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崖》前第25集中说,卢明是哈尔滨警察厅特务科部长级干部,按照特务科会议的座位安排,应该仅次于州乙,是戈宾的得力下属之一,应该是非常精干、能干、缜密的人。
但鲁明面对周乙明摆着的三次破绽,居然视而不见,或者轻易相信周乙的解释。这么说来,要么他是周乙的同伙,也是潜伏者,互相保护;要么他很蠢或对周乙绝对信任,根本不去想这几次不通情理之处。通观全剧,鲁明并非卧底;那么就是太蠢。如果说太蠢,他是怎样在警察厅混下去,并干到股长、队长的?
第一次:周乙和顾秋妍转移发报地点到密集居民区。完成发报后,把装发报机的箱子放在后备箱里,而当时鲁明也提了一个同样的箱子。当时特务科的人员正在周边寻找发报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发报机的尺寸比较大,最常用运输装置就是皮箱。
任何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都会觉得蹊跷,为什么那么巧,周队长恰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而后备箱里又有这么一只皮箱。他只问了一句,周乙一句太太的搪塞了过去。
第二次:周乙和顾秋妍转移发报地点到深山老林。顾秋妍发报并逃亡过程中,周乙是第一个赶到处于偏远地区的现场,现场又一次出现了装发报机的皮箱,这次和上次相距的时间并不遥远,同样的现象重复出现,两个皮箱还是一模一样的,受过严格训练的鲁明居然没有重视?
两次抓捕发报的电台,周乙都第一个出现在现场,这难道是巧合吗?第一次是偶然,那么巧合两次就是必然。鲁明居然没有一丝怀疑?再说,周乙胳膊受伤出血,鲁明也没有发现。难道鲁明就那么迟钝吗?
第三次:周乙打电话用俄罗斯语通风报信。周乙话音未落,鲁明就进入了房间。按照常理分析,他应该听到了周乙打电话的声音。即使他不懂俄语,也应该对周乙用俄语通话有所怀疑吧。那个时候,国际长途还没有发明呢。若问一句:周队长,怎么用俄语打电话?周乙也会各种理由搪塞过去。
既然不是同伙,也不是蠢笨,那么就是粗心。再一个解释就是剧情的需要,必须突出主角,编辑和导演的有意安排。
(201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