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近年来,新疆伊犁州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系列会议精神,“打击的一只手要强硬,教育疏忽的一只手也要强硬”,初步构建了党委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极端化”宣传教育格局。
各县市、各部门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唱特色戏、走创新路,形成了许多亮点:霍城县力促就业转化工作,伊宁县“分类施策,标本兼治”工作法,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实施“四步工作法”,伊宁市开展“三贴近、三注重、三发挥”工作等等,有力地巩固和加强了伊犁州意识形态阵地,遏制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促进了民族团结,弘扬了社会正气。“通过培训学习,我彻底抛弃了极端思想,我现在想说的是,我的祖国就是中国,我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名成员,我爱我的祖国,我尊重五星红旗和国家的法律。”近日,在伊宁县公安局警务室民警培训基地,参加重点人员培训的学员艾合买提·努尔克比尔真诚地说。
大宣讲如火如荼,大培训热火朝天,大转化声势威猛……去年以来,伊宁县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始终坚持“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总要求,分类施策、标本兼治,营造了“去极端化”的威猛声势,抵御了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滴灌式”宣讲每次都“滴”到“人头”渗入“人心”
1月11日,伊宁县多浪农场农二队队部热闹非凡,一场拔河比赛正在进行,参加者铆足力气,观看者热情高涨。
伊宁县多浪农场农二队是自治区级维稳重点村,宗教氛围浓厚。多浪农场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海荣告诉记者,几年前她刚来多浪农场工作时,很多人留大胡子,穿戴蒙面罩袍,人们态度冷漠,眼神更是拒人以千里之外。“现在队里没有一个穿戴蒙面罩袍、留大胡子的人,大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村里的氛围变得非常和谐,”她说,“我们对普通群众实行‘漫灌式’宣讲,对重点人员进行‘滴灌式’式宣讲,一对一帮教,并定期走访入户宣讲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许多重点人员思想转变了,积极主动投身到生产建设中来。”
“为进一步深化‘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努力在增强针对性上下功夫,安排组织、宣传、统战、政治、教育等8个部门,深入基层查找薄弱环节和工作盲点,通过一个月的认真调研分析,结合伊宁县实际,制定了《伊宁县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集中开展干部群众‘滴灌式’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本着分类施教的原则,围绕‘给谁讲,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的问题,去年以来在全县范围集中开展‘去极端化’大宣讲,确保每次宣讲都滴灌到‘人头’,渗透入‘人心’,人人参与,一个不落。”伊宁县委书记张继生说。
经过系统梳理,伊宁县将在职各级干部、教师、宗教人士、初高中在校生、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大培训学员、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有影响力的人群等9个群体共计7万余人,作为重点宣讲对象。“我们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新疆‘三史’、惠民政策、通过典型案例解析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等作为必讲内容,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宣讲对象的特点,为每个群体量身设定了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的宣讲内容。”伊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米娜瓦尔·克力木说。按照分类施教的需要,伊宁县组织了一支220人的宣讲队伍,邀请自治区、自治州专家学者,发挥其理论专长,主要为干部、教师、宗教人士等文化素质高、易集中的群体进行宣讲;选派部分县领导、离退休老干部、住村工作队员等,发挥他们了解县情、掌握政策的优势,深入农村为各族群众宣讲;遴选爱国宗教人士、各界先进模范人物、青年代表等,组成“草根宣讲员”队伍,通过统一培训,发挥他们从群众中来、讲群众话的优势,让广大群众听得懂,易接受。
“我们将重点宣讲的九类群体分成8个批次压茬进行,根据不同群体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宣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增强宣讲效果,在宣讲过程中还设置了观看专题警示片、集中宣讲、分组讨论等环节,”米娜瓦尔说,“通过现阶段350场次的宣讲,全县上下形成了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强大舆论场,各族干部群众对宗教极端思想的鉴别力和免疫力明显增强。”
大培训让冬闲变冬忙“三股势力”进行渗透的机会越来越少
军训、学双语、学技能、唱红歌……这个冬天,伊宁县农村青年忙得热火朝天。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都忙着参加大培训,学技术找工作,现在闲逛的人少了,打牌喝酒打架的人少了,村里的风气好了,社会治安也好了。”近日,提起村里年轻人的变化,伊宁县胡地亚于孜乡奥尔曼村村民居哈尔·买买提十分感慨。“伊宁县农村冬闲时间长达5个月,农村大量闲散人员无所事事,尤其是‘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三股势力’渗透的重要群体,为此我们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状况下,连续五年开展冬季劳动力大培训,通过军训来加强组织纪律教育,通过学双语、唱红歌加强认同教育,通过学习公共课加强法制教育,学员们在学知识、了解政策的同时,明辨是非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张继生说。
据了解,为了建立大培训的长效机制,伊宁县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5年培训2.5万人,每年培训5000人的培训规划。在对农牧民开展免费培训的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培训期间不但费用全免,还给每位学员每天10元的生活补助。获得初级资格证书的,每人每天再奖励5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村青年参加大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伊宁县发现制约基层发展的瓶颈主要是16—35周岁的年轻人,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即调整重点培训人员的年龄,从2013年开始提出‘两后生’培训计划、实施精准式培训、集中式培训、订单式培训。
“我们坚持就业第一,围绕‘三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三全’(全集中、全定向、全补助)培训,实现‘三个90’(以‘90后’人员为主,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就业率达到90%)。”伊宁县人社局党组书记李程说。
自2010年以来,伊宁县五年累计培训2.75万人,连续5年的大培训让伊宁县农村“冬闲变冬忙”已成为习惯,在伊宁县的大小村组都可以看见农村青年忙着培训、想着创业、急着就业的身影,“三股势力”渗透的空间和机会变得越来越小。
挽救行动营造“去极端化”宣传教育威猛声势
艾力·肉扎洪曾是伊宁县一位小有名气的歌手,自编自唱过很多歌曲。几年前,宗教极端思想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去年12月份,他进入伊宁县举办的重点人员培训班接受培训,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集中教育转变学习,我认识自己迈错了一步,几乎坠入深渊。我悔恨交加,深感辜负了父母亲的期望。”艾力·肉扎洪说。在培训期间,艾力·肉扎洪写了《母亲》这首歌,深情表达自己的忏悔。“我写这首歌,一是献给生我养我的母亲,同时也献给祖国母亲。”他说。
“如何做到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伊宁县委县政府对维稳工作薄弱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认为重点人员管控和转化工作依然是维稳工作的重点,有些基层组织仍然存在摸不清、管不住、转不好的问题,一部分通过帮教撤控或教育释放人员思想反复性大,转化效果不明显,有的再一次成为严打在押对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以往教育疏导,方式单一,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该吃药的没吃上药,成为影响转化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张继生说。
针对薄弱点,伊宁县更新思路、积极探索,制定出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去极端化“滴灌式”集中教育培训方案。首先把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进行合理分类,根据类型把他们编为A、B、C、D四个班,采取分类施教、循环办班、分批培训的方式,开展教育转化工作。其中严打在押人员为A班,培训20天;思想顽固人员为B班,培训15天;思想不稳定的重点人员和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较重的特殊群体为C班,培训7天;有可能转化的重点人员及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较轻的特殊群体为D班。A、B班由县政法委集中培训,C、D班分别由乡镇和村组负责集中培训。
伊宁县还采取循环办班、分批培训的方式,抽调500名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参与帮教工作,并将转化成果作为衡量干部政治坚强的重要标准。帮教干部亲自入村入户,了解其帮教对象的犯罪原因、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亲属的思想状况。在帮教的过程中,采取亲情感化方式,做好“五同”(同学习、同就餐、同升旗、同娱乐、同感受),与帮教对象交朋友、解疑惑、强疏导、逐步解开帮教对象的思想心结。
这个部署赢得全县少数民族干部积极响应,他们认为每位少数民族干部应该义不容辞承担起这个任务。帮教干部阿里木江·达吾提感慨地说:“一些犯罪分子给维吾尔族增添了污点,维吾尔族干部必须站出来清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这是我的光荣使命,必须拿出一种担当、负责的精神,下决心转化他们。这个工作我会坚持到底。现在干部和学员都在感谢县委县政府,我个人心里也想说一声感谢。”(任华杨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