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过半,人员流动迎来高峰,本土疫情出现零星散发。继高铁、航班多次报告感染者后,全国多地高速服务区也陆续检出阳性病例,其中不乏工作人员。这也提醒我们,疫情风险随时随地都存在,自驾出游也要防范感染风险、落实防控责任。
疫情期间,人们更加追求低密度的旅游方式,自驾游相比于团体游,减少了人员聚集的风险,受到众多旅游者的追捧。然而乘车过程的安全并不代表全过程安全,自驾游出行相对分散自由,但也增加了停留时间和出行范围,从住宿到用餐再到进出服务区,哪一环节的感染风险都不小。而且,不同于团体出行,自驾游往往没有固定路线,出行轨迹广、密接人员多,给疫情防控带来不小挑战,很容易成为疫情破防点。近段时间,全国多地出现因自驾游导致的疫情外溢案例,前车之鉴也再次证明,自驾游的疫情“放大器”效应不容小觑,必须引起重视。
为确保假期平安,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相关部门已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安排。其中一招就是在全国推行“落地检”。目前,各大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车站、跨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旅客服务区等地均设置了足够的核酸采样点。就北京而言,也倡导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之前减少外出。从现实来看,周密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堵上了途中感染而未觉的漏洞,起到了关口前移早发现的效果。比如多地通报的阳性病例都是在“落地检”中发现,也包括高速服务区检出的阳性感染者。
制度篱笆的效果,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配合。说白了,任何一项防控举措最终都是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属地、部门、单位任何一方的工作也都要靠个人发挥作用。倘若人人自律、守土有责,疫情风险就能压到最低;相反,麻痹大意、跑冒滴漏,病毒一定会破防而入。这个国庆假期,北京就出现几起反面案例。有货车司机为躲避检查偷藏大货车进京,有旅客抵京后不忙着核酸检测先在周边活动且轨迹广泛,引发多例续发病例。还有人为了牟取高额利益,在社交平台大发“拼车广告”,为天津、河北等地的疫情风险地区人员提供进京服务,都给疫情防控造成风险隐患。而祸患常积于忽微,一个环节“掉链子”,可能会让无数人的防控努力付之东流,会让一座城的防控成本陡升。对此,出行人群一定要摒弃侥幸心理,不怕麻烦、自觉配合“落地检”。尤其是自驾游群体,更要不打折扣落实规定动作,进京后该报备报备,该核酸核酸,能不外出就尽量不外出,尽可能不让自己成为疫情防控的短板。
疫情防控是为每个人创造安全环境,每个人也都要搭把手、出份力。多一些积极配合,少一些满不在乎,人人行动、彼此支持,我们的家园堤坝才能牢固。
(原标题:进京及时报备!莫让自驾游成病毒顺风车)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雨馨
流程编辑:u099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