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军营,向着梦想,出发
——2022年上半年适龄青年踊跃参军现象透视
■解放军报记者 欧世金 潘 娣
春风拂面,新芽萌生,百花吐艳。
“趁年轻,去参军!”“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携笔从戎,青春无悔!”伴着亲人的殷殷嘱托和欢快的锣鼓声,2022年上半年入伍的新兵纷纷背起行囊,挥别亲友,从家乡出发,从学校出发,怀揣着燃烧的青春梦想奔赴军营,集结在猎猎军旗下。
雄鹰选择蓝天,骏马选择草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纪相仿、口音各异,但他们步调一致、选择相同。
理想、责任、改变、突破……记者翻开武警贵州总队黔西南支队新兵们的成长日记,看到这是他们笔下的高频词。
不少征兵工作人员感慨,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圆梦军营”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价值追求。
透视一:
征兵宣传越来越精心
吸“粉”“霸屏”凝聚青春力量
陕西省咸阳市征兵办公室副主任欧元军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一身戎装坐在镜头前,成为当下时尚的网络“主播”。
今年年初,上半年征兵工作启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咸阳市各社区、高校的线下征兵宣传活动无法开展,欧元军和同事心里犯了难。
“这是考验,也是机遇。”咸阳军分区及时调整征兵宣传工作思路,借力新媒体实现征兵宣传“上云端”。
“拇指外翻能当兵吗?”更让欧元军没想到的是,第一场征兵宣传直播,他就忙得不可开交,不到1个小时,有几十名大学生完成在线报名。
“创新征兵宣传手段,让我们离应征青年更‘近’了。”欧元军感慨道。
“宣传阵地的转换,也是征兵宣传观念的转变。”上海警备区领导对此同样体会颇深。
几年前,上海市多所高校开展大学生关注国防军事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关注国防,但更乐于接受多元化、定制式的信息。
青年一代的关注点在哪里,征兵宣传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创新出彩、扎实有效的征兵宣传,是激发“我要当兵”强大动力的关键。时移则事异,各地创新征兵宣传的步履不停。
安徽省金寨县邀请“反恐特战尖兵”朱家红担任征兵形象大使。他回家探亲期间为当地学生作事迹报告,向适龄青年发出邀约:“青春需要‘正步走’,我在青春洋溢、热血沸腾的军营里等你们!”数百名有志青年追随“家乡偶像”的足迹,报名应征。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塔连续多年亮起征兵宣传标语;陕西省征兵办推出极具三秦特色的征兵宣传片《陕西娃,当兵咧!》,吸“粉”无数;湖南省长沙市的“红色长沙·强军号”国防教育地铁专列,成为移动的征兵广告;《从军行》国风新说唱征兵宣传片一经发布,就在重庆市各大线上平台“霸屏”;江苏省丹阳市把征兵宣传展台,搬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丰富多样的征兵宣传形式,跳动着时代节拍,凝聚着青春力量。
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和军委国防动员部等单位,适时策划推出征兵宣传片,精彩的画面和动人的文案,感染了许多热血青年。
信息时代,“铁脚板”式的传统征兵宣传方式也不过时。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一些偏远山乡的征兵工作,仍需要入村入户“一对一”地精准发动。
年初,听说两个体检合格的大学生青年犹豫要不要报名应征,辽宁省黑山县人武部部长兰江带人驱车赶往他们家中。
“多说掏心窝的话,一对一宣讲,心贴心交流,收获很多,而且还能提前发现一些问题。”兰江说,用心用情与适龄青年的沟通,拉直了他们心中的问号,坚定了他们的从军志向。并且,通过走村串户家访,这几年还排查出多例患有隐性疾病的适龄青年,确保为钢铁长城选好每一块“砖”。
一年两征两退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解决基层一线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河北省衡水市军地在每个村庄(社区)设立一名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员,并安排县、乡两级武装部门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结合工作实绩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宣传员队伍的积极性。
“我很庆幸在您的鼓励下选择参军,每天过得非常充实……”4月初,衡水市安平县袁营村新兵袁明宇打电话给村里的国防教育和征兵宣传员袁韩阳,汇报在军营的训练生活情况并表达感谢。
透视二:
优待政策越来越贴心
光荣有面子也有里子
“参军,是光荣的选择,优待政策和激励措施也越来越多。”无论是长龙一般的应征报名队伍,军地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还是亲友发自内心的祝福,都让青年们深深体会到从军报国是一种“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光荣。
也许多年后,湖南省浏阳市二次入伍的战士何宽理回忆起自己再次穿上军装、胸戴红花的场景,仍会热血沸腾。
3月初,湖南省浏阳市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焰火晚会,欢送即将入伍的新兵。炫目的焰火,让预定新兵们感受到家乡人民的关心厚爱。
“家乡用这么高的礼遇欢送我们,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在强军兴军征程上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晚会现场,何宽理激动地说。
从军报国光荣,不仅是何宽理的体会,更是无数应征青年的切身感受——
对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新兵周恒而言,光荣,是他一入伍家门口就挂上的“光荣之家”牌匾;
对安徽省淮北市新兵葛康而言,光荣,是收到的代表着家乡红色历史的泥塑“小推车”纪念品;
对广东省揭阳市玉湖镇新寮村新兵黄弘而言,光荣,是籍贯同村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致信的勉励;
对贵州省凤冈县退役大学生士兵练远航而言,光荣,是“带编入伍”归来后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选择了心仪的岗位……
让奉献者获殊荣,让报国者得实惠,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一项项吸引高素质青年入伍的探索在全国展开。湖南省出台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入伍前被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录用或聘用的,服役期间保留人事关系或者劳动关系,退役后可以选择复职复工;福建省制定出台大学生士兵及高原艰苦地区服役士兵专项优待政策;云南省明确退役大学毕业生可“零门槛”办理户口迁移落户。
贵州省遵义市出台不设期限的“带编入伍”政策;山东省济南市研究制定“服役年限越长、个人贡献越大、享受待遇越好”为导向的优待政策,在促进大学生踊跃入伍的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长期服役。
政策制度越来越精细化,服务保障越来越暖心房。
今年1月1日起,《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施行,为军人、军人配偶和军人未成年子女实行免费医疗,军官军士父母及其配偶父母实行优惠医疗。消息甫一发布,便在军营内外刷屏。
4月10日,正值规定施行百天。不少军属发帖留言,“我们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军属的光荣,不只写在纸上,还挂在心上,送到门上。门前悬挂的“光荣之家”牌匾,文化公园里的“军人家庭墙”,逢年过节的走访慰问等等,让许多官兵感慨,“全家光荣”真切可感,落在实处。
政策贴心,高素质青年源源不断汇入强军洪流,给部队带来新的生机活力。2022年上半年,多地入伍新兵中大学生占比超70%,大学毕业生人数明显提升,大学生征集规模结构持续优化。
透视三:
榜样感召越来越走心
一起加入“英雄的战队”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十多年前,“许三多”的荧幕形象风靡大江南北。彼时,一等功臣肖思远烈士还是一名10岁的小学生。他喜欢看《士兵突击》,妈妈给他买的小军装洗了没干也要穿。
岁月倏忽,背书包的孩子到了打背包的年龄,肖思远选择了偶像“许三多”踏上的军旅路,在部队淬炼成真正的英雄。
从当年的电视剧《士兵突击》,到近年来热映的《战狼Ⅱ》《红海行动》《长津湖》《功勋·能文能武李延年》等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塑造了一批有国有家、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军人形象,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佳绩,感召着有志青年参军入伍。
“学习英雄,成为英雄”“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许多青年在收看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后纷纷立下誓言、分享感动。听到一句句青春誓言,一位抗美援朝老兵感慨道:“强国强军,我们后继有人!”
如今,崇拜榜样“许三多”的肖思远,也成为影响新一代青年参军入伍的榜样。受卫国戍边英雄官兵事迹的感召,肖思远的家乡河南省新乡市的数千名热血儿郎写下“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的“请战书”,走进报名点、踏入体检站,接受祖国挑选。
“‘走在喀喇昆仑,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无比自豪!’肖思远烈士写在战地日记里的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我要向他学习,自觉接受祖国挑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的新乡市卫辉市准新兵张秋博坚定地说。
从“许三多”到肖思远,从荧幕上的形象到身边的英雄,榜样的力量汇聚起适龄青年从军报国的热潮。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戎装冲锋、白衣执甲的军队医护工作者,抗洪抢险大堤上逆行的“最美背影”,脱贫攻坚战场上奋战的迷彩力量……人民子弟兵倾情谱写“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的无悔旋律,让青年一代感受身边榜样背后的牺牲奉献、无畏冲锋背后的血性担当。
“我们是退役军人,你们是现役军人,现在,我们是战友了。”春日里,重庆北站,两位“90后”抗美援朝老兵前来送别00后新兵,为新兵戴上大红花。
“没有革命前辈们的牺牲付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听完老前辈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即将启程的新兵深情表白:一定会像老前辈一样,精忠报国、苦练本领,把青春挥洒在强军征途上。
“他们”曾经也是“我们”,“我们”也能成为“他们”。加入“英雄的战队”,成为新时代青年的无悔选择。
在河南卫视防汛救灾特别节目《一起扛》里,郑州第四中学学生牛逸宇看到解放军叔叔成功封堵了鹤壁市浚县卫河大堤决口,看到“最牛军车”在洪水中坚定前行。他说:“长大后我也要做英雄的‘你’!”
心有梦想,定会春暖花开。
火热军营,有我最深沉的爱
■武警北京总队新兵十大队三中队战士 张兆飞
因为曾经有过军旅经历,不少新战友好奇我为何选择重返军营。
作为一名老兵,二次入伍又成为一名新兵,原因并不复杂。从部队退役回到家乡的日子里,我脑海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浮现军营生活的片段:训练、执勤、战备、比武……军旅生活的点点滴滴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
我怀念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酣畅,怀念比武场上超越自我的痛快,怀念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时光。我深深眷恋着青春洋溢的火热军营、亲密无间的战友兄弟,在那里,有我最深沉的爱。
2019年,怀揣着报国的热情,我选择参军入伍,来到了新疆军区某师。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用雄劲的笔触,描绘千军万马奔腾向前的壮阔场面。战鼓催征,雪海翻涌,呼号嘹亮,排山倒海,金戈铁马如在眼前,钢铁洪流所向披靡。这是入伍前我对军旅生活的浪漫想象。
入伍后,在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中,我才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的深刻含义,明白了战斗力都是用辛勤汗水浇灌出来的。一次考核后的晚饭时间,因为白天不停地送弹、发弹,我和战友的手都在发抖,连饭碗都难端起来。经过一次次磨砺摔打,我终于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坦克炮手。
因为家庭原因,原本计划转改士官的我,带着不舍和遗憾,离开了部队。处理完家里的事,我将告别军营的遗憾和对部队的眷恋告诉家人,父母非常支持我重返军营。这一次,我来到了武警部队,立志成为保卫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再一次穿上军装,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比第一次入伍时做得更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战士,决不给老部队丢脸!
在新兵连,我主动发挥个人所长,热心帮助新战友,很快就成为深受战友欢迎的“小教员”、干部骨干得力的“小助手”。课间休息时,大家总会围拢过来,听我讲述第一次的从军经历。每一次讲述,我都感到由衷自豪,也希望我有限的经验能帮助战友们在军旅路上找准努力方向。
征程再启,未来可期!再次参军入伍、踏上征途,我满怀信心、充满期待。我会尽全力投入到训练学习中,打牢基础、创先争优,不负青春之约、不负光荣梦想。
(郭闻宇采访整理)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