你们一生中谁没有杀错过人?有的话就来杀我吧。”黄药师、郭靖等诸人扪心自问,谁也不敢打此保票。裘千仞狂笑一声,准备逃走,洪七公上场了,说:“我一生中杀了多少多少个人,全是奸佞恶徒”,言下之意,他有杀裘千仞的资格。刘丹这段戏演得威风凛凛,把舞台跺得咚咚响,让人不信他的话也难。
“东邪黄药师”的扮演者是曾江,他演过的经典角色不计其数。这么多《射雕》版本,这么多的“黄药师”,没有人比得了曾江的傲人风采,别人站他面前都显得很庸俗,精气神严重不足。黄药师的“绝招”一是迁怒,二是不解释,一个人骄傲刚愎成这样,神仙也拿他没脾气,曾江把握了人物的神髓。曾江在影视里演了很多贪腐的探长,在《大时代》《雷洛传》《跛豪》里,都有他霸气的身影。他还演了《纵横四海》中的“坏爸爸”,《英雄本色》里的“坚叔”,这两个角色一个好得出奇,一个坏得冒水儿,他都用一副冷峻面孔演出,而效果各异。
“西毒欧阳峰”的扮演者是杨泽霖。他是七十年代初邵氏电影的武打演员,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转投电视圈,以扮演反派角色为主,《射雕》中的“欧阳锋”是他最成功的角色之一。“南帝段皇爷”的扮演者是香港资深演员刘兆铭。他学习舞蹈出身,1979年被徐克选中拍摄了电影《蝶变》,从此踏上演艺之路,83版《射雕》是他的代表作。 “老顽童周伯通”是秦煌扮演的,这是剧中一等一的可爱人物。秦煌在佳视版和无线版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四次演出老顽童,堪比刘丹。近年来他还在无线演戏,陈锦鸿版的《雪山飞狐》中,他演了平四。
“成吉思汗”由秦沛扮演。秦沛出身演艺世家,他的兄弟姜大卫、尔冬升都是圈中著名演员。秦沛的“成吉思汗”霸气十足,一个个头不高、圆脸的人演出了一代天骄的狰厉,没有演技是不行的。多年以来,他一直在无线效力,参演的电影也不少,尔冬升开拍第一部作品《颠佬正传》,他为兄弟挎刀,演了个想回归常人世界却被逼得犯病的精神病人,一句“有杀无赔”骇人听闻,最后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杨铁心”的扮演者是谢贤,谢霆锋的爸爸,在粤语片时代就红极一时。1979年,谢贤加入无线电视台,担纲主演了王晶第一波赌片,是名动天下的“千王之王”。《万水千山总是情》中,也有谢贤的身影。“杨铁心”这个角色戏分吃重,但不讨巧,出不来谢贤的个人魅力。
还有,黄允材的“欧阳克”够下贱,黄文慧的“梅超风”够吓人,李司棋的“包惜弱”够闺秀,苏杏璇的“李萍够”够粗笨,朱铁和的“郭啸天”够刚烈,曾庆瑜的“瑛姑”够阴毒,关海山的“陆乘风”够气派,石坚一人扮两人,“裘千仞”够凶悍,裘千丈够滑稽,夏雨的邱处机够宗师,吴孟达的彭长老够邪气,江毅的柯镇恶够倔强。这些也是“雕迷”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人物。
就是跑龙套的也藏龙卧虎。周星驰演金兵乙,出场四次,台词四句,最后一次一回头就被梅超风抓死了,连句话都没说。刘德华演成吉思汗身边的侍卫,没有台词,只有几个镜头。吴镇宇演赵王府中的一个门卫。欧阳震华演陆乘风山庄里的一个家丁头,有几句台词。他还演了一个小乞丐,被吴孟达演的彭长老打了一顿。刘嘉玲演华筝的侍女,有一句台词:“公主,驸马醒了。”关礼杰演了成吉思汗的儿子察合台。
(5)拍不完的金庸剧
30年过去了,1983版《射雕》早已成为了一个传奇,而当年的“雕迷”们也都人到中年或者垂垂老矣。想一想,那些粗糙的画面,简陋的布景,已经不堪卒视。《射雕》的蹿红除了前面所说的原因,也是因为符合了中国人特定年代的审美需求,是典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说起来,《射雕》是金庸武侠剧世界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却不是发轫之作。香港佳视比无线更早掀起第一轮武侠风潮,改编了五套金庸名著:《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碧血剑》、《雪山飞狐》和《鹿鼎记》。无线在七十年代也曾拍了两部金庸剧,分别是郑少秋演陈家洛、汪明荃演霍青桐、余安安演香香公主的《书剑恩仇录》和郑少秋演张无忌、赵雅芝演周芷若、汪明荃演赵敏的《倚天屠龙记》。
为了对抗佳视,无线从1982年起大举翻拍金庸小说,首先是《天龙八部》,上集《六脉神剑》,下集《虚竹传奇》,由汤镇业演段誉,梁家仁演乔峰,黄日华演虚竹,石修演慕容复。然后是83版《射雕》和84版《神雕侠侣》,后者由刘德华和陈玉莲主演。接着是梁朝伟和刘德华的《鹿鼎记》,周润发、陈秀珠的《笑傲江湖》,吕良伟、戚美珍的《雪山飞狐》、黄日华、毛瞬筠的《碧血剑》声威却是一蟹不如一蟹。1986年,“无线”重拍《倚天屠龙记》,梁朝伟、黎美娴、邓萃雯分饰张无忌、赵敏、周芷若。梁朝伟在离开“无线”前,拍了最后一部金庸剧《侠客行》,石破天和韦小宝颇多相似之处。
90年代中期,无线又掀起了翻拍金庸剧的浪头,张智霖、朱茵的《射雕》,古天乐、李若彤的《神雕》,黄日华、陈浩民、樊少皇、李若彤的《天龙》,陈小春、马浚伟的《鹿鼎记》,吕颂贤、梁佩玲的《笑傲江湖》都曾经在内地播出,《天龙》和《神雕》收视大热。1999年春节,《天龙八部》在18个上星频道和15个地面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以空前的规模和声势席卷神州。
90年代末,内地制片人张纪中加入金庸剧的拍摄。李亚鹏、许晴版《笑傲江湖》被贬为“瞎熬糨糊”,李亚鹏、周迅版《射雕》被贬为“弱智青年闯江湖”,直到胡军、林志颖、刘亦菲版的《天龙》,才收获了一些掌声。黄晓明、刘亦菲的《神雕》、窦智孔、黄圣依的《碧血剑》不温不火。黄晓明版的《鹿鼎记》过审时改得乱七八糟,估计也没了个性。重要的是,进入网络时代以后,武侠剧彻底成为普通产品,品味和赞美已不是人们评论文艺作品的主调,而訾骂、挑错和嘲讽、恶搞成为了常见的习惯。张纪中武侠剧收获了口水和板砖,也收获了关注度和收视率。
台湾的金牌制作人杨佩佩号称金庸剧教母,制作过4部金庸戏,仅《笑傲江湖》就拍过两版。她制作的1985年版《笑傲江湖》中,香港演员刘雪华到台湾主演任盈盈,但并没有打响,后来真正令刘雪华大红的是琼瑶剧。1993版《倚天屠龙记》,马景涛、叶童、周海媚分别扮演张无忌、赵敏和周芷若。这一版改动较大,最后10集几乎都在讲李立群扮演的朱元璋如何夺位。1998版《神雕侠侣》是金迷和金庸本人都无法接受的,竟然让小龙女穿上了黑衣!任贤齐和吴倩莲的戏路跟杨过、小龙女完全不登对。2000年,杨佩佩居然又用任贤齐整了一版《笑傲江湖》,仍然难逃失败的命运。此后,杨佩佩没再捧金庸剧。
除了这些成套的作品,还有新加坡的范文芳1998年主演了《神雕》,内地2003年由苏有朋、贾静雯、高圆圆主演的《倚天》,后者的小美女系列和犹豫版张无忌获得了好评。
近年,华策又开始大规模翻拍金庸剧,赖水清先后执导了《天龙八部》和《鹿鼎记》,品相寻常。于正则翻拍了《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收视尚可,风评不佳。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金庸剧也早已成了华人文化的一部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只有天时、地利、任何诸般条件同时具备时,一部作品才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神迹。
《射雕英雄传》用生动的故事重复了那些千古至理:郭靖和黄蓉教导我们,对爱情一定要坚贞不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郭靖变大侠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无限风光在险峰;洪七公的铿锵誓言告诉我们,只要一个人坦荡无私,就能在遇到最苛刻的道德诘问时骄傲地说,我没做过一件错事!《射雕》却也为那些追求个性自由的观众树立了榜样:你可以像黄老邪一样用白眼面对整个世界,只在女儿面前心头一软,你可以像老顽童一样玩世不恭,把人世间当成一个游乐场。金庸就像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射雕》里诠释了种种人生观和方法论。在你目不转睛的观看时,在你意犹未竟地回味时,这些人生观和方法论就悄悄进入了你的血液,在你面对漫长的人生苦旅时,屡屡跳出来为你当家做主。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力量,这就是一部电视剧对观众的滋养。
文/李星文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请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
搜索微信号“dusheme”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回复“独舌群英汇”加入独舌的微信讨论群,与各位影视爱好者一起畅聊!
【影视独舌】
由资深媒体人、影视产业研究者李星文主编,提供深度的影视评论和产业报道。高冷、独立、有料,助大家涨姿势、补营养、览热点。涵盖微信、微博、博客、豆瓣和人人小站、网站五大载体。在今日头条、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有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