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正文

西沙群岛怎么去,干货看这篇!西沙群岛-不是想去就能去

时间:2023-09-02 作者:佚名

走遍中国,一直是我的梦想。祖国大陆的最东、最北、最西都曾涉足,只有走到最南端,才算是完美的结局。但南沙群岛太过遥远,于是我先从西沙入手。在通过多方联系、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我有幸搭上了一艘前往西沙海域作业的渔船。

在南海诸岛的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方,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公里,是不久前设立的海南省三沙市的驻地。这片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露出海面的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靠东的宣德群岛和靠西的永乐群岛中。

作为我国的传统渔场,西沙海域海产十分丰富,珍稀品种较多,每年都要吸引大批渔民来此进行捕捞作业。此外,由于远离大陆,人迹罕至,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是多种海洋动植物栖息的天堂。

初春的海南已经湿热无比,傍晚,琼海的码头吹着微微的海风,即将搭上前往西沙的渔船,兴奋、开心、好奇、纠结、忐忑一并袭来。等到涨潮时分,船只出发了。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在20多个小时后抵达西沙海域。

按计划,从码头出发后,将往东南方向航行300多公里,路过北礁,穿过银屿门,进入一片环礁海域,择机登陆或临近银屿岛、鸭公岛、甘泉岛、晋卿岛及华光礁等。

在所有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中,大海几乎都是唯美和浪漫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渔船驶出港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渐渐拉开。船长说我们这次比较幸运,海况还算不错,寒流刚结束,台风季节还没到,没有大风浪。尽管如此,半夜时海浪还是达到了1米多高。

夜深了,呼啸的海风夹杂在孤单的马达轰鸣声里,听起来格外恐怖。海浪一声声拍打着甲板、船身,偶尔还夹杂着雨点,机房飘来的刺鼻柴油味,严重刺激着神经,让我在支离破碎的梦境中晃悠到天明,晕船得厉害!船长告诉我,即使在海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船员也会晕船,吃完东西,吐了,那就再吃……

船上的生活很枯燥,大海中接收不到信号,无法上网,手机也只能用来看时间,因此钓鱼成了船上最普遍的娱乐活动。船工打开船头的照明灯,大家拿着各种钓具开始行动:有用杆的,有用卷筒的,甚至还直接用鱼线的。不到一小时,我们就钓上了几十条稀奇古怪的鱼,在甲板上直接加工,生鱼片敞开供应,美味得像嫩牛肉,入口即化。


在轰鸣的马达声和颠簸中,又度过整个白天,我已晕乎乎地躺在甲板上度过了17个小时。天色再次暗下来,远处海平线上隐约露出了一座灯塔,那就是北礁!我激动得差点泪流满面——因为过了北礁,到西沙就不到5小时了!

从大陆前往南海,第一站就是北礁灯塔,这个灯塔作用十分重大,它高达23米,顶灯射程能达到15海里,过往船只都要通过它来核对航海参数。有过远航体验的人都能理解,在黑夜中的大海上,远方的灯塔就像家一样温暖。

从日出到日落,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悄悄逝去。在白天的航行中,偶遇了3只海豚,它们远远地露出灰色的背鳍,突然跃出海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水后便消失了。

南海上的日落之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那绚丽的色彩用任何镜头都难以表达。黑夜又将来临,从出发到现在,过了23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西沙海域!由于天黑退潮,附近的岛屿四周布满暗礁,渔船无法靠近,只能等到第二天早上涨潮后再登岛。

太阳再次升起,美丽的西沙映入眼帘,海面深邃、幽蓝,顷刻间,金色的阳光遍满海面,海水变成了碧绿色。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很多近海渔场环境恶化、过度捕捞,早已无鱼可捞,海南也不例外,近海渔业资源几近枯竭,于是把大海当做粮仓的渔民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海域——西沙就是其中之一。

西沙的很多岛屿上,都有常年驻守的渔民,每个岛上多则数十人,少则三、四人。他们每次出海驻岛作业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更久。岛上没有任何淡水资源,多靠补给船定期运送,即使是路过的渔船,也都会适时停靠,送给他们一些淡水和食品,这已经成为渔民们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岛上还有很多用来存放雨水的大塑料桶,但雨水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洗衣和洗澡——在岛上,每一滴淡水都弥足珍贵。

在这些与世隔绝的海岛上,渔民们白天与大海作伴,夜晚与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单、枯燥、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早上涨潮时,驻岛的渔民出海,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海域进行作业,分工也不同,渔获也各不相同。在海底捡螺既危险又辛苦,需要穿上厚厚的潜水服和脚蹼,带上简易的潜水镜和呼吸管,腰间系着一个篮筐,戴上胶皮手套,拿着小铁耙,一口气潜到海底,在礁石的缝隙间寻找海螺。水下作业时间不能太长,水性好的渔民可以在海底连续作业几分钟,但身体长期遭受海水的压力和浸泡,是常人无法想象和忍受的。

捕捞上来的螺、鱼、贝等,进行分类后存放在塑料框里,泡在海水中养殖,不时会有大型渔船前来收购。

渔船主要通过灯光、拖网和钩捕捕鱼。拖网又分为“对拖”和“单拖”,“对拖”是两艘船各拉一个网头,在大海中齐头并进,等落入网中的鱼有了一定数量后,两艘船就开始慢慢合围,将鱼群完全兜在网中。“单拖”则是在船尾放一个大拖网,为了让网口张开,还要放上两个大网板,在水流的作用下,网板把网口撑开,形成一个张开口的大口袋,将鱼群纳入其中。

而所谓钩捕,就是用鱼钩挂上小鱼作为诱饵,再通过细小的渔线把鱼钩绑在较粗的主线上——总长约2000米的主线上,有多达1200枚鱼钩。我们搭乘的渔船上有一些钩捕工具,在未到目的海域之前,我们就和船工一起把诱饵挂在鱼钩上,并整齐地堆在一只篮子里。

在探鱼器广泛使用之前,渔民们捕鱼主要靠经验,一些老渔民练就了“火眼金睛”,双眼就像雷达,为了方便寻找鱼群的位置,每条渔船的桅杆顶端都设有一个座位,供观察者时刻关注周围水面的变化,如果水面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波纹,观察者便会根据经验判断鱼群的位置,然后将渔船驶向鱼群所在的水域,每次下网,都能满载而归。

“放钩!”船长突然下令作业。一个船工立马从甲板上站起来,弓着腰把一根浮竿抛到海面,随后双手麻利地往海里放线。就这样,主线被绑在上面的20个铅块带入大海,等待各种鱼儿上钩。

半个小时后,鱼群完成了咬钩。很快,一条成人手掌大小的剥皮鱼弹着尾巴露出海面。船工放慢拉拽主线的速度,把这条不断挣扎的鱼轻松地解下来,扔进水舱。随后,船工拽拉主线的速度越来越快,等到他把浮竿收上来时,收获了12条鱼:6条小石斑鱼,还有6条其他不怎么值钱的鱼,成了船上的夜宵。

银屿岛,是我们抵达西沙后见到的第一个岛屿,远远看上去,它就像一根美丽的金黄色线条。这个礁石岛面积仅为0.01平方公里,海拔不足两米,涨潮后面积更小,有几位渔民常年驻守在这里进行捕捞作业。

但这些珊瑚岛四周的水域很浅,大型渔船根本无法靠近,只能停泊在深海区域,依靠随船上携带的小艇登岛。靠近岛岸,我们从小艇上直接跳进海里,海水暖暖的,双脚浸入其中,心都快化了。面对这样的大海,端着相机的双手在颤抖,处处都是美景啊!

次登岛,没有经验,以沙滩裤、沙滩鞋赤膊上阵,结果强烈的紫外线让我尝尽了苦头:不到半天,裸露的四肢便被晒得通红,两条大腿似乎被套上了性感的红丝袜。

正午的温度超过40℃,只能躲在木棚下乘凉聊天。

傍晚,海水退潮速度很快,原本要潜水才能看到的海底逐渐露出海平面,变成了成片的礁盘,夕阳映射在礁盘上,散发出眩目的金光。岛屿的一侧,海平面上渐渐露出了一片金黄色的小岛,那是一个暗礁岛,覆盖着夹杂有珊瑚贝壳的碎砂,让人仿佛置身海市蜃楼的幻境中。



退潮后,海水似乎也平静了许多,浪花拍打礁石的节奏也变得轻柔,海风平静得恍如催眠曲。四周的色彩从泛黄、金黄、火红、亮紫、暗红慢慢过渡,夕阳悄悄躲进海平线以后,夜空亦非平时的那种点点繁星,却呈现出大小不等、交织相连、层次分明的星云,恰似一幅立体的抽象三维图案悬挂在天际。

出海捕鱼的渔民回来了,他们收成不错,二十多斤的大红鱼、成堆的海螺,还有很多貌不惊人的石斑鱼。石斑鱼在大陆市场上动辄几百元一斤,但在西沙,从渔民手中购买,价格自然低廉。




从渔民手中买来一筐石斑鱼、两条刺鼓鱼、两只大龙虾、大半筐红口螺,渔民免费加工:海鱼和海螺清炖,龙虾蒸熟后浇上热油,还烤了一些鱿鱼干,大快朵颐。吃肉必喝酒,56度的二锅头,是我从北京千里迢迢背过来的。没有酒杯,大伙就轮流拎着酒瓶,就着海鲜,仰脖喝上一大口。坐在满天繁星的夜空下吃肉、喝酒,恐怕人生中也难得有几回啊!我们还特意留下一些石斑鱼养在海里,用作第二天早晨熬粥,石斑鱼粥,口福啊!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寂静,躺在帐篷里数星星,满天繁星看到晕,天上不时还划过几颗流星。





一大早,我们就前往另一个岛屿——鸭公岛。鸭公岛由礁块构成,是一个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的小岛,这种礁体在泻湖中各自孤立生长,四周即为深水区。所有礁块上堆满了珊瑚石,异常难行。岛上常驻有40多位渔民,他们搭建的小屋彼此相连,屋顶上压着大块的珊瑚和十几斤重的贝壳,据说是为了防止台风把屋顶刮跑;房前屋后还种上了椰子树。





上岛前,涂满了防晒霜,还戴上软檐太阳帽、深色墨镜,用魔术头巾把整个面部及耳朵遮住,浑身上下包裹得很严实。整个岛屿暴晒在烈日下,珊瑚石泛着刺眼的白光,那白晃晃的一片让眼睛生疼。但是,这里有最漂亮的岛中小湖,可以浮潜,岛周边的珊瑚也让人惊叹。

正午太热,不适合下海游泳,当晚又不住在岛上,于是只能在岛上四处寻找红珊瑚石。红珊瑚举世罕见,在中国主要集中在台湾海域,西沙海域也有一些,无法在海底一睹芳容,只求能在岸边拾得一两枚珊瑚石。




我沿着小岛开始慢慢绕圈,死死盯着脚下的珊瑚石,生怕有“漏网之鱼”,但入眼之处都是细白的珊瑚石,便不时抬头远眺碧蓝的海面,舒缓疲惫的眼睛。绕着小岛转悠了两圈,终于捡到了七、八枚红珊瑚石,其造型和普通珊瑚石相差无几,但颜色鲜红。

驻岛的渔民用柴油机自行发电,每天上午10点之前和晚上6点以后各供电3小时。供电期间可以看电视,很多渔民带着大量的碟片,其中不乏AV女优片,请不要笑话他们,长期驻守海岛的日子,他们只能靠臆想去打发寂寞难耐的时光。

没出过海的人常常这样想象海上生活:吃海鲜、吹海风、晒日光浴,天天像在夏威夷度假,而真实的生活常态却是:缺乏淡水、食物,台风还经常光顾。

在岛上逗留几小时后,我们就乘坐舢板回到渔船上。渔船开足马力前往作业区,途中将我们放在晋卿岛,两天后再来接我们。

晋卿岛是西沙群岛东北面弧形礁盘上最南的一个岛,岛呈椭圆形,长950多米,最宽处达到了420米,是西沙海域中面积较大的岛屿。全岛披着葱茏的绿色外衣,生长着茂密的羊角树,不过岛上的土质主要由鸟粪构成,因此步行很困难。

岛上据说还有一口水井,解决了洗澡的问题。居然还有猫——以前渔船不慎将老鼠带到了岛上,于是渔民又引进了猫,结果猫幸福极了,但都不服管教,成了野猫。听渔民说,现在的猫每天都吃海鲜,都懒得抓老鼠了

晋卿岛周边的海水透明度深达几十米,岛屿周边有浅滩,海滩延伸出去50多米,水域大多是齐腰或齐胸深,是绝佳的浮潜天堂。一个人静静地浮潜,有大海、鱼儿、珊瑚作伴,时间和思维都停止了,趴在水面上发呆,爽极了!

如果一个猛子扎下海去,各种海洋生物会立刻将你拥抱,斑斓的热带鱼偶尔会调皮地“戏弄”你一下,长达1米的不知名的海鱼也会冷不丁窜出来,从你身边缓缓游过,擦肩而过时还斜眼看着你。

除了海螺、贝壳、珊瑚之类,还有更多诱惑——鲍鱼、八爪鱼、海胆、海参、石斑鱼等等,知名和不知名的,曾经见过或初次谋面的,数不胜数,都等着你去零距离地亲密接触。比如遍布海底的活珊瑚,你一个猛子扎到海底,就能轻轻捏起一块,那软软的触角还在蠕动,亲密接触一番之后,再将它们缓缓送回海底。

没有酒水、饮料,没有零食、小吃,坐在珊瑚礁上,泡在海水中,就这样悠闲地度过了一个下午的时光!


在晋卿岛住了两天,生活简单得出奇,除了早晚拍摄日出日落以及浮潜外,白天炙热的阳光和超过40℃的高温让人只能坐在木棚下唠嗑、发呆。等到傍晚退潮时分,才能在岛上四处溜达,走进浅滩寻找漂亮的海螺,或在岛上探寻主权碑。西沙海域中,每一座露出海面的岛屿上均设有我国竖立的主权碑,由于日晒雨淋,很多岛上的碑文涂料都已褪色,仔细看上半天,才能辨出碑上的文字。




晚上,等着出海的渔民归来,一顿丰盛的海鲜夜宵会让平时远离大海的内陆人终身难忘。沉浸在夕阳中,看着大海,吃着海鲜,喝着酒,胡吹乱侃,美丽的西沙,就要和你说再见了……








太阳渐渐升起,到返航的时间了,尽管依然是长达20多个小时的海上航行,但已然没有来时那般恐惧,对付晕船也只是一笑而过。靠岸后,再次回望那片遥远、寂静的海域,刹那间思绪万千。虽然此次旅程艰辛,条件艰苦,但转念一想,自己苦苦寻求的不正是这样的结果吗?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tour/968172.html

  •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