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山西大同,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煤炭,煤都大同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大同其实还是历史名城,战略重镇。
大同是山西省位置最北的地级市,北以长城为界接内蒙古,其西北不远处就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大同以南是恒山,恒山与五台山之间是狭长的忻定盆地,而忻州以南不远处就是山西省会太原。大同以东是太行山脉,再往东就是华北平原的北端,也是首都所在地。而华北平原的东北端就是著名的山海关,关外则是广阔的白山黑水之地。
这样的地理位置对大同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地势险峻的高原,对平原地区来说有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大同也具备这样的优势。长城是塞外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分界线,山西正在卡在这条分界线上的高原之地。换言之,谁控制了山西高原地带,谁就等于打开了对方的大门。而大同是这座高原大门的钥匙,控制大同,北可入塞外,南可入中原。
这样的地理位置,让大同处在四战之地的交汇点,可东可西,可南可北。前秦在淝水之战惨败后,北方一片混乱,原代国子孙拓跋珪重建代国,一开始定都于原来的都城盛乐(内蒙古呼和浩特),但在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拓跋珪迁都到了当时称为平城的大同,开创了北魏一百五十多年的盛世。
北魏是大型王朝,几十万人居住在一座城市里,还要负责皇宫的安全,大同的城建自然非同一般。但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大同逐渐荒废,从唐朝开始变成了一座单纯意义上的军事堡垒。直到辽朝和金朝以大同为西京,辽朝的西京大同府,地广二十里,各种御敌设施完善。要知道在辽朝,不是亲王级别的人物,是不可能镇守大同的。大同之于燕京(今首都)有着重要的屏藩意义,所以金灭辽,元灭金(之中都,之后金宣宗南迁),都是先攻下大同,才有了进攻燕京的可能。
到了明成祖迁都后,为了防止蒙古高原的北元(元朝残余势力,统称北元)南下,明朝沿长城之地建九座重镇,大同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九边重镇中,大同恰好处在中间位置,向东可望京师,向西可支援延安、宁夏诸镇。明朝人对大同的地理位置有着深刻的理解,说大同“西临黄河,南抵太原,北接大漠,东连京师,是京师的屏藩重镇。”
其实早在明成祖迁都之前,明朝就发现大同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派人在辽金西京城的基础修建新城。“包工头”是谁呢?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徐达奉皇帝之命修建大同新城,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大同古城。大同新城的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长约1800米,周长约7240米,总面积约3.28平方公里。新城墙高约14米,最宽之处约有16米,甚至比当时作为国都的南京的城墙都要宽约六米多。这个数据放到现在并不什么,但这是承元末大乱,天下疲弊之时。为了修建大同新城,施工方用的是石板和石方等坚固的建筑材料,外墙用的青砖,墙体用的是三合土建造工艺,非常结实。
朱元璋虽然定都南京,但他异常重视北边对北元的防御体系建设。大同东可以防御燕京,南可以防御太原,这都是守住中原的两大咽喉重镇,一个都不能丢。所以,朱元璋对大同新城修建如此重视,就很好理解了。
大同古城有四座城门,东边是和阳门,西边是清远门,南边是永泰门,北边是武定门。在大同古城之上还修建了72座门楼和角楼等建筑。其中南门楼最为雄壮,有三层楼之高,蔚为壮观。为了守住城池,施工方还在城墙上修建了窝铺96座,以及宽约10米的护城河,堪称有金城之固。
清兵入关后的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原明朝降将姜瓖据大同反清,归降南明。清朝名将阿济格率兵进攻大同,但大同城池坚固,阿济格攻不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摄政王多尔衮亲自上阵进攻大同。
然后呢,多尔衮也在大同城下被碰了个满头包。虽然清军攻陷了周边一些城池,但对大同毫无办法,多尔衮只好留下阿济格继续在大同城下吃闷棍,自己溜了。几个月后,多尔衮再次亲征大同。换言之,大同坚固的城池让南明军民死守了约九个月,城中死伤太多,部将杀了姜瓖降清。清军把大同城墙削掉了五尺,即使如此,大同城池依然堪称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