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王
国境门上,冠岳庙前有坐在南朝北的舞台。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正月期间, 从初一到元宵节这里都会连续不断地唱上几天戏。 再加上街头巷尾的一些规模不大的社火活动,就是我童年记忆中最热闹的时候了。不久以后戏台被拆掉,小广场变成了煤栈,戏不再演,社火活动也少了。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很少再见到童年记忆中的那种场面。大众化、全民性的文化生活、 社会娱乐活动显得格外冷清, 绝不像今天这样繁荣丰富,多姿多彩。作为孩提时的我们, 唯一能得到的补偿与安慰就是指望着去看上一场电影了, 当然这些电影都是露天的, 它在五十年代后半叶到20世纪初非常普遍,很受民众的欢迎与喜爱。在距大境门不远的南头有一个 “解放影剧院”,白天演电影, 晚上唱戏, 但需要花钱买票。坐在这里面看电影,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土豪贵族的生活,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一年当中仅有那么几次, 大多集中在春节后的一两天内。 我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就全部消费在这个电影院了,一场接一场,直到手头的钱全部花光花尽才告罢休。 至此一年的电影费支出也就此戛然而止, 接下来的300多天中, 便是隔三差五地去看露天电影了。
当年大境门内的 “来远堡”, 即市圈里, 有一处大院是0975部队的军营, 驻着部队。 在古宏庙街西口的大院里, 有415部队的驻军。 除此之外, 上堡旗杆院、 黄旗院、 大境门外的元宝山、 外东窑、 东湾子、 孤石、 西甸子等村都驻有部队。 这些驻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营房或村子里放映一场电影,这次在元宝山,下回在孤石村, 无论春夏秋冬, 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一方面是活跃军营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则为密切军民关系, 为村民服务。 每到这一天, 村里的大喇叭就会做出提前预告。 周围的村民百姓、 大人小孩都能听得到, 相互转而告知。 我们这些同龄人当然不会放弃这一机会, 便忙着联系, 及早确定下集合地点、 出发时间, 结伴相拥去看电影。 那种兴奋、 急切、 愉悦的心情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 今天回想起来, 就像那一场场露天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回放, 难以忘怀。
电影露天放映, 每到这一天, 放映队的战士们总会提前到达, 我们也不会例外, 早早就来到了现场, 先是占好座位。 座位多靠近银幕, 中间位置是留给战士们用的。 我们用石头、 砖块或木墩子摆在地上。 示意后来者, 这个位置已有人选定, 请不要侵扰。 话虽这么说, 但事实上远非如此。少不更事的孩子们仍常常因为互不相识, 互不相让而动嘴动手, 甚至打架。 遇到这种情况, 往往就不是一两个人之间的事了。 同行的人都会参与,打群架, 打派仗就很难避免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由大人出面, 将双方劝开, 才可息事宁人。 那时候看一场电影不容易, 人多不说, 路途也远。 不早早去占好座位, 晚了就没地方, 只好绕到幕后去看, 虽也能看明白, 但却是反向的, 很别扭。 占好座位后,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亲手帮着解放军叔叔挂银幕, 拉电线, 试音响, 摆弄放映机或测试光照等。 即将天黑时, 吃完晚饭的战士们便排着队, 唱着歌, 手里提着小马扎来到银幕前坐下。 先是唱歌,彼此拉歌,之后是部队首长讲话。给战士们提要求,向村民与观众问好, 接着就开始放映电影了,程序很简单。那时的电影没有色彩,全是黑白片。题材也很单调,清一色的战争片,如《鸡毛信》《牧童投军》《红孩子》《董存瑞》《上甘岭》《五更寒》《黎明前的黑暗》《激战前夜》《七天七夜》《羊城暗哨》《扑不灭的火焰》等等。 喜剧片、生活片、娱乐片很少。记得曾看过一部叫做《警察与小偷》的外国电影是喜剧片,情节曲折,寓意深邃,惹得观众捧腹大笑,乐不可支,印象非常深刻。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露天电影, 老天不给力是常有的事。 记得有一次在外东窑村看电影, 突然间乌云笼罩田野,电鞭划破长空, 风雨大作, 巨雷震耳欲聋。 我们急忙往家跑, 不然大清河洪水一爆发我们就连家也回不去了。 大家拼命飞跑, 掉了鞋的, 飞了帽的, 摔了跤的, 喊的、 骂的,呼人的、 哭鼻子的, 一个个狼狈不堪, 今天忆起来, 也是一番别样的幸福, 很有情趣与留恋感。
1961年我升入初中, 学习繁忙, 作业增多, 看电影的机会虽然少了, 但仍不放弃那些部队营房、 村头田间的露天电影。 花钱看的电影, 记忆中仍是很少很少。 那个年代, 看一场电影并不贵, 只需花费两角钱, 学生票更便宜减半。 可由于家境贫寒, 登电影院的门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1963年,故事片 《冰山上的来客》 上映。 这部电影, 一是故事情节曲折复杂, 牵动人心。 二是电影作曲、 插曲优美动听, 感人肺腑。 三是片中一班长的扮演者原是我市新华书店的职工,叫做张冲霄, 令人羡慕。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 该片在张家口的上座率极高, 有的人甚至两遍、 三遍地去观看。 可就是这样一部脍炙人口、 令人赏心悦目的电影我却无钱去看。 当我初次欣赏和看到这部影片时,已是我参加工作十年后的1977年3月, 整整比别人晚了14年, 当然依旧是在露天电影院。
我没有忘记, 那时的中小学生们虽不像后来的 “追星族” 那样狂热无度, 但对电影演员们仍一样地热爱, 羡慕和情有独钟。 演员秦怡、 田华、陈强、 王晓棠、 王心刚、 孙道临等电影明星们的照片随身携带, 相互赠送。 印有演员个人照, 并带着影片插曲的黑白照片更是令人青睐不已, 中小学生们纷纷收藏与保存。 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 上映后, 我市籍演员张冲霄, 顷刻间成为名人, 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成为被孩子们爱戴不已的偶像。 他原所在的单位新华书店, 也因此游人倍增, 顾客盈门。 即便不买书, 也要去看看挂满了墙的一班长扮演者张冲霄的剧照形象。 一班长牺牲并被冻成冰雕后的那组镜头, 牵动着每一个人, 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并深深地刺痛着张家口的每一位观众。 随之而起的歌声 “怀念战友” 更是悲壮深沉, 催人泪下, 同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一起唱响在张家口的街头巷尾、 机关学校、工厂农村, 至今广为传唱。
在大境门内外, 部队营房或村头田间的露天电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最爱、 首选, 其情未央。 场场电影, 段段情节,就像荡漾碧波的扁舟, 丰富着我们童年时的生活。 再加上那沸腾的村庄, 热闹的观众, 活力无比的顽童及纪律严明的解放军战士永远永远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成为那个年代最 最真实且久久难忘的图腾, 记忆犹新, 永不抹灭。
《张垣记忆》邀您讲述“大境门内外的往事”
亲爱的读者, 《张垣记忆》在述说大清河, 回顾五一广场的策划过程中, 赢到了你们的认可与支持,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极大鼓舞与鞭策! 为此特向广大读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张垣记忆》 再应读者要求, 将以 “大境门” 这个张家口的地标性建筑为题, 邀您来讲述大境门及大境门内、 外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往事。
大境门庄重朴实, 饱经风霜,名播四海。 它始建于1644年,距今已有370年的历史。大境门是经省政府批复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 是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口, 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是当年张库大道的起点,连接内地与塞外的交通要道,是草原古丝路上的重要结点、货物集散地之一, 它也是张家口的另一地标性建筑。
大境门您登过吗? 发生在其周边的那些事, 您听说过多少, 经历过多少? 父辈们给您留下了哪些有关大境门的故事? 康熙夜宿大境门外的事您知道吗? 革命烈士多松年的事迹您听过吗? 张家口第二次解放, 解放军浩浩荡荡进入大境门的场景您目睹过吗? 与大境门相关的长城、 庙宇、 街道、商铺、 明清建筑、 来远堡、 牌坊、 察哈尔都统署等, 您还有哪些补充要告诉读者? 题写在大境门上的 “大好河山” 四字, 您作何解读与品味? 大境门街区在恢复, 重修过程中,您听到过或见到过哪些让人感动的人与事? 大境门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对助力冬奥, 一带一路建设有何意义?……请您拿起笔, 和我们一起讲述回忆大境门内外的往事吧! 请投稿 xmei1226@sina. com或拨打2013275与我们联系吧!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你亲历过什么样的张垣旧事? 拨打2013275分享你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