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生活在馆陶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千年古县、冀鲁交界、交通便利、蛋鸡黄瓜、粮食之画……这些关于馆陶的“标签”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历史上的馆陶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本文就来梳理一下,看您了解几个:
一、秦汉古驿,皇室宝地。
春秋冠氏邑
馆陶县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建城的地方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冠氏邑”这个城池,西汉初年以这个城池置县“馆陶”。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字,是因为馆陶自建城之后就是联络东西方驿路的重要一站,在战国时期的赵国为了方便公务和商旅往来,在冠氏邑城西北七里陶山旁边建设了驿馆,久而久之,“馆陶”之名被来往的官员、客商使用并传播开来,逐步取代了 “冠氏邑”,甚至置县也用了“馆陶”这个名字,直到今天。而“冠氏”之名则在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东部和清渊县各一部分置“冠氏县”,这就是今天的冠县。
西汉时的馆陶县,北侧的清渊县治在今天路桥乡清阳城村
馆陶在秦汉时期位于黄河下游,河道众多、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这样的条件在农耕文明时期无异于“天府之国”,因此受到了很多帝王的青睐,为了表达对自己子女的宠溺,就把馆陶当作汤沐邑和封地赏赐给了他的子女,在两汉和曹魏时期,有汉文帝之女刘嫖、汉宣帝之女刘施、光武帝之女刘红夫被封为馆陶公主,魏文帝曹丕之子曹霖为馆陶王。馆陶无疑是名副其实的“皇室宝地”。
二、魏晋京畿,州郡治所。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了袁绍势力,进占邺城,进而平定了河北。他为了兼并天下,把邺城进行苦心经营,被称为“邺都”。曹丕代汉建魏后,虽然定都洛阳,但邺城为长安、谯、许昌、邺城、洛阳等“五都”之一,直至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黄河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
以邺城为都城的四个朝代
在这一时期,馆陶由于距离邺城仅200余里,从曹魏开始就成为京畿的“三魏”之一,同时馆陶西侧有白沟流经,曹操开凿了沟通漳水和白沟的利漕渠,从而能从白沟南下沟通洛阳,馆陶也因此既成为邺城的东部屏障,也是邺城到洛阳的咽喉所在。可能也正因为这样,馆陶自曹魏开始,先是在黄初二年(221年)成为阳平郡的治所,又在北周大象二年(580年)于阳平郡置毛州。那时的行政区划层级是州、郡、县三级制,对应今天的话就是州相当于省、郡相当于地级市,因此那时的馆陶县城就相当于今天的省城,驻有省、地级市、县级三级领导机构。
北魏时的阳平郡治
三、唐宋郊鄙,御河通道。
唐朝馆陶附近有永济渠,属魏州管辖
由于北周末年杨坚拆毁邺城、迁移百姓,邺城繁华不再,馆陶也从州郡治所的神坛上跌落下来,到了隋朝就成为了普通一县。虽然有着隋炀帝沿曹操时期的白沟开凿的大运河永济渠,馆陶县成为沿途重镇,唐初李世民、李建成在这里征战,并且还走出了名相魏徽,但也掩藏不了失去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后的颓势。唐朝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在今天河北大名置魏博节度使,从那时起今天大名一带开始兴起,到了北宋时期更成为四京之一的“北京”。
宋朝的四京,北京为大名府
唐宋时的馆陶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大名府”的郊区,虽然距离不算远,但影响力并不算大。仅有身边的那条永济渠“御河”,因为隋炀帝征高丽经过、阻碍起义军刘黑闼逃脱李世民的追击而让馆陶在历史留下名字,再有就是大名、馆陶、恩州、河间、雄州一线作为宋辽和平时期的联络通道,宋朝宰相王安石曾在馆陶经过,留下了《永济道中寄诸舅弟》的诗句:
灯火匆匆出馆陶,回看永济日初高。似闻空舍鸟乌乐,更觉荒陂人马劳。客路光阴真弃置,春风边塞只萧骚。辛夷树下乌塘尾,把手何时得汝曹。
北宋时的馆陶县,位于大名至恩州一线道路中
四、齐鲁西隅,比屋可封。
在经历了历史上那些波澜壮阔的事件之后,到了元朝馆陶县逐渐沉寂,变得厚重、稳健了起来,就像一个大侠敛去了锋芒,转身变成了一个朴实、温良的老农,“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虽然没有做大侠时的轰轰烈烈,但也是踏踏实实,民熙物丰,安居乐业。
清朝乾隆年间的馆陶县域
清朝乾隆年间馆陶县城
明朝确定了我国今天大部分省级分界线轮廓,馆陶县处于山东省西部,与明朝的北直隶、清朝的直隶比邻,境内虽然有皇家视之为命脉的“卫漕”通过,但也仅供河南一省的漕粮北上,远比不得流经东昌府城的大运河繁荣。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积淀出了馆陶人朴实、节俭、贤良的性格。就像明清时期国家、省、府各级志书对馆陶人民习俗的那些记载:
《大明一统志》:俗近敦厚,家知礼逊,习俗节俭,人多读书,士风彬彬,贤良宏博。
《山东通志》:士习诗书,尚礼仪,民朴实,无浮华。
《东昌府志》:家习儒业,人以文鸣,农桑务本,户口殷富。
有个词语叫做“比屋可封”,大概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这不正是当时馆陶的真实写照吗?
五、烽火岁月,红色老区。
馆陶人虽然淳朴、贤良,但是有血性。上个世纪初异族入侵的时候,当国民政府的省主席号召各级政府随他一起逃离时,馆陶人范筑先却通电全国:“裂眦北视,决不南渡。誓率我游击健儿及武装民众,以与倭奴相周旋。成败利钝,在所不计,鞠躬尽瘁,亦所不惜。”组织起了35个支队、3路民军,约6万人的抗日武装。
1911年时的馆陶县
虽然范将军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殉国,但是他拉起来的这支队伍后来却成为我党领导下中原野战军的主力,一直打过黄河、打过长江、打到大西南。队伍中许多同志都走上了省部、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岗位,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出强大的力量。
1947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冀南一专区时的馆陶县
在抗战的艰苦岁月时,流淌在馆陶县境内千百年的这条河,无论在历史上有多么牛的名字:白沟、永济渠、御河,但从抗战开始这条河就成为敌人“以铁路为柱、公路(包括几条大的河流)为链、碉堡为锁”建立“囚笼”政策进行封锁的重要一环,以致于我军民的战斗被迫分成卫东、卫西两部分。即便是这样,馆陶人民建立的秘密交通线也能够随时保证我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政领导的往来。而位于卫西房寨镇一带的革命老区则成为1942年、1943年抗战形势最为严峻时候依然没有沦陷的根据地之一。
以卫运河划分省界前的馆陶县地图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配合国家治理水患、治理海河的统一安排部署,馆陶县城首先从金代以来就是治所卫运河东岸的北馆陶迁到了位于卫运河西岸的南馆陶,并且县域于1964年底被以卫运河为界,河东岸部分被划入山东省冠县和临清市,全县面积缩小了近一半。河西岸的馆陶县域划入河北省,从此由齐鲁之地的西隅成为了燕赵之地的东大门,原来在县域穿县而过的卫河则成为与山东的界河,酌古斟今、如此巨变、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