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6月29日电题:乡村振兴在行动丨赣南老区里的“丫山跨越”
新华网 戴艳 王晓震
丫山,处于赣之南、粤之边,因远看像“丫”字而得名,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黄龙镇大龙村。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这座曾经“半空心化”的山村,盘活绿水青山、激活农民主体,独辟蹊径打造特色旅游产业,从破败中获得重生,成为赣南老区乡村建设样板,并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后花园。
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丫山模式”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从赣南老区跨向大湾区,丫山又将如何把握发展新机遇?近日,新华网“乡村振兴在行动”调研团队走进丫山,探寻这里的“振兴密码”。
(海报设计:周渊渟)
路径密码——从生态优势到业态优势
六月的丫山满目苍翠,空气中沁着草木的清香,身处五岭腹地和章江源头,丫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2.6%,有着“天然氧吧”之称。
图为丫山景区内部分民宿。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海拔600多米的九成山舍,全部建筑沿山势地形建设,与森林融为一体;依山崖之势建成的云海木屋,每一栋都独享云海山景。丫山旅游度假区负责人唐向阳认为,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规划师。
2007年,在乡村旅游的大潮下,在外创业的唐向阳回到家乡,投身丫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发展初期,在名山云集的江西,丫山很长一段时间都“名不见经传”。
“开始我们定位传统自然类景区,游客多来自赣南周边,以观光游为主。”随着休闲消费升级,唐向阳意识到,仅靠简单的旅游资源差异吸引游客已经优势不在。2015年,丫山着手“自我革命”,重新发现和思考景区的既有资源价值。通过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丫山的生态优势开始转向业态优势。
傍晚时分,丫山半山腰的农商街与枫夜里街区灯光渐起,由村民闲置房屋改造而成的150余间民宿错落别致,各具特色的手艺铺、书画馆、酒吧、咖啡店等多种业态为这座山村增添了“烟火气”和“时尚感”。远处的A哆乡村,乡村振兴大舞台上正上演乡土气息浓郁的山水实景表演,龙山河边的集市上,来自周边11个乡镇的土特产吸引着游客购买。
丫山最高峰海拔906米,景区实施阶梯式规划,在海拔200至400米创意乡村休闲区,海拔400至600米营建森林康养区,海拔600至800米打造山地度假区。
13公里的环山木塑栈道是徒步健身的理想场地,经常举行全国性或省级森林马拉松赛事。三条风格不一的越野赏景线路,让丫山成为越野自驾生态乐园。
以特色旅游发力助推乡村发展。2021年,丫山景区接待游客达337万人次,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体育特色小镇、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借助景区的辐射,大龙村带动周边乡镇近万名农户逐步脱贫致富,丫山正加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人才密码——从利益共享到价值共识
今年48岁的村民李秀娟站在摆满各种食材的长桌边,面向镜头进行着一场跨越万里的网上直播,为大洋彼岸的青少年介绍客家文化和客家美食。作为丫山旅游度假区餐饮总监,大家都爱叫她“厨神”, 此外,她还是“金嗓子”、越野车手、民宿股东……“我有很多身份,在丫山,只要你想做,可以实现很多梦想。”李秀娟说。
丫山景区员工李秀娟在“乡村振兴大舞台”唱歌表演。新华网发
保安大叔会十几种乐器、泥瓦匠成了驻唱歌手、酒店经理兼职越野车手……丫山旅游度假区鼓励员工每人至少掌握一门技艺,发放才艺补贴,经常组织员工进行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培训。
“在丫山上班就像上了一所职业培训综合院校。”大龙村人李娟是“十八罗汉才艺团”的成员,这里汇集了丫山的才艺精英,李娟最拿手的是越野,她笑着说:“我喜欢带客人去体验越野,自己也非常开心,就算不挣钱也愿意做。”
“我回到丫山,就是为了让丫山变‘乐山’,让山里人都唱起快乐的歌。”唐向阳的梦想已经照见现实。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丫山探索出“三变三金”的发展模式,让“村民变员工、员工变股东、股东变老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资源入股得股金,景区务工拿薪金,房地流转收租金”,这一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了稳定、多重的收入来源。
李秀娟家快倒塌的老宅,由公司出资改造成“石见客栈”,她觉得自己不懂经营,就将房子交由公司运营,前5年与公司2比8的比例分成,现在分成比例改为8比2,算上自己其他工作的收入,“现在一年有二三十万元嘞!”
“重生”的丫山唤回了远走他乡的游子,也引来了许多外乡人的加盟,丫山旅游度假区600多名员工,有一半来自周边地区或外省。36岁的张宁大学毕业就来到丫山,目前是景区文化部经理,他告诉我们,随着营销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到丫山,参与到文创产品开发、自媒体运营等工作中。
乡村要振兴,人才先要振兴。“要把地盘活,更要让人重生。”大余县委书记韩相云介绍,“丫山”的特点就是真正把农民组织起来,鼓励、引导、扶持当地村民参与丫山的各项建设与开发,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丫山还是丫山,村子已换了新颜,村民们不仅改变了境遇,更改变了境界。
流量密码——从“老区顶流”走向“湾区引流”
大江东去几千里,庾岭南来第一州。千年梅关古道见证了大余曾是古代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如今成为赣南文化、旅游、交通、商业的重要门户。
大余县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确定了“以丫山为龙头,周边联动”的发展路径,全县11个乡镇46处乡村旅游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丫山景区作为老区乡村旅游的“顶流”,大余县全域旅游示范区规模初显。
与此同时,江西近年着力将赣州打造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建设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丫山作为赣南大地最早开展乡村旅游建设的一个试点,以特色文旅、生态优势和业态优势,逐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休闲后花园,开始全面向大湾区引流。
“这里生态环境好,除了眼睛得到享受,还能呼吸充满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来自广东的游客陈穗说。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日臻成熟的配套,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丫山心驰神往。据统计,当地的主要客源已从赣州各地转为粤港澳等地,80%来自大湾区旅游团队和自驾游客人。
游客在丫山景区玻璃栈道观赏游玩。新华网发
“随着赣深高铁通车,赣州市正式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黄金旅游圈,为大湾区朋友走进赣州提供了便捷。”赣州市文广新旅局局长李俊锐介绍,大余丫山等地是赣州市的旅游名片,赣州通过开展旅游推介等活动,与大湾区进行旅游市场共拓,吸引更多人来赣南旅游。
“我们前十年是打造看得见的丫山,未来十年将打造看不见的丫山。”谈及未来,唐向阳表示,要把丫山旅游度假区打造成山乡度假胜地,成为在全国有代表性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要让丫山人生活得更好更幸福。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