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川和
2022年7月28日上午,我们东北之行在回程路上进入锦州,寻访父亲抗美援朝期间在锦州对美军防空降、防登陆、防空袭的部队驻地和父亲在锦州炮兵学校学习的驻地。
据《父亲的戎马生涯》记载:父亲两次到锦州。第一次是抗美援朝期间,1952年10月至12月,父亲时任第16军48师独立战防炮营三连指导员。父亲所在部队改装苏联装备后,在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对美军防空降、防登陆、防空袭作战。第二次是抗美援朝结束后,父亲于1955年9月从朝鲜回国,先在辽宁省锦州炮兵学校学习4个月。锦州,留下了父亲的脚印。
一、走进锦州市黑山县
我们东北之行回程,我和李新县、侯二怀、王宝良同志四人开车进入辽宁省锦州市。
锦州是英雄的城市,来到锦州就勾起了过去烽火岁月的联想。为了缅怀英烈,当地纷纷建起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黑山阻击战等大型纪念馆供人们瞻仰参观。看吧,各纪念馆门前显眼位置都摆放着大炮,炮筒朝天,直指苍穹。这是父亲当年使用操作的重型武器。战争的硝烟已经隐退到历史的深处,战争足音消失的地方,耸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英烈们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赴汤蹈火的英雄壮举,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都已经凝练成一种永恒的希望。想想也是,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可以潇洒生活,四处旅游观光看景,这幸福生活,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珍惜怎么对得起他们!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父亲两次在锦州战斗、学习过,我沿着父亲的足迹,寻找父亲当年战斗、学习的地方,我一定能找到。我首先通过百度、高德地图寻找了解熟悉情况。
刚到锦州市边就一路打听,一路寻找,到锦州市黑山县已经是中午,我们找到了路边一个小吃店吃午饭。当我询问50年代父亲部队来锦州对美军防空降、防登陆、防空袭作战时,饭店女老板王秀英向我们介绍说:“她是1968年出生,这件事情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的1952年左右,她听她父亲说,当时这一带都是芦苇荡、沼泽地,人口稀少。
门口的这条路原本都是荒地,是50年代部队防空降、防登陆、防空袭作战时,部队频繁调兵,来回运输官兵和装备修建了这条土路,后来建成了战备公路,公路两旁都是大树,道路被掩映在绿树丛中,在空中看不到这条路,在地图上也找不到这条路,这样符合战备的需要。我们这个地方是锦州市黑山县镇安乡西拉屯村,50年代这里没有人烟,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这条道路的通车,交通的方便,人们才逐渐聚集起来,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村庄。”
她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谈起来津津乐道。听完饭店女老板王秀英的介绍,说明父亲的部队就是在这一带对美军防空降、防登陆、防空袭作战的。
二、寻找当年锦州炮兵学校
辽宁省锦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7月28日下午3时,我和侯二怀同志到锦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科,了解50年代锦州炮兵学校所处的位置,双拥科刘科长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刘科长随即告诉我们:“50年代的锦州炮兵学校位于锦州市凌河区为民路金屯村,学校已经撤销,目前是解放军炮兵驻地。”
杨川和在锦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办公楼前
尽管天不作美,大雨如注,但阻挡不了我们那份执着和内心的愿望,下楼打的冒雨前往,来到为民路金屯村,看到了当年父亲所在的锦州炮兵学校原址,现在是解放军炮兵驻地。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心里总算是踏实了,完成了我的最大心愿。解放军炮兵英雄的董存瑞部队在此驻守。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里的军人为保卫祖国随时待命出发征战。
50年代锦州炮兵学校现在解放军炮兵英雄的董存瑞部队
这次寻访非常顺利,找到了父亲当年在锦州战斗、学习的地方,看着被雨浇透的衣服,那兴奋和喜悦一直仍绕在心头,因为在寻觅父亲的漫漫征程中又有了一份儿新的收获。
我们在锦州期间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和《黑山阻击战纪念馆》。更加印证了父亲作为炮兵在辽沈战役中受到了教育,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炮兵在战争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作为炮手必须认真学习炮兵知识,熟练掌握炮兵的本领,提高打击的准确度,才能提高杀伤力,在战斗中最终取得胜利,锦州是父亲一个着力点。
回顾历史,我军炮神朱瑞,从一个1945年带着几百人的延安炮兵学校校长,在短短的三年内发展成为几万人的炮兵纵队司令员。集中1000门大炮,打击城防坚固,由国民党悍将范汉杰带领拥有10万国民党部队固守的锦州。在我军强烈炮火的攻击下,仅用31个小时就彻底解放了锦州,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父亲通过学习得到提高,在抗美援朝的三八线中段阵地上打败美三师和荷兰营,炮火杀伤力达到80%。抗美援朝结束后,父亲首先来到锦州炮兵学校学习,当一名学生,进一步学习炮兵知识,回到成都预三师炮七团三营任副教导员,当一名炮兵老师,训练连队提高炮兵的技能,更加得心应手了。父亲又带领着这支部队赴黑龙江851农场,开发北大荒,驻守在祖国的东北边境线上。
父亲所走的每一步都与党的培养密不可分,以祖国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与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期盼为奋斗目标。父亲常把党比作母亲,把祖国比作自己家,所以,当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总是义无反顾的奋勇当先。历经战火考验和艰苦环境锻炼,丰富了人生阅历,书写出既平凡又传奇的戎马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