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尼森
2018年开年,谍报大戏不少。
《风筝》、《红蔷薇》、《莫斯科行动》、《和平饭店》好剧连台,一时有让人回到2009年《潜伏》霸屏时的错觉。最近登陆贵州卫视的《烈火刀影》,也正是开年的谍战好剧之一。本剧由钱泳辰、何泓姗、霍政谚、吴佳尼人等主演,改编自刘勇的小说《杀戒》,以抗战中的上海滩为背景,讲述了夏光奇化身神秘刀客,喋血上海滩为家人复仇的故事。在此之前,该剧已在多个地面台播出,并取得了不错的收视和口碑。近日,导演帮采访了《烈火刀影》的导演张东东,与他对动作战争戏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战争戏不能只靠打打杀杀
《烈火刀影》是张东东抗战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三年前拍摄的《刀光枪影》,第三部《追风行动》于1月21日在横店杀青。
谈及三部曲之间的渊源,张东东表示虽然剧本本身内容并无直接关联,但整个三部曲是对战争题材的不断挖掘和深入。在他看来,拍摄战争题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在拍摄时,他要求所有的道具从枪支刀具到真实布景,无论大小,务必要做到真枪实弹感。“没有真实的前提,你拍任何剧出来,都是显得有点雷和粗糙的。”
但真实在张东东看来,并不等于直接从历史资料中原样照搬。“我们的要求是,既要有年代感。同时又不拘泥于年代感。在抗战的年代,上海的经济和生活水平已经比较发达了,因此我们的审美风格,就将上海元素、现代的英伦风格的元素加以融合,再植入到剧本中去。”为了适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他觉得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可以对当时的时代风貌进行一定的美化加工。“但是这个度要把控好,不能胡乱把现代的一些东西全部植入进去。那样不仅审核很难通过,更是在生产抗日雷剧了。”
国产战争戏向来是个强剧情、人物矛盾尖锐突出的题材。主人公大多时候深陷危险之中,需要靠自身实力来解决紧张的局势,同时更有大量武打戏份吸引眼球。《烈火刀影》通过精彩的剧本,将题材本身的吸睛之处进行放大。“一部剧能不能吸引观众情不自禁地往下看,这是非常重要的。《烈火刀影》的主角是个复仇者,剧集一开始主角全家就被谋杀,这个背景强行要求他去破解惨案中的疑云,从而引出接下来剧情发展。通过解密剧情的推进模式,来实现主角的人生成长。”
张东东表示,一部剧,必须有好故事,才能抓住观众的视线。“一旦故事太差,大家对主人公的命运毫不关心,只能靠打打杀杀来强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那就没有意义了。”主题有情怀,故事具备离奇的戏剧性,逻辑真实且合理,这是张东东打造一部又一部优质战争戏的不二法宝。
挑战IP靠什么?拒绝平庸
如今市场中网络IP正值热潮,《烈火刀影》这一原创剧本,无流量明星、无炒作噱头,凭借原创年代抗战题材故事杀出重围,成绩甚至超越众多大IP,获得良好的点击率。导演张东东自己原本也没想到《烈火刀影》的成绩会这么好,但回顾自己的作品,正是“拒绝平庸”的风格,令《烈火刀影》能在模式化泛滥的IP热潮中脱颖而出。
为了打造“不平庸”的精品好剧,张东东对自己的拍摄班子下足了工夫。从《刀光枪影》到近日杀青的《追风行动》,整个三部曲都启用了统一制作班底。“有一个相对好的稳定的班底,是做一个好剧的前提。”在好友班底的卖力配合之下,张东东在剧中不少新鲜的尝试,也都一一落地得以实践。
以往,在不少武侠战争戏中,演员的动作戏都从传统武侠设计中取材,飞檐走壁的古代感时常让观众觉得有些违和。而《烈火刀影》的武术指导,由经验丰富的孙梦飞导演担任,他在此之前也曾执导过《十月围城》、《赵氏孤儿》、《幻城》等一系列经典作品。此次在《烈火刀影》中,张东东与孙梦飞两位导演通过高效的沟通,很快地达成了一致:要抛弃原有战争戏中常见的武侠风格,植入更多竞争格斗、拳拳到肉的动作场面。
“我们的武打设计要摒弃常见的那种套招模式,尤其飞来飞去这种,我们在拍摄中就完全杜绝。《烈火刀影》需要更多的现代感的战争元素,于是我们就借鉴了一些具有现代感战争风格的电影,包括冯小刚拍的《集结号》、梅尔·吉布森执导的《钢锯岭》等,从中学习现代战争场面的拍摄方式,要求要给观众一种实打实的战争感,而不能是虚无缥缈的。像是中国传统的武侠元素,我们基本放弃。”
而谈到战争戏中必不可少的爆破,张东东更是笑称:“烟火超支得太厉害。”大量的爆破场面,带来的是真枪实弹的战争体验感,又与主角的身份紧密契合。《烈火刀影》的剧本中,主角是留学德国的机械专家,对于研制烈性炸药具备自己的心得。可以说,炸药对他来说是一件重中之重的武器,因此张东东并未因为预算的要求就在爆破场面上加以省俭,“因为主角的身份需要与剧本设计的行动过程相符。”一旦剧本和人设有缩水,那么整个剧的质量就更难以保障了。
即便如此,张东东仍然用严苛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作品。对他而言,《烈火刀影》作为一部战争剧,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主角的个性描绘应该通过剧情进行铺垫,让观众去了解他。这个剧本的细节细腻得还是不够,写得有些粗糙。虽然整个故事的逻辑关系没问题,但在细节刻画上我觉得还是欠缺了一点。”
随时代改变是大势所趋
张东东于1993年毕业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随后在电视剧领域深耕多年。他的父母在抗战时期就纷纷加入了军人队伍,从小接受家庭教育的张东东,一直对英雄主义的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当下泛娱乐化的浪潮中,无论是现代题材的《雪域雄鹰》也好,还是古装题材的《隋唐英雄》,他的作品一直坚守着中国传统英雄主义的情怀。
对于正值热潮的网剧发展,张东东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兴趣:“现在网络平台的广告收入,正在逐步超过电视剧频道的广告收入。我觉得电视和视频网站这两种播放渠道,最终会实现一种契合。你把一部剧卖给网络,网络它也可以到电视台去播放。这种趋势是没有办法逆转的。”
在对市场的观察中,张东东敏锐地察觉到,网剧的制作和播出模式,与传统电视剧的风格已经是迥然不同。“电视剧的免费制度让制作者下意识地就将篇幅拉长,节奏放缓,但视频网站不一样,会员制度让年轻观众比以前的观众更在意剧集的质量,如果前几集质量不好他们就会拒绝,所以网剧确实比电视剧更看重节奏。”
于他而言,信息时代的大背景发生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各个方面的人的审美的价值取向也都在变化,电视剧和电视剧的创作者也应该随之改变,这是一种大势所趋。“其实一个好的平台,并未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对讲故事的方式加以太多限制,只是在网剧对节奏和内容的要求更强更多,需要更新颖的东西,才能吸引观众。”
在未来,张东东和他的团队外星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正在考虑逐步向网络市场靠拢。他透露说他目前有两个项目都在进行当中,一部是传统的谍战战争戏,而另外一部《追逃40天》就是主打动作的类型网剧项目。
如今的影视市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而观众的喜好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在跟随着市场调整自我的同时,张东东仍然坚信,虽然观众口味不同,但一个真正的好故事,是不存在年龄阶层的差别的。在采访中他反复强调,好故事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我不喜欢拖拖拉拉,也不喜欢把观众当傻子”,他爽朗地表示:“不拖沓是如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电视剧也不应该再冗长。”在影视行业中拼杀多年的张东东,也即将依靠着“新、快、真”的创作理念,在网剧市场中杀出一片新天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