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红色经典都记录着时代的脉搏
——与南方科技大学“音乐堂课”主持人刘辉交谈。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王源光明日报记者严星华
“你认为《教我如何不想她》真的是情歌吗?”南方科技大学“红色古典音乐概论”课中,“音乐堂课”主持人刘辉教授的提问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刘辉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红色经典音乐概论”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们经历了一场红色经典音乐的百年巡礼。记录百年奋斗历程
音乐是记录时代的重要符号。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歌声。红色经典音乐同中国革命前进的脚步结伴而行,记录了一百年以来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难忘瞬间,饱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的深刻记忆。
“每一首红色经典音乐作品,都是在时代的激荡中产生的,都记录着时代的脉搏。”课堂上,刘辉沿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脉络,将不同时期的红色经典音乐娓娓道来。
从《国际歌》《赤潮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八月桂花遍地开》《黄河大合唱》《跟着共产党走》《共产党恩情永不忘》《南泥湾》到《社会主义好》《我们走在大路上》《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进新时代》《不忘初心》《扶贫路上》《共筑中国梦》,一句句追寻理想的歌词,一个个闪耀着真理光芒的音符,一段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旋律,都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苦奋斗和光辉历程,承载着不容忘却的历史。
“可以说,红色经典音乐伴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每一个脚步,从革命战争年代走到光辉的今天。”刘辉说。
注入崭新生命力
红色经典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其独特的历史纵深感和精神穿透力。
“音乐人总会有一种使命感,要让学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和学习红色经典,将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刘辉希望以红色经典歌曲这种艺术形式,与学生共话,为红色经典注入崭新生命力,这也是南方科技大学开设这门课的初衷。
一百年来,红色音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助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开拓前行,奏响了中华民族追梦圆梦的奋进凯歌。这些歌曲的意义早已超越作品本身,它们是时代强音,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哪怕对长征历史一无所知的人听了《长征组歌》,也会被旋律中闪动着的革命激情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所感动。”同样,《红梅赞》之于红岩精神,《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之于抗美援朝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之于雷锋精神,都是在用音符为今人架设与历史对话的桥梁,都是在用旋律传递和弘扬红色精神。
“对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太好、太幸福了,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可能会有距离感。”因此,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作为男高音歌唱家的刘辉会在课堂上亲自示范演唱红色经典歌曲,这也是课堂中学生们最喜欢的环节。通过现场演唱,使同学们更近距离感受红色歌曲的魅力,让红色精神入脑、走心。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回到开头的提问,刘辉笑道,《教我如何不想她》,歌词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刘半农1920年在英国留学时所作,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思乡之情,而非男女之情。后来,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将这首诗谱成曲,被广为传唱。现在的年轻人依然喜欢这首歌,但对其背景故事不是都很清楚。
刘辉是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他演唱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怀念战友》《歌唱二小放牛郎》等革命歌曲曾家喻户晓。他告诉记者,自己的音乐党课也是南科大美育工作的一部分。“红色经典音乐,在内容上是红色的,在艺术上是经典的。这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作的音乐,具有民族音乐的风格,经得起艺术的推敲、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这些音乐通过口口相传,流传了好几辈人,渐渐深入人心、成为经典。”
以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为例,这部作品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为背景,用高超的创作技法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语言,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发出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黄河大合唱》的八个乐章里,就采用了七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刘辉说,这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在课堂上讲这样的音乐,自然是给了学生们美的熏陶和教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课堂里回响着刘辉嘹亮的歌声,音乐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里,红色精神永远年轻。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1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