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封面图,你就会知道今天口袋猫要说的这部电影是什么。你们也看到了很多影评人分析的内容。
资源拿到的第一时间,口袋猫就看完了,隔了好几天才在电脑前打下这段话。因为到现在,口袋猫都不是很清楚要怎么来说这部电影。这是第一次,看完后缓了好几天,越回想心情越复杂,这部电影,是谜一样的存在。
《燃烧》
韩国导演李沧东时隔八年再战戛纳电影节,收获戛纳场刊史上最高3.8分,满分是4分。口碑炸裂,但很可惜的是,金棕榈输给了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刘亚仁也无缘影帝,不过这种情况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呼声高并不代表会拿奖,拿奖的作品也不代表这部电影大众一定喜欢,评价一部电影好坏本身就是很主观的,就像这部《燃烧》,在大家没看到之前,豆瓣评分还在8.6,也就最近几天,评分下滑到8.0,好多人表示看不太懂,口袋猫也有类似的感觉。
大致说一下剧情内容方便文章的理解。送货员李钟秀(刘亚仁饰演)和小时的好友海美(金钟淑)相遇,海美去非洲之前交代钟秀照顾一下自己的猫,谁知等到海美回来,她身边多了一个神秘男人本(史蒂芬元饰演)。
本的职业不太清楚,却是和盖茨比一样有钱的上层人物,钟秀把对海美的爱意藏在心里。一次三人聚会的傍晚,本透露给钟秀一个秘密,他喜欢烧废弃的塑料大棚,两个月烧一次。没过多久,海美下落不明,钟秀魔症般的寻找塑料大棚,一步步接近可怕的真相......
《燃烧》好像告诉了你一些东西,但好像又什么也没说。它暗指了现代生活中的不公平,年轻人的孤独寂寞等等话题,可它又没像其他社会题材影片一样彻底的,赤裸的,活生生扒开让你去痛苦,难过,流泪。
就像李沧东导演说的,他想通过这个电影来表现电影媒介本身的mystery,《燃烧》是一个谜团,世界是一个谜团,每个人都是一个谜团,你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你只有一种感觉,无奈。
无奈感会随着时间加重份量,像李沧东导演精心调制了一杯鸡尾酒,刚喝下去说不出味道哪里好,待过个几小时,酒劲儿上头,恍然发现,这酒啊,是真的妙。
妙在改编
本片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收录在1984年出版的《萤,烧仓房及其他》。
熟悉村上春树写作风格的人都知道,村上春树的文字大多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早先改编他老人家作品的电影几乎是全军覆没。比如《且听风吟》《东尼泷谷》让人一言难尽的《挪威的森林》,口碑票房双扑街。
完全按照书中人物情景去拍摄,导演的镜头语言就会被削弱,按自己理解去删减一部分东西,又会丢掉村上春树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文字变成影像的过程,势必面临着矛盾和冲突点,如何在老人家“意识流”的文字表述和导演自身风格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李沧东给出了一份答案。《燃烧》不能说是非常完美,但它确实是翻拍中较为成功的一部了。
李沧东导演本人为数不多的几部影片,都把镜头聚焦在残酷现实下人物的命运上。《烧仓房》中的三位主人公无疑在大时代下都是孤独的个体,李沧东很善于表现这种孤独情绪,而且他自己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原著中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讲述这个故事的,女孩平时靠和男人发生关系维持生活,男主也是她生活来源之一。
在女孩失踪之后,男主其实和神秘男一样也没有去打听女孩下落,提起女孩还是多年之后两人相遇偶尔说到的。李沧东在电影里改变了三人的这种关系。
文章中的轻描淡写放在电影里多了沉重的味道,李钟秀想要找到海美,表面上是因爱而发狂,更深层面上不如说他在找他自己。遇到海美之前他本就是处在一种风雨飘摇的状态里,工作的不确定,母亲在年幼时离开,父亲又因过失伤人面临判刑,他就像在苍茫大海中漂泊的一艘小船,海美是他暂时栖息的港湾。
(镜头中的李钟秀渐渐模糊)
本就是海啸,突然袭来冲散平静,摧毁港口,钟秀苟延残喘幸免于难,这种得到又失去的体验,比从未得到过更加令人绝望。
海美对钟秀是爱么,对本是爱么,她已经失去了爱一个人的能力,或许从家人的无视开始,她就一直处在“饥饿”的状态。海美的孤独感通过欲望去填补,但结果是被这种力量反噬。
本作为剧中三人中唯一一位上层社会的代表,物质层面是丰富了,精神世界要通过燃烧塑料大棚寻求安慰。女人在他生命轨迹中短暂停留,消失,新的人出现,再停留,消失,周而复始,他始终是一个人。
在村上春树的《烧仓房》基础上,故事融和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烧马棚》要更为直接的体现人物内心的不满,而这种转变,具体体现在影片中最后的部分。
孤独不断累积终于在燃烧中爆发,导演李沧东自创的情节,不会令人感到突兀,恰恰会让观众跟随主人公压抑已久的情感得到宣泄。在改编的过程中浓缩提炼成为一个新的故事,《燃烧》做到了。
妙在演员
有多少人是冲着刘亚仁来看这部电影的,口袋猫算一个。我们之前介绍过刘亚仁出演的电影《老手》,纨绔子弟,嚣张跋扈的形象深入人心,《思悼》里出色的表演更是令他一举拿下青龙奖最佳男主角。
《燃烧》中的刘亚仁将李钟秀普通平凡,又不甘心于接受现实的人物命运,配合导演镜头不安的晃动,完美融合在他的表演当中。
李钟秀经常低头,很少与人对视,面对海美他会下意识的看向别的地方,他的不自信感还体现在第一次到本家中做客时,不敢问本厕所在哪里,眼睛里充满着紧张不安的情绪。
他时常半张嘴,说话慢吞吞,抬头看向天空时迷茫笼罩在周身。一次又一次被本刺激到敏感神经的他,从跟踪本到直面面对本,再到彻底爆发,刘亚仁把钟秀一路以来的心理波动潜移默化的渗透在观者思想里。戛纳影帝,迟早会有他的名字。
史蒂芬元,最早认识他并不是《行尸走肉》里的格伦,我记得《生活大爆炸》有一集他扮演谢耳朵的前室友,几个镜头,说过一两句台词。他在接到《燃烧》这部戏时,第一时间飞到韩国见李沧东导演,当时做好了拒绝这个角色的准备,因为害怕自己演不好。
虽然是韩国人,从小生长在美国,韩语对他来说带些陌生的感觉,拍摄中他学习韩语,想用自己的母语在故土上完成这部作品,导演没有选错人,史蒂芬元也无愧本这个角色。
他身上自带高傲气场,长相并不招人反感,可以平易近人,也可以故作姿态,微笑的背后藏着你看不懂的冷意。
面对钟秀对海美的表白,他冷笑,海美在众人面前跳舞,他打了一个哈欠,对着钟秀露出礼貌的笑容。在他面前你是透明的,而他之于你,是无懈可击的。
饰演海美的金钟淑,你能想象这是24岁姑娘的处女作品么。那场被称为年度最美的裸戏里,你感受不到任何杂念。海美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挣脱束缚,翩翩起舞,仿佛下一秒就会跟随着风吹散到不知名的地方。
影片的后半段海美没有出现过,她活在两个男人的脑海里,隐身在片中,时不时你会开始回味海美说的话,眼中的泪水,令人心疼的背影。在刘亚仁和史蒂芬元这两位前辈面前,金钟淑毫不逊色。妙在隐喻
艺术作品常用的手法“留白”,目的是给读者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烧仓房》是这样,《燃烧》也延续了这种处理方式。这部电影的争议点就在看懂和看不懂两个极端上。
影评人把片中的细节,语言,种种蕴含的深意细细解读,部分人却认为一部电影涵盖太多反而失去了观影的轻松感。全网都在解读,哪一种是正确的,李沧东是否真的在表达这些情绪,好像没有谁能给一个准确的回答。
隐喻在片中的作用是随处可见的,而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标准,也不仅仅在于懂和不懂两者之间。口袋猫想起了前一段时间许知远老师对话姜文导演时的一个片段。
许知远老师问姜文导演大家对他作品的反馈,他有什么看法。姜文导演说:“任何一个作品面临欣赏者的时候,都是他们在表达自己。人生,是建立在误读之上的。”
好还是不好,拿奖与否,或许对于李沧东导演来讲也不是特别在意的。导演在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看者在戏外充分的表述了自己的观念,这两者并不冲突。
回归到文章开头所说的,这部作品显然并不适合所有人去观看,导演要表达出“谜”,而整个故事吸引人去解谜的过程,才是这部影片值得玩味的地方。
我没办法给这部影片打一个实际的分数,在我心里,它已经不能用分数去衡量了。这几日不止一次的回想,本所说的,心口处的低音是一种怎样的感受,也不止一次的去想,这部电影里的人和事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一切都是钟秀的幻想,海美不存在,本也不存在,猫,枯井,可有可无的橘子,都是钟秀写作小说里的素材。
就算真有答案了又如何,它重要么?我只知道那团点燃塑料大棚的熊熊烈火,会在各位心里,燃烧很长一段时间。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