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中南与鲁西北平原的交界地带,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小城,它就是河北省馆陶县。卫河从山东、河北两省交界处穿流而过,将河北馆陶县与山东冠县分隔两地。
今馆陶县
馆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被称为“中国黑陶艺术之乡”,是龙山文化的一部分。由于馆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历史上,馆陶作为控扼华北平原的战略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馆陶县的历史沿革较为复杂,其县治几经变革迁徙,最终才固定在现在的位置。
晋国 冠氏邑
春秋战国时期,今馆陶县属晋国冠氏邑辖地,位于晋卫齐三国交界地带(冠氏邑治所位于今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有一次,晋国派兵攻打卫国,齐军出兵救援,征讨冠氏邑。《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道:“昔晋人伐卫,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后来三家分晋,冠氏邑归赵国所属,赵国在东古城西北七里的陶丘置馆,遂得名“馆陶”。
秦 邯郸郡
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设三十六郡,直属中央,馆陶附近属邯郸郡辖地。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在今河北东南部、山东西北部地区置魏郡。在《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中清晰记载了魏郡下辖十八县的情形:“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属冀州。……县十八: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繁阳,元城……”《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了此时馆陶县的情况:“春秋时晋冠氏邑地,汉置馆陶县,属魏郡。”可见馆陶正式设县的时间应该在秦汉时期,且从此开始直到金代,馆陶县治一直位于东古城附近。
西汉 冀州魏郡馆陶县
到了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朝廷又在郡之上设立十三刺史部,魏郡归属冀州刺史部监察管辖。《汉仪》:“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到东汉时期,馆陶县一直属于魏郡辖地。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曾在馆陶附近大破铜马军,收编了一部分士兵。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后,曾在馆陶附近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为了运输漕粮,攻打邺城,遏淇水入白沟。后来曹操又在馆陶县西南开凿利漕渠,成为卫运河的前身。三国时期,馆陶县属曹魏领土。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朝廷又在魏郡东南部拆分出一个阳平郡,起初郡治位于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41年后,阳平郡郡治迁至馆陶县,仍归冀州管辖。
曹魏 冀州阳平郡馆陶县
西晋建国后,阳平郡改属司州。五胡十六国时期,延续西晋建制,仍属司州辖区。到了北魏天兴四年(401年)以邺行台所辖六郡(魏郡、阳平、广平、汲郡、顿丘、清河)改设为相州,朝廷撤销司州设置。北齐时,因定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阳平郡临近都城,又改属司州。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朝廷又在馆陶县置毛州,与阳平郡同治馆陶县(今山东冠县东古城镇,同年在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设魏州)。
北齐 司州阳平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平郡,毛州仍治馆陶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年)又废毛州,次年改魏州为武阳郡,郡治位于贵乡县(今馆陶县西南,大名县东北,古称王莽城)。武阳郡下辖十四县,其中就有馆陶县。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永济渠经流馆陶,基本上与后世的卫运河河道重合。
唐朝建立后,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时又将武阳郡改回魏州,置都督府,治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属河北道辖地。次年又复置毛州,州治仍在馆陶县。此时唐朝虽已建立,但是统一战争仍在进行。武德五年(622年)正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在相州起兵,自称汉东王。当年年末,李渊派李元吉率兵讨伐,迟迟无法击败刘黑闼。次年二月,李建成和李元吉共同进兵,将刘黑闼围困在馆陶,趁其准备过河时大败刘黑闼,这就是历史上的“馆陶之战”。
唐朝 河北道魏州馆陶县
终唐一朝,馆陶县基本属于魏州辖区。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势力大增,朝廷在魏州设魏博节度使(天雄军节度使),辖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相州(今河南安阳以北,河北临漳以南)、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澶州(今河南濮阳市)。魏博节度使是河朔三镇之一,其特有的魏博牙兵更是晚唐实力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当时就有“长安天子,魏府牙军”之称。馆陶县地处魏博节度使的战略要冲之地,更是屡次遭到兵燹。
魏博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馆陶县曾属后梁魏州,后唐魏州(兴唐府)、后晋广晋府、后汉大名府、后周天雄军辖地。到了北宋初年,废除唐代一级行政区划“道”改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共分十五路,馆陶县属河北路大名府魏郡辖地。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升大名府为陪都,称“北京”,为“北宋四京”之一,辖十二县,其中就有馆陶县。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河北路又分为东、西两路,馆陶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
北宋 河北东路大名府馆陶县
北宋灭亡后,金代统治者于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在宋代的基础上对行政区划进行了细分,馆陶县从归属河北东路变更为大名府路管辖。此时馆陶县治也由秦汉建县以来的东古城附近迁徙到了今山东冠县北馆陶镇附近。至于这次迁徙原因,猜测可能是由于黄河改道南流后,河道极不稳定,洪水多次漫流,仍对馆陶附近产生了影响,所以馆陶县治不得不北迁至北馆陶。一直到建国后的1955年,馆陶县在北馆陶也存在了近900年。
金代 大名府路馆陶县
元朝时期,馆陶县属中书省东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馆陶县改属濮州。明代建立后,馆陶县归山东布政司东昌府(治所位于今山东省聊城市)管辖。弘治二年(1489年),升临清县为临清州,治所在今临清州(今山东省临清市),下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辖区。清朝大体上延续了明代的行政区划,馆陶县属山东省东昌府辖地,不再归临清州管理。
清朝 东昌府馆陶县
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馆陶县属济西道。1914年,馆陶县属东临道(原济西道)辖地。1928年,馆陶县直属山东省政府管理。1938年5月,馆陶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39年1月,馆陶县属鲁西北专署。1940年8月,馆陶县改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1945年11月,馆陶县又改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1949年8月,冀南行署撤销,馆陶县归属河北省邯郸专区。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我军有不少领导人曾在馆陶战斗生活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忆。
1965年,馆陶划归邯郸专区
1952年10月,馆陶县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管辖。次年1月,馆陶县改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5年,馆陶县城从北馆陶镇驻地迁至今馆陶县城所在地(南馆陶)。1965年1月,馆陶县再次划归河北省邯郸专区,县城及卫运河左岸的248个自然村划归河北省,其余地区分别并入山东临清和冠县。直到1993年7月,邯郸地区撤销,实行地市合并,称邯郸市,馆陶仍属邯郸。
馆陶,一座位于河北与山东两省交界处的千年古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曾多次作为京畿圈的县治或州治而存在。时至今日,馆陶县归属邯郸市管辖,这座全县常住人口仅有30万人的古县仍旧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