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将临时政府设在了南京,后来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违反了《临时约法》,将他的大本营北京设为首都。
不过,孙中山一开始的首都之选并不是南京。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他指出:“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意思是,如果只想追求本国的安定,那就定都武昌,如果想征服周边的小国,则需要把都城建立在西安,而伊犁则可帮中国成为亚洲霸主。
孙中山是怎么得出这个论断的?
民国之初的国都之争
早在1887年,孙中山就考虑过首都的选择,当时他提出了“一都四京”的主张。“一都”指的是武汉,而“四京”分别是指东京(江宁)、西京(重庆)、南京(广州)、北京(顺天)。由此可见,当时他的都城首选是武汉。
1912年,在《与章太炎的谈话中》,孙中山详细阐述了他关于武汉建都的主张:“夫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夫北望襄樊以镇抚河雒,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候至穷朔者……”
孙中山认为,作为首都的城市要满足以下条件:1、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国家的中间位置,交通便利,有利于平衡南北各区域;2、要远离外海,避免受列强威胁;3、不受封建顽固势力的影响,且曾对辛亥革命有过重要帮助。
武昌完美地符合了所有标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就爆发在武昌,有值得信赖的革命基础和群众基础,且与封建势力的顽固所在地北京相去甚远。
并且武汉位于中国的中枢,交通四方八达,有“九省通衢”之称。而列强的影响相对也小。
孙中山还曾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对武汉未来城市建设的设想,“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计划将武汉建设成为如纽约、伦敦一般的世界大都市。
此外,孙中山之所以选择武汉,也与当时的舆论形式有关。康有为、宋教仁和章太炎等人均认为武汉是作为首都的不二之选。
遗憾的是,武汉虽然有取代传统政治中心的可能,但地理形式仍有不足,它距离新疆和内蒙这两个地大物博的地区太远,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此外,它的历史底蕴也不如其他古都深厚,所以最终未能入选。
那么西安呢?作为13朝古都,它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其国防地位也是武汉所不能比的。自古以来,中国的大敌都在北方,所以国防要塞必然要安置在北方。守住西北就保卫了中原,而西安是西北的重心,守住了西安就能稳固整个西北。
不过,孙中山认为,西安还不足以威慑西域。在历史上,西域始终威胁着中原政权。中国虽然也曾征服过西域,但始终没有办法长期控制。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首都距离西域太远。西域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控制了西域,才能连通中亚,进而影响整个亚洲。于是,他提出了将伊犁作为首都的说法
为什么是伊犁?
孙中山指出:“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伊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区域,又被称为塞外江南。这里河流众多,地形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非常适合作为国家的粮仓。
清政府曾在此实行屯垦制度,推动了粮食产量的极大增长,使得伊犁成为新疆最大的粮食生产地。大量的粮食不仅能解决戍边将士的补给问题,也能供给全国人民。
在气候方面,伊犁属于北温带,很适合人居住。
从地理位置来看,伊犁靠近欧亚大陆中心,是亚洲的枢纽,在人口、经济和资源方面都是亚洲重心,与周边国家四方接壤,具备亚洲“首都”的条件。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国家安全有保障。
此外,伊犁还有便于通商交流的贸易口岸——霍尔果斯口岸。该口岸距离最临近的哈萨克斯坦口岸仅为15公里。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个重要贸易点。新中国成立后,霍尔果斯口岸也是西部贸易最大的公路口岸。
清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伊犁的建设,每年拨款数百万两白银用于巩固伊犁的战略位置,此外还通过加强对外贸易来促进伊犁的经济发展。
1763年,清政府曾于伊犁河北岸建城,乾隆皇帝赐名其为“惠远”,意为“大清皇帝之恩惠得以惠及远方边陲”。
惠远城城池高大,有“新疆第一大城”之称。惠远不仅成了整个新疆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经济也十分繁华,“商品林立,百货云屯,市肆极称繁华”,还被冠以“小北京”的美誉。
沙俄曾试图控制整个伊犁地区,清政府为此还付出了7万平方公里土地才得以收复。
更重要的是,伊犁靠近苏联,可以借助苏联的力量发展本国的军事力量。在这里可以建造一个集重工业、军事工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军事基地,并训练出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这就为扫清国内敌对势力、实现国家统一、进而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可能。
对于孙中山的宏图设想,章太炎十分钦佩,并称赞他为“新圣”。
为什么不是伊犁?
既然伊犁有着成为都城的种种优势,还有带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可能,那为什么最后中华民国的都城选在了南京呢?
伊犁当时四面八方都受到了外国势力的威胁。北有俄国人控制的蒙古,南有英国人控制的西藏,西北有俄属中亚地区,西南则有英属印度。所以从安全方面考虑,当时的伊犁并不适合作为首都。此外,伊犁距离中原各地十分遥远,很难对其进行管理。
孙中山先生也意识到了伊犁的种种劣势,不过在他看来,只要修好了铁路,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他也曾提出过建设西北的计划。不过,对于当时处于内忧外患的中国来说,国家还未安定,何以谈建设?所以伊犁作为国都的想法,终究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罢了。
那么,南京为什么能脱颖而出呢?
在谈南京之前,不知是否有人会有疑惑,当时北京是现成的首都,为什么孙中山放着不用呢?以及为什么后来袁世凯想选择北京时孙中山要极力反对呢?
不论从地势还是政治上来说,北京都具有作为国都的条件。它“北有山海关,南有津沽,炮台林立,国防亦固”,而且经历了明清两朝几百年的时间,人们早已习惯它作为都城的存在,它作为首都的影响力也依然强大。但是,八国联军侵华后,北京面临的内忧外患局势十分严峻。
当时,日俄等列强对北京虎视眈眈,且在其势力范围屯兵以备,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几日内便有数万大军入城,而沿海塘沽的炮台早已撤除,且无法添置,这就意味着中国对于外敌入境毫无还手之力。
而北京城内也布满了各国势力,列强分区而居,军队入驻,有东交民巷这个国中之国。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治、军事上的正当诉求都很难得到保障。
并且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建都北京就意味着接盘清政府签订的丧权如辱国的条约。如果将都城设在此处,政权岂能独立?安全如何保障?尊严又何在?
此外,把都城设立在北京也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建国理念相违背。孙中山认为,北京是“两代所都,帝王癔梦,自由之钟所不能醒;官僚遗毒,江河之水所不能湔”,“一般腐败人物,如杜鼠城狐,业已根深蒂固,于改良政治颇多掣肘”。
也就是说,北京作为两个朝代的帝王之都,封建残余势力比较深厚,不利于民主、民权、民生国家的建立。
另一方面,北京是袁世凯势力所在的核心地带,袁世凯虽然与满清朝廷脱离了关系,但仍然与皇帝共处一城,骨子里仍然保留着封建专制思想,革命党人将很难掌控国家的政治生活,初生的共和民国很可能被掐死在摇篮里。
当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其原因之一就是看重了北京的军事战略意义,将它作为控制北方的关键。如今,在本部面临种种政治问题、尚不稳定的情况下,蒙古、新疆、西藏也就无暇顾及,所以北京在这一块的功能就失去了。
那么为什么选南京呢?
1910年,孙中山对伍平一谈到了建都南京的意向:“金陵可以建都之外, 尚有扬州大舰可以进入, 民国首都, 以交通为主, 因无防于民之反侧, 然终以金陵为历史上声威所系, 将来宜于齐齐哈尔、 蒙古等地置重兵( 以固国防 )。”两年后中华民国成立,他对《大陆报》的记者说:“南京将作为永远之都城。”
孙中山认为,南京在地理上位于全国的中心。长江流域涉及18个省,而南京是长江要地,交通便利。在军事方面,也容易防守。
江阴、镇江的炮台能够很好地守好南京的门户。在城内马龙山设置炮台,再加上紫金山处的外城,防御更加紧密。
这一点连上海也不能比,上海位置沿海,遇到战事无法保全。而从经济上来说,南京是鱼米之乡,不用耗资去外地购买粮食。而且南京还是海军之本,创设制造厂的材料也会更便宜。
其实,当时南京和武汉在孙中山心中的地位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选择南京,与当时的战争局势是分不开的。
武昌起义后,武昌局势其实非常紧张。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再去考虑建都的事的。而与此同时,江浙联军却攻克了南京。各省代表们在接到这个好消息后,立即在武昌召开会议,决定将临时政府设立在南京。就这样,南京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个首都。
结语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关于建都有着种种选择,北京、南京、西安、武昌、上海等都曾在讨论之内,甚至还有重庆、兰州、疏勒等城市。孙中山先生独具慧眼,提出若想称霸亚洲,则首都应选伊犁。
无论从地理、气候、历史还是经济方面考虑,伊犁都是一个十分合适的都城之选。在中国,它只是一个边陲小城,但放眼亚洲,却有政治经济中心之相。
遗憾的是,在战争年代,伊犁周边危机重重,加上它本身还有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开发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最终只能退出都城之争。
而南京之所以能脱颖而出,甚至战胜北京,除了其独特的地理经济优势,还因其没有封建旧势力和国外势力的重压,便于革命党人展开理想民国的建设。
可惜,孙中山先生等人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最终被袁世凯撺掇,都城也改为了孙中山最不愿意选择的北京,致使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陷入了黑暗的军阀割据阶段。
虽然在后来北伐战争中,国民政府又把都城迁到南京,但又因抗日战争,迁往重庆。
新中国成立后,之前阻挠北京作为首都的各种劣势已不复存在,北京又恢复了政治中心的地位。
而被人遗忘的伊犁依旧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城。也许伊犁永远都没有成为都城的可能,但随着中国的开发建设,伊犁仍会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